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下属保税港务码头,印有“逸盛大化”标识的240吨精对苯二甲酸(PTA)完成装箱,目的地为马来西亚关丹港。这是郑商所针对PTA净出口特点创新设计的PTA保税交割制度落地后的首批成果,为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出口型商品贸易开辟新路径,对增强中国期货市场的吸引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10月9日持有PTA期货2510合约的境外买方从系统提出交割需求,当日卖方进行响应,以4055.75元/吨的出口型车(船)板保税交割结算价格完成配对,并签订出口协议。后经交割服务机构组织,双方陆续完成报关、验收、交付等手续,郑商所于10月15日生成首张保税交割结算单。这一过程用时仅8天,实现从需求提出到货物发运的全流程贯通。PTA保税交割制度填补国内期货市场净出口型商品保税交割的制度空白,为我国大宗商品通过期货市场对接全球需求搭建起关键的“制度桥梁”。

据了解,为顺应国内产业变化与国际市场需求,郑商所自2022年起组建工作专班,联合河南省商务厅自贸区制度创新处、郑州海关综合处,多次赴华东地区深入调研,还与南京海关、金港海关、张家港海关及PTA龙头企业反复研讨,持续推动PTA保税交割制度从“进口导向”向“出口导向”转型,最终创新性推出出口型车(船)板交割制度。

张家港保税区港区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建荣介绍,该制度参考国际通用的FOB贸易模式,将交割流程简化为“买方申请-卖方响应交货-交易所结算”三个核心阶段。境外买方在交割月通过交易系统提出接货需求,境内卖方响应后完成配对,双方以当日车(船)板保税交割结算价签订合同;随后在指定保税交割仓库完成货物交收,买方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仓储或直接出口;最后由郑商所确认货物交付状态,并完成资金划转,全流程高效透明。

“这套流程彻底解决了境内商品注册保税仓单需要‘先有境外收货人’,而境外客户接货需要‘先有仓单’的矛盾,境外客户提出交割需求,明确境外客户完全符合海关监管要求,而减少仓单注册又大幅提升交割效率。”陆建荣说,此次首单业务中,从买卖双方配对到办结报关手续仅用5天,较传统现货出口流程缩短近一半时间,显著降低企业时间成本与资金占用。

首单业务参与方成为新制度的直接受益者。作为境外买方的ITGResourcesSingaporePteLtd,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化工贸易企业。厦门国贸石化总经理刘德伟介绍,以往这类境外企业采购中国PTA,需通过多层贸易商中转,不仅成本高,货源稳定性也难以保障。新制度落地后,境外企业可直接通过期货市场锁定价格与货源,交割流程全程透明可控,大幅降低贸易风险。

境内卖方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简称逸盛石化),是我国PTA行业龙头企业。“过去想通过期货渠道出口PTA,必须找保税区内企业合作,手续繁琐,还面临货权转让风险。”逸盛石化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徐际恩表示,如今只要价格合适,企业能直接响应境外买方需求,经营成本显著降低。

在徐际恩看来,PTA出口型车(船)板交割首单的成功落地,是我国期货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它有效打通了国产PTA通过期货市场对接国际需求的“制度通道”,也是我国期货市场规则、交割体系被国际市场主体接受和运用的具体体现,对增强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际恩进一步表示,这单业务的成功,充分证明期货市场能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助力“中国商品”通过标准化、市场化的期货工具走向全球。“PTA出口型车(船)板保税交割业务,可以让全球PTA客户安心通过PTA期货锁定采购成本。境外客户还能和保税交割卖方协商,灵活确定装车、装船时间和数量,从而降低仓储、运输成本。这项业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聚酯芳烃产业链生产负荷,提升盈利能力与全球竞争力。”他说。

在刘德伟看来,首单业务落地不只是单一业务的创新,更是我国期货市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关键实践。“PTA出口型车船板保税交割业务,为我国在全球已具备出口竞争力的瓶片和短纤保税交割提供有益参考,也为中国期货市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升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影响力迈出了坚实一步。”他称。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新模式的深化与复制,及时总结经验,向短纤、瓶片等关联期货品种复制推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示范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我国期货市场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公告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