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3月我国进口棉花7.4万吨,环比减少36%,同比减少81%,其中巴西棉、美棉、土耳其棉、澳棉占比60%、19%、8%、5%;印度棉占比1%,上年同期为12%。2025年1月仅进口印度棉147.75吨,接近当月进口总量的1%,2月几乎没有进口印度棉。很显然,2025年以来中国用棉企业、贸易商对印度棉的关注度、需求较2024年上半年快速回落,从“边缘化”逐渐沦为可有可无。
为何印度棉与中国市场呈显著脱钩趋势呢?业内观点集中如下几点:
一、近2年印度主产棉区受天气、种植面积下滑、BT棉花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持续回落,再叠加印度国内棉花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可供出口棉花大幅减少。
二、2023/24、2024/25年度印度棉价在MSP、国内需求旺盛的支撑下,FOB/CNF/CIF报价偏高,相较竞争对手巴西棉、非洲棉、土耳其棉、墨西哥棉等性价比不足。4月下旬中国主港保税印度棉SM 1-5/32基差约8美分/磅左右(对标ICE2507),保税巴西棉SM 1-5/32较低报价、墨西哥棉的基差仅7-8.25美分/磅、6.6-7美分/磅。
三、古邦S-6受天气、棉种、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再加上收购、轧工水平、包装等问题较多,皮棉等级、品质批标下降(异纤重、含杂高、短绒率大、包装差),与中国买家采购需求匹配度不足(采购印度棉,不能仅靠商检结果和小样,需要到仓库见大货、实包抽检)。
四、中国企业对巴西棉的进口需求持续上升,再加上对包括哈萨克斯坦、苏丹、土耳其等产地棉花进口量增长,大幅稀释、减弱对印度棉的需求。当然,中国与印度关系面临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验,也是制约中国企业签约印度棉的关键困素之一。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