【摘要】本周,新棉增产预期进一步增强,纺织市场新增订单未见明显改观,国内棉价从近2个月以来高位回落;美棉丰产前景及需求低迷状况继续给棉市施压,国际棉价延续下跌;内外棉价差达到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一、本周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棉市相对平静,下游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旺季,新增订单未见明显改观;新棉增产预期进一步强化,对国内棉价压制作用继续显现,国内棉价从近2个月以来的高位回落。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4024元/吨,较前周下跌108元/吨,跌幅0.8%;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5282元/吨,较前周上涨19元/吨,涨幅0.1%。
国际市场上,美国主产区得州连续降雨缓解干旱,美棉丰产前景和需求低迷状况继续给棉市施压,叠加原油价格连续走低拖累,国际棉价延续跌势。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6.12美分/磅,较前周下跌0.79美分/磅,跌幅1.2%;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3.9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803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174元/吨,跌幅1.3%。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2479元/吨,较前周扩大194元/吨。
本周,国内棉纱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外纱价格跌幅扩大。国内C32S普梳均价20761元/吨,较前周上涨16元/吨,涨幅0.1%;常规外纱均价21425元/吨,较前周下跌123元/吨,跌幅0.6%。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660元/吨。涤纶短纤价格6486元/吨,较前周下跌65元/吨,跌幅1.0%。
二、市场形势展望
国际棉价弱势震荡,需求仍呈低迷态势。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岗位仅增加2.2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个,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市场在经济下行和美联储可能降息的乐观预期之间权衡。棉花供需方面,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9月全球产需预测称,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550万吨,较上月下调40万吨,主要是美国、巴基斯坦等地产量减少;消费量维持在2550万吨,较上月持平。美棉好苗比例下降,截至9月1日,美棉吐絮率为28%,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百分点;长势达到良好以上的占51%,较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较前周减少3个百分点。美棉出口签约量有所增加,推测与近期外棉价格走低、采购商成交活跃有关,8月第4周,美棉出口签约量为5.6万吨,较前周增加1.4万吨。印度政府宣布将棉花进口关税豁免延长至年底,但美国新棉仍难以在关税豁免期内运至印度港口。美国8月27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至50%关税,导致印度纺织厂大面积停产、客户暂停下单。总体看,北半球新棉收获渐近,供应压力逐步增加,需求维持低迷态势,短期国际棉价预计延续震荡走势,较难出现大幅突破。
国内棉价维持震荡,新棉上市节奏成为焦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近期,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其中部分涉及服饰鞋帽、家饰家纺等品类,旨在对冲暑期消费回落周期、激发金秋消费活力。棉花市场供需方面,国内新棉收获临近,全面进入集中吐絮期,棉花单产保持稳定,丰产预期继续强化。市场预计最早于9月中旬迎来新棉开秤收购,随着近期郑棉回落后,新棉开秤收购价预期也下调至6.3元/公斤左右。近期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在上海举行,经调研了解,中美延长90天关税暂缓期后,部分外贸企业订单未出现明显复苏,对实际出口提振作用仍有待观察。市场将旺季预期寄托于内需市场,随着新一轮消费券发放及秋冬产品备货启动,纺织市场成交有所好转,个别品种出现排队等货现象,由于客户压价,纱线成交价格未出现明显改观,企业对未来市场普遍呈谨慎乐观态度。总体看,当前国内棉市正处“下有内需支撑、上有丰产压力”关键阶段,短期棉价维持震荡格局,市场焦点更多转向内需复苏与新棉上市节奏方面。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