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玉林市福绵区庞朝服装厂生产车间,机器声此起彼伏。在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给成品裤子进行包装,工厂一片忙碌。
“我们服装厂有46名员工,其中6人是贫困户。现工人已全部返岗,工厂恢复正常生产,3月生产值达到6万多元,4月有望突破10万元。”该厂总经理庞朝说,目前工人每天都加班加点争取时间完成之前积压下来的订单。
“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工人一般每月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所以服装厂附近村里一些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也在工厂复工后应聘到工厂上班,保证工厂用工需求。”庞朝说。
福绵区素有“世界裤都”之称,高峰期有1600多家服装企业,每天生产牛仔裤等服装120万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占该区人口的1/4。受疫情影响,服装厂停工,很多农民工赋闲在家没有收入。
在福绵区委统一部署下,人社部门联合扶贫办、财政局等单位制定“一手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一手助力贫困户就业致富”的工作方案,“点对点”做好对接,确保工人零风险返岗,为服装厂复工复产做了大量功课。
现在曾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各大服装厂已“满血复活”,该区所有服装厂全部复工,为达产达效进程按下“快进键”。
针对不少服装企业存在用工需求矛盾突出、原材料供应矛盾突出、资金保障压力巨大等问题,福绵区加强企业指导服务,优化生产流程,积极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企业在用工、能源供应、融资、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难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复产企业尽快恢复到正常生产经营水平。
福绵区116个村(社区)的243名驻村工作队员还联合帮扶干部深入到扶贫就业点和贫困户家中,排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已协助农民工2100多人返岗,其中10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还获得每月300元的稳岗补贴。
“我和我爱人一起在车间上班快1个月,我一天最多能缝300多条裤子,1个月能赚2000多元。”在庞朝服装厂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杨彩兰一边忙着缝裤子一边说。
该区服装厂全部复工复产后,一些服装厂不等不靠,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为国内成衣批发商供货。并通过电商平台、直播等形式,将服装尽快推销出去。
在玉林市月之悦服饰公司生产车间,最忙碌的是包装车间,10多个工人正将刚生产出来的裤子装袋、搬进仓库。
该公司在2月21日已开始利用电商平台发货,每天出货1000多条裤子。“目前公司有100多名工人,已全部到岗,现在每天晚上工人都要加班赶订单。”该公司管理人员唐志宁介绍,受疫情影响,虽目前公司外贸订单不多,但广西区外订单却不少,为保证货源充足,公司复工后就一直忙碌。
已复工的夜猫国际服饰公司,是福绵区复工最早的服装厂之一。该公司以往主要是做外贸订单,疫情期间,在没有外贸订单下,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为国内成衣批发商供货,目前每天出货裤子超过1000条。
“现在整个服装产业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但大部分服装企业在焦虑的同时,都还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且对疫情过后的市场、机会普遍看好。”该公司老板黎大华表示。
“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休闲服装,上个月生产值就达到30多万元。”福绵区辉宝百货负责人高纪生介绍,受疫情影响,许多服装厂积压的服装销路受阻。他与福绵区6家服装厂合作,转变服装销售思路,直接在厂家搞直播,打造一个电商销售平台,很快赢得消费者信赖,现在服装销售一直呈上升趋势。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