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阿克苏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保稳定、以稳定促和谐”主题,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从完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建设、强化培训、拓展产业链入手,强化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能力,精准发力,务实创新,全力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把纺织服装产业促就业作为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与就业联动机制,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目前,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逐步织起就业民生“保障网”,在促就业、助脱贫、保稳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预计到“十三五”末,可实现纺纱800万锭以上、织布3.11亿米、家纺服装1.65亿件(套),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全产业链带动就业15万人。
宽阔平坦的大道,整齐排列的标准化厂房,驱车行驶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建设规模庞大、基础设施齐备、生产蒸蒸日上的园区。昔日荒凉的戈壁滩如今正兴起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8月25日,阿克苏绿尚纺织小镇和中国纺织小商品中心建设启动,阿克苏华孚100万锭色纺工业园暨10万吨染色工业园的开园,开始吸纳企业入驻,这标志着阿克苏地区逐步形成从棉花产业链、染色、色纺到纺织小商品中心的产业服务体系。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于201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全疆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布局的南疆首城,主要建设棉纺、化纤、针织、梭织、染整、家纺、服装、仓储物流、动力能源、生活商贸等十大功能区,是承接内地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西部面向中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纺织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截至目前,累计注册企业470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100家,已形成300万锭棉纺、2722台织机、3270万件(套)家纺服装、1500台袜机、2万吨纤维染色规模。共有产业工人3.8万人,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工人2.5万人。
与此同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期5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已投入运营,国家级棉纺织品检验检测中心已建成使用,已建成保障性住房近万套,职工幼儿园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地区医院纺织城分院一家。纺织大桥、纺织物流园铁路专用线、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建设中。
阿克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棉花资源和南疆中心区位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健全纺纱、印染、织布、家纺、服装全产业链,在阿克苏地区逐步形成了“一城四园”(即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阿瓦提县纺织工业园区)的发展格局,依托政策、资源、交通、区位以及成本优势,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纺织服装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产业整体素质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阿克苏地区正成为最具潜力和纺织服装产业投资热度的地区之一,在推动百万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8年6月底,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备案企业由2014年的43家增加到431家,纺织服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98亿元,超过1978-2013年35年的投资总额,已建成350万锭纺织、织机2870台、8900万件(套)服装家纺、袜机2720台生产规模。培育“卫星工厂”58个,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4.8万人,实现棉花资源就地转化率40%。目前,阿克苏地区在建纺锭规模225万锭,拟建200万锭。预计到“十三五”末,可实现纺纱800万锭以上、织布3.11亿米、家纺服装1.65亿件(套),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全产业链带动就业15万人,有力促进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阿克苏地区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走出村庄,来到学校,不但学到专业技术,且整个人的视野都开阔许多。我很喜欢现在这样的状态。”近日,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肉克艳木·艾山很是满足。肉克艳木·艾山家住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吉格代巴格村,初中毕业后,在同学的介绍下,来到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学习。“在学校上学,不仅不要学费,吃住还全免费,也比较好就业。”她说。
为促进纺织工业发展,2016年3月,阿克苏地委和行署决定组建成立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南疆纺织服装产业就业培训中心),紧紧围绕阿克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精准定位培育人才,深受企业欢迎。目前与园区企业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7个、劳动力培训就业基地5个,与多家企业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
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优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衣车间,热比娅·阿不力克木正在缝制内衣,2016年8月她来到这里跟岗实习,现在已是厂里的熟练工了。优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企业,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在这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就给我们发工资,不仅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还挣到了钱,所以毕业后我就留在了这里上班。”热比娅·阿不力克木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还与华孚色纺、联发纺织、疆渝纺织、巨鹰服装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采用在校进行“项目教学”,下厂采取“生产教学”的工学交替循环模式,将实训课堂搬进企业,把学生课堂搬到车间。
稳就业,一个根本举措就是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强化技能培训,促进纺织企业稳定招工,阿克苏地区实施订单式、定向式的新成长劳动力培训模式,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合格的产业储备人才。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使更多的青年通过培训,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同时,阿克苏地区针对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情况,制订《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就业培训方案》,建立“地区统筹、县市牵头、乡镇落实”的整建制转移三级联动工作模式。选派45名管理干部驻厂带队,成立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转移就业工作站和党支部,对带队干部进行集中管理。积极引导企业营造拴心留人环境,通过建设职工公寓、夫妻房、文化娱乐室,定期开展学习和各类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务工人员的认同感,树立了以厂为家的新理念。
阿克苏地区还围绕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用工需求,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各类培训机构等资源,采取统一输送、统一开班、企业冠名、集中授课、集中就业的方式,以法律法规、国家通用语言、劳动纪律、军训和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开展岗前、岗后培训;积极落实岗前培训补贴、稳岗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教育、激励等措施,使务工人员由过去的“要我干”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干”,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城乡富余劳动力务工增收双赢。
阿克苏“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拓宽就业路
每天吃过早饭后,库车县乌恰镇的哈娜依夏木·沙吾提便来到离家不远的恒耀制衣厂上班,开始一天的紧张工作。
