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位于十四师北京工业园区内的新疆秋实双久纺织品有限公司缝盘车间里,21岁的阿力·伊米提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盘机器。在这之前,阿力·伊米提在家乡皮山县皮亚勒玛乡皮亚曼村务农,一家4口人靠种5亩小麦地生活。去年年初通过朋友介绍,她来到该企业上班。由于勤奋学习,表现突出,她现在1个月能挣2500元。
近年,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组织实施就业增收共促行动计划,吸纳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到兵团就业。越来越多像阿力·伊米提这样的年轻人走进十四师北京工业园区的企业里,由农民变身现代产业工人,实现脱贫致富梦。
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阿克切克勒村的热合曼·萨塔尔,家里只有5亩耕地,收入微薄。今年3月,他得知位于十四师北京工业园区的新疆家乐兴业电器开关有限责任公司要招聘工人,便来到公司应聘。如今,7个多月过去,电工技术为零的热合曼·萨塔尔已能够独立操作。
“在公司上班管吃管住,我的汉族老师还教我技术,我现在会接线、熔接、压焊。我还认识很多汉族朋友,天天和他们聊天,国家通用语言现在说得亚克西(维吾尔语,“好”的意思),钱也挣到。来兵团就业改变我的生活!”热合曼·萨塔尔开心地说。
阿布力孜·买买提阿布都拉来自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吐格曼贝西村,他是2017年9月和妻子布再那甫·买买提一起来到新疆秋实双久纺织品有限公司上班的。夫妻俩1个月挣5000元工资。公司还给他们分1间宿舍,吃饭有食堂,每月上20个班。公司每周还请老师教他们学国家通用语言、法律等知识。
新疆秋实双久纺织品有限公司经理田自峰说,公司自2017年8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各类针织服装250万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少数民族员工占95%以上,厂区工人主要来自周边乡镇居民。
“十四师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红枣产业之外另一个吸纳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主渠道。”十四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魏说,“预计到‘十三五’末,十四师北京工业园区将形成纺锭规模15万锭,带动就业可达上万人,从而助推上千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来源:兵团日报
标题:来兵团就业改变生活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