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里“淘金”,就业增收“双赢”。12月20日,从地区人社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地区根据“辖区自给平衡、区域统筹调配”的拾花用工原则,摸清拾花工底数和用工需求,认真做好拾花工服务保障工作,积极组织低收入农村劳动力12.89万人从事棉花采摘,实现14.5亿元拾花款留在本地群众的口袋里,有效弥补疫情造成的务工收入损失,就业扶贫成效进一步巩固。这也是地区首次没有从其他地州和内地招用拾花工,实现本地劳动力解决本地拾花用工需求的目标。
“我今年2个月拾5020公斤棉花,挣了10800元,还获得奥特贝希乡‘拾花小能手’称号。只要我们肯努力,能吃苦,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乌什县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的农民帕提古丽·克依木自信地说。
今年9月底,帕提古丽·克依木在乌什县人社局的号召下,积极到沙雅县拾花。在拾花期间,帕提古丽·克依木早出晚归,多的时候每天能拾100公斤棉花。她还经常给其他村民分享拾花经验,在生活上相互照应。
为确保拾花工作井然有序,地区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以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群体为服务对象,根据劳动力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因素,分类建立拾花工实名制台账,采取县外输出与就近就地综合调配,做好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输出的精准对接。
据悉,阿瓦提县今年种植142.06万亩棉花,其中手采棉62.46万亩,在人社部门的组织下,提供2万余个季节性就业岗位,帮助19200余人就业,使季节性拾花工人均增收约6000元。
拜城县亚吐尔乡哈拉苏村农民艾拉米努尔·吐合尼亚孜就是一名到阿瓦提县的拾花工。她说:“在拾花前,工作人员给我们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签订务工协议,详细告诉我们拾花地点、报酬、食宿等信息。拾花时,有工作人员专门接送,还积极了解困难诉求,为我们解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可以放心务工、安心挣钱。”
为让拾花工享受到家的温暖,地区在有条件的村委会设置拾花工娱乐室、休闲区。同时,加强对拾花工的思想教育,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家庭情况和身心状况,及时解决困难诉求,并保证拾花工健康饮食、安全住宿。另外,积极协调解决工资纠纷、意外伤害等问题,保障拾花工合法权益。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