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产品分类
公司动态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银川西路67号动漫产业园E座221
  • 邮  编:
  •   请登陆后查看
      请联系本网撮合交易员0532-68611313,或免费开通“采购商”身份,畅享5大权益。

  • 职  务:职员
  • 姓  名:王女士
企业动态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看青岛尚立群有高招

点击次数:1519    发布时间:2010/7/29 13:30:00    源自:青岛创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3月,青岛市被定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并于同年6月正式启动。根据2008 年9 月出台的《关于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青岛市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是以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和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为着力点。重点任务是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实施两化融合发展三年滚动计划,把握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化工橡胶、机械装备等行业的特点,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大力扶持面向行业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 
  日前,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尚立群就国家两化融合政策以及青岛试验区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和下一步的规划等问题接受了《中国信息化》杂志的采访。 
  《中国信息化》(下简称iCHINA):您个人如何看待国家的两化融合战略,它对地方经济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尚立群:两化融合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青岛而言,两化融合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手段。对企业来说,能够改进企业生产工艺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企业流程、实现节能减排等等。
  同时,两化融合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时期地方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实现腾飞的*途径。近年来,青岛市积极走两化融合发展的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iCHINA:青岛是首批挂牌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这说明青岛市在两化融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请具体介绍一下。 
  尚立群:首先,青岛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青岛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居全国前列。当然,政府的正确引导也为两化融合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环境。2005年,青岛市就出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意见》,2008年出台了《青岛市关于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这些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青岛市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的作用,市财政每年合计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两化融合项目,带动了企业的资金投入。 
  至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青岛市拥有东亚环球光缆(EAC)和中美国际直达海缆(TPE )二条国际海缆,是东北亚的信息枢纽。而且,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成为青岛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两化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不仅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民族品牌,还吸引了阿尔卡特朗讯、松下电器、LG等诸多知名跨国公司。青岛市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通信产业园。 
  iCHINA:有哪些特殊的困难吗? 
  尚立群:青岛市具备许多优势,但是也的确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资金、人才和理念转变等一系列困难,这严重制约了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
  iCHINA:那青岛两化融合的工作思路和整体策略是怎样的? 
  尚立群:青岛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青岛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体系建设为重点,本着“政府做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立足需求、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开展工作。 
  我们的整体策略是“突出产业集群,龙头示范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优化环境服务”,这也是青岛两化融合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重点行业(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化工石化、食品饮料、汽车机车、机械钢铁、船舶海洋工程等七大重点行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等五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是我们两化融合工作的切入点。
  iCHINA:特别想问一下,做了这么规划和项目,青岛有没有一套相应的评估体系来考核两化融合推进和实施的效果呢? 
  尚立群:很好的问题。什么是试验区?那就是边干边摸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出台了“家电电子等重点产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和评估方法三部分内容的研究和设计工作;采用 B/S 架构开发一套问卷调查、指标体系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平台,以便企业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提报和数据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必要时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真实反映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为目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形成家电电子行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挖掘并树立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标杆企业。 
  iCHINA:试验区启动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具体进展如何?
  尚立群:过去的一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设立了专家咨询机构,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测,企业遴选,氛围营造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此外,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后一年,基于对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我们形成了“十二五”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和“十二五”两化融合规划的思路、整体框架。 
  今年五月,工信部下发的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010年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青岛在如何推广行业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如何有效推动企业信息服务部门剥离并发展成为行业信息技术服务商两个方面深化试点。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其中,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智能动态能源管控系统等系统已在全市15户企业推广;青岛创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C3企业信息化系统今年已经在全国8个纺织服装企业推广(青岛5家)。我们制定了青岛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2010年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方案,并组织两化融合行业专家组组长进行研讨。 
  iCHINA: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尚立群:根据我们向工信部提交的2010年工作计划,将重点培育15个示范企业、40个细分行业示范项目和6个优秀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工业和行业软件服务企业;大力推进无线城市、物联网和RFID技术的应用。 
具体上,我们会在家电电子、石化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制药)、机械钢铁、汽车机车、船舶和海洋工程、物流等重点行业继续支持和推广典型企业两化融合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培育一批新的试点示范项目。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支持企业智能动态能源管控系统等系统研发,形成和推广一批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性节能减排技术。
  另外,扶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等合作建设和应用中小企业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使其能够实现多企业、跨地域应用,共同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充分利用青岛市RFID应用的成果,重点围绕港口、车辆、仓储物流、数字化生产线等推进RFID普及推广。并制订《青岛市物联网发展规划》,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