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端收紧
今年上半年全球棉市整体呈震荡偏弱运行态势,供应宽松预期导致全球棉花估值持续处低位。内外棉价走势基本一致,但节奏上受到宏观因素,尤其是中美关税政策变化的影响。目前棉市的相对低点已基本形成,下半年能否走出底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
上半年走势回顾
年初至2月中下旬,市场普遍对新年度需求持乐观预期,国内棉价呈震荡走强态势。但受新疆棉巨量上市压制,棉价涨幅相对有限。
2月底开始,特朗普正式执政后立即启动“美国优先、制造业回流”政策,在贸易领域加征关税。特别是4月初,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后,棉价失去支撑,一度跌至12000元/吨附近。
4月中上旬,随着特朗普政府给出90天“关税豁免期”,棉纺市场逐步企稳,棉纺织产业链出现阶段性销售数据好转现象。
5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达成重要共识,国内棉价随之震荡走强。截至6月中旬,郑棉已基本收复4月跌势。
播种进度略快于去年
中国棉花信息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18日,2024/25年度全国累计公检皮棉680.18万吨。考虑到本年度有一定量的“转圈棉”(即出库、加工后再次入库并接受公检,业内普遍判断规模在20-25万吨),因此本年度全国棉花实际产量略低于市场预估。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3个省份45个县市9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2日,全国新棉采摘已结束,交售也基本完成。另外,对62家大中型轧花厂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5日,全国棉花加工率为100%,同比持平,与过去4年均值持平;全国销售率为90.2%,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提高6.3个百分点。
中国棉花网预计,202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同比增幅在2%左右。基于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若天气良好,2025/26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将突破680万吨,甚至有望向700万吨的产量靠拢。
从棉花种植看,截至5月底,新疆多数植棉区棉花已进入现蕾阶段,部分棉花处第5真叶期,整体生长进度较去年同期偏快。5月,北疆局部地区出现较大降雨,南北疆局部地区还出现较强沙尘暴天气,对少数棉苗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体生长顺利,天气带来的影响有限。黄河、长江流域育苗也于4月底基本完成,部分地区移栽在5月中旬结束,移栽较早的棉苗已出土展叶。总体看,今年全国棉花播种进展顺利,进度略快于去年。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进口棉花3.45万吨,创近20年新低,同比减少22.57万吨,环比减少2.52万吨。2025年1-5月进口棉花43.25万吨,同比下降73.6%,减少120.61万吨。
5月巴西棉进口量虽超过1万吨,但其进口量同比大降9.3万吨;美棉进口量仅0.83万吨,同比大降13.2万吨。这主要是由于2024/25年度进口棉配额发放数量较少。据农业农村部6月报告预估,2024/25年度国内棉花进口量或降至150万吨。
钢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9日,进口棉主要港口库存总量为42.47万吨,较前周下降4.15%。其中山东地区青岛、济南港口及周边仓库库存约35.4万吨,周环比下降4.84%,同比下降27.46%;江苏地区张家港港口及周边仓库库存约4.17万吨;其他港口仓库库存约2.9万吨。
5月消费淡季特征显现,纺织厂订单衔接不畅,很少接到大单,对进口棉纱采购积极性不足。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进口棉纱10万吨,环比、同比均减少,刷新5年同期最低水平。2025年1-5月进口棉纱56万吨,同比减少15.8%。
中游订单不乐观
织厂的大单、长单在5月基本完成,当前在机生产的订单多为近期承接的小散订单。随着订单减少、现货生产量增加,织厂生产模式转为以现货为主、少量订单为辅,销售随之下滑。工厂库存维持在1个月以上水平,库存压力较大。其中大厂库存增长较快,坯布优惠现象较普遍。
6月受产销下滑、库存增加影响,全棉坯布价格出现松动。一方面是淡季客户压价,另一方面是库存压力攀升,目前只要有实单,价格均可协商,常规品种价格重心下滑。其中C32S斜纹布价格较5月高点下跌0.05-0.1元/米;C40S府绸布价格同样下跌0.05-0.1元/米,整体成交价较5月下滑。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棉坯布出口7125万米,同比增长23%;出口额6256万美元,同比下降0.7%。2025年1-5月全棉坯布出口2.63亿米,同比增长12.61%;出口额21.47亿美元,同比下降4.3%。从出口地区占比看,2025年5月出口量前三的国家为巴基斯坦、越南、泰国,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3.69%、17.01%、2.78%,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975.2%、11.71%、110.38%。
2025年5月全棉坯布进口2056万米,同比下降6.55%;进口额457万美元,同比下降17.36%。2025年1-5月全棉坯布进口1.21亿米,同比下降3.52%;进口额12616万美元,同比下降20.78%。从进口地区看,2025年5月我国纯棉坯布进口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占进口量的92.68%、6.1%、0.39%。其中自越南、巴基斯坦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5%、41.06%,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量同比增长100%。
5月中下旬,人棉坯布销售势头一般。受传统淡季及关税前景不明朗影响,多数企业对后市预期依旧偏弱。截至5月下旬,纺企整体订单仍稀少,且多为小单、短单,很少承接大单。同时,开机率小幅下调,低于2023年及2024年同期水平。其中新疆纺企开机率约9成,内地纺企开机率维持在6-7成。加之纺企利润收缩明显,企业多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
出口数据好转
国内企业抓住90天关税豁免窗口期,加大出口力度,带动下游棉纺织品出口数据向好。同时,下游需求正向上游传导。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统计,截至2025年5月底,棉花商业库存为345.87万吨,环比减少69.39万吨,同比减少31.54万吨。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62.10亿美元,环比增长8.37%,同比增长0.58%。其中纺织品(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126.32亿美元,环比增长0.41%,同比下降1.92%;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35.78亿美元,环比增长16.98%,同比增长3.02%。
