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在减税降费方面,明年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12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负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财税体制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增支

  2018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下调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退还部分企业期末留抵税额,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等。

  2019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增加支出规模。”财政部部长刘昆说。

  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在减税降费方面,明年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

  “在加大支出力度方面,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继续增加财政支出规模。这样安排有利于向外界释放财政政策积极有力的信号,有利于更好引导企业预期。”刘昆说。

  财政工作会议明确,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强化财政投入保障。重点支持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和效益

  “‘提效’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刘昆表示。

  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方面,坚持有保有压,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刘昆强调。

  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预算绩效监控,及时纠正偏差,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将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也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更好条件。

  “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围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刘昆说。

  进一步突破重点改革任务

  2019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展开?

  “按照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要求,加强系统集成,注重统筹推进,进一步突破重点改革任务。”刘昆表示。

  在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将抓紧制定分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在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此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

  在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要求,提高支出预算和政策透明度。

  刘昆表示,要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制度,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稳步推进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人大报告,并随同预决算向社会公开。”刘昆说。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加快形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刘昆说。

  在完善税收制度方面,明年将深化增值税改革,构建更加简洁、中性、公平的增值税制度;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刘昆还表示,要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加大推进税收立法工作力度。

  “要处理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把握好改革举措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稳扎稳打、确保实效。”刘昆说。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