去年时,哈娜依夏木·沙吾提还是一个农民,如今成工厂的产业工人。有稳定收入,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家里到厂里骑电动车只需10多分钟。在这里上班,不累也不脏,1个月可以领到2000多元工资,挣钱顾家两不误,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工厂建到家门口,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家里。库车县乌尊镇玉奇喀拉二村的刺绣姐妹合作社是库车恒耀制衣厂的“卫星工厂”,目前,共有社员15人,从事刺绣和缝纫的工人达50名,实现以“公司+卫星工厂+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农户生产,主要生产制作各类手工刺绣品、服装服饰、花帽、床上用品等。“合作社所有订单均统一分配,周边妇女在合作社生产工作,工资由底薪+业绩组成,多劳多得,通过合作社实现了周边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库车恒耀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志军说。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因地制宜推广“总部+卫星工厂+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让农牧民在家门口稳定务工,降低务工成本,兼顾子女、家庭,转移就业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地区已建成“卫星工厂”58家,就近就地吸纳50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10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的哈那依协木服装绣花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沙雅县神威服饰有限公司建立的卫星工厂之一,吐热依沙木·买合木提就是该“卫星工厂”的工人,工厂建到了家门口,让她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家。由于她工作熟练,现在每个月工资已超过2000元。务工收入让她感到非常满意。
为了实现就近就地就业,阿克苏地区依托纺织服装企业,以“总部+卫星工厂”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闲置厂房及各类场地,将卫星工厂、扶贫车间建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乡镇,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就业岗位下沉至乡镇村,确保农牧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在提高纺织服装企业产能的同时,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让农牧民充分享受阿克苏地区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在温宿县托乎拉乡库如力村新疆子聪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卫星工厂内,阿曼古丽·艾则孜一边进行衣领拼接,一边跟笔者交流。新疆子聪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金华市援疆项目,2017年8月在温宿县投产,目前已建成3家卫星工厂,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为使“卫星工厂”布局更加合理,推广更加顺畅。阿克苏地区采取先抓纺织服装产业“卫星工厂”建设,先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相对集中、交通设施相对便利的乡镇进行试点,再逐步扩大到红枣、核桃农副产品产业。
下一步,阿克苏地区将合理规划布局,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鼓励企业发展“总部+卫星工厂”模式,实现产业链条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乡镇村延伸,把企业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为各族群众提供便捷的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环境。
纺织服装产业成为阿克苏吸纳就业主力军
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2岁的热孜亚·吐尼亚孜熟练地操作各类机器。在这之前,她在家务农,一家5口人靠5亩棉花地生活,通过朋友的介绍,她来到企业上班,由于学习勤奋,表现突出,她的工资越来越高。
随着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像热孜亚·吐尼亚孜一样的年轻人由此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由农民变身为现代产业工人,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进而融入现代城市更加文明的生活中。
热西代·艾海提以前是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农民,家里8口人,只有不到5亩地,一年下来收入不到1万元,2017年年底通过招工,她成为华孚纺织的一名纺织女工。“现在我在工厂上班,家里人特别高兴。每个月的工资有3000元左右,不仅够自己花,还能补贴家用,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今年就能脱贫。”热西代说。
“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吸纳阿克苏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的主渠道。”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努尔东·依不拉音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阿克苏地区把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与就业联动机制,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目前,有纺织服装企业共431家,纺织服装产业工人4.8万人。2018年以来,阿克苏地区转移就业4.11万人,其中向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就业2.08万人,占比50.6%。
新疆科宁针纺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各类中高档织袜8000万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少数民族员工占95%以上。阿斯叶木·麦提尼亚孜一家4口人,原先仅靠10亩棉花地生活,由于学习勤奋,表现突出,现在她被公司任命为定形车间班长,她说:“做产业工人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现在我们夫妻俩每月收入可达五六千元,希望继续努力工作,在城里买一套房子,提高生活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阿克苏地区为推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制订方案,从各县市为企业寻找产业工人,在原料收购、运输上给予企业便利,邀请专家为企业出谋划策,搭建平台帮助企业销售等,力推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正在形成,周边各类人才、富余劳动力正在汇聚。预计到“十三五”末,阿克苏地区将形成纺锭规模800万锭,全产业链带动就业可达15万人,通过就业助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华孚色纺带动阿克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10月30日,在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里,后纺教练员帕提古丽·吐尔逊正在忙碌着。“能进纺织厂当工人,感觉特别光荣。”帕提古丽说,她在后纺车间一干就是13年,从华孚老厂到新厂,她从一名农民成长为企业骨干,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多次获得“操作能手”荣誉称号。
“我看到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女工迅速成长起来,心里十分高兴,是华孚色纺让我们从农村走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帕提古丽说。
帕提古丽所说的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230万锭的生产规模,在政策推动下,该公司投资建设100万锭色纺纱生产线,目前63万锭已投产,吸纳乌什、拜城、温宿等县的近60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075人。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华孚色纺正在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华孚色纺阿克苏100万锭色纺工业园总投资5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6万吨高档色纺纱线,年用棉量约22万吨,可实现产值50多亿元,创税2.5亿元,解决就业1万人。华孚色纺阿克苏10万吨染色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具备年产10万吨染色能力,实现产值25亿元,创税1.8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
说起华孚色纺的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用数字进行概述:华孚自2006年开始投资新疆,目前共有棉田8万亩,轧花厂30多个,年棉花加工能力20余万吨;染厂3个,产能3万吨;纺厂10个,67万纱锭,产能11万吨。目前,华孚非常看好新疆的资源、政策、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对新疆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会继续加大在阿克苏的投资。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人社局工作人员祁心介绍,为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华孚色纺在阿克苏纺织行业率先新建职工单身公寓、夫妻房、文化娱乐室,建立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宿舍按标准配备电视机、热水器、衣柜、被褥等,实现员工拎包入住。企业还设有食堂,上班员工实行餐补。
说起今后的发展,华孚色纺不但要带动更多的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还积极带动服装纺织业进行资源整合,开始建设阿克苏绿尚纺织小镇·中国纺织小商品中心。
标题: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全产业链逐步形成 预计到“十三五”末可实现纺纱800万锭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