2025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166.71亿美元,同比增长0.97%。其中纺织品出口额584.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0%;服装出口额581.95亿美元,同比下降0.52%。
关税风险压制需求。4月上旬美国对60余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其中中国纺织品税率最高达44%,东南亚国家税率最高达49%。这导致全球纺织订单转移放缓,终端服装价格上涨也抑制消费需求。
目前看,宏观风险依然存在,且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因此,对下半年棉纺织品市场的需求前景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需防范关税税率走高风险。
化纤替代效应加剧。棉花在纤维消费中的占比已降至25%以下,再生棉纤维年用量突破60万吨(占原料的5%),但仍难以抵消需求萎缩影响。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6月供需报告数据,2024/2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达到近几年来的峰值,仅较2017/2018年度略低,显示供应端压力较大。叠加特朗普政府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宏观面风险上升,需求前景一度黯淡,这也是上半年全球棉市走弱的核心原因。
尽管2024/25年度尚未结束,但市场影响力已显著减弱,当前国际市场交易重心已逐步转向新年度。
USDA6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棉花供需结构开始收紧。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期下滑,消费预期将回升,这成为市场下一阶段核心运行逻辑。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略有下滑,单产下降幅度达2.2%;全球棉花产量将同比减少88.83万吨,降幅2.45%。这主要是由于USDA调低澳大利亚、中国等产区的产量预期。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同比增加23.51万吨,增幅0.93%。综合以上数据看,2025/26年度全球棉市供需结构有望进一步收紧。
据USDA6月供需报告数据,2025/26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将略有下滑。一方面,受种植成本上升影响(近7年增幅超过30%),2025年美国棉花收获面积预计环比减少;另一方面,得州土壤墒情短期虽有改善,但潜在风暴威胁仍存。
USDA6月供需报告大幅上调美棉出口量预期,增幅达12.61%,核心原因是USDA预计2025/26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将出现大幅增长。
2025年中国实施反制关税后,美棉进口综合税率升至49%。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棉花进口总量中,美棉占比从39%骤降至20%左右,为近10年最低水平,巴西棉、西非棉进口占比则进一步上升。
巴西棉产量继续增加
2024/25年度巴西棉花产量预计在390-400万吨,同比增长5.6-8%。其中巴西农业部(Mapa)预测为397万吨,增幅8%;行业机构Safras&Mercado预估390万吨,增幅5.6%。产量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种植面积扩张,达200-214万公顷。马托格罗索州(占全国产量的67%)和巴伊亚州(占17%)仍是棉花核心产区,皮奥伊州、米纳斯吉拉斯州成为2025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幅最大的新兴产区,增幅分别达到47.1%、33.1%。
尽管巴西棉单产不高,但巴西未利用耕地资源丰富,在不新增砍伐的前提下仍可实现大幅扩产。该国8成以上棉田获得可持续认证(如BCI),几乎所有棉田实现HVI检验,质量追溯体系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巴西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出口量达280万吨。
USDA预计,2025/26年度巴西棉花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97万吨,出口量预计超过300万吨。受益于良好天气与单产提升,且可持续认证棉占比超80%,巴西棉已成为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比例升至57%。
2025年巴西棉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仍是最大买家,但份额从50%降至20%;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稳居第二梯队;埃及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2025/26年度印度棉面临机械化水平低、种子品质不佳导致的单产停滞、种植面积下滑、总产量不足等问题。据USDA6月供需报告预测,2025/26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计为512万吨,同比减少32万吨;棉花需求为555万吨,基本与上年度持平。新年度库存消费比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至36.6%。从供需结构看,2025/26年度印度棉市存在约43万吨棉花供应缺口。
2025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天气干旱、种植面积减少等。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数据显示,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下降28%,至41.3万公顷,这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条件及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导致旱地和灌溉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此外棉价偏低也是种植面积下滑重要原因。
近年来,越南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包括越南国内棉花产量不足及棉纺织品出口增长较快。中国转口加工贸易的大量增加,也是推动越南棉花进口增长重要因素。
埃及农业部表示,受天气因素影响,截至2025年5月中旬,埃及棉花种植面积仅2.96万公顷,仅占官方计划种植面积的1/4,去年同期种植面积已接近7.5万公顷。2025年埃及棉花进口需求或继续上升。
结论与展望
下半年国内棉市供需结构将由宽松转向收紧。2025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或微增,但单产或出现较明显下滑,因此市场普遍预计2025/26年度国内棉花产量将同比下降。
进口方面,2024/25年度已知配额量约109.4万吨,若2025年上半年不增发滑准税配额,可市场化进口量将相对有限。
需求端,随着中美谈判取得进展,预计国内棉纺产业链下游将获得喘息之机。
总体看,随着国内宏观数据及宏观环境的逐步改善,国内棉价或继续震荡偏强运行。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