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的养蚕基地,有20多个平方的蚕棚是属于我家的!”
“平时,我们就在桑园和蚕棚务工,收入很稳定!”
“桑蚕产业很好,让我们对增收脱贫更加有了盼头!”
在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很多贫困群众说起村里的桑蚕产业,个个充满了信心。
林盘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在县“六园六场”产业布局和基长镇产业发展引导下,村里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带动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扶贫效益好的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之路。村里占地30亩的养蚕基地,目前已建成了30个蚕棚,其中70%是利用广州对口帮扶资金1000万元建成的。片片桑田,声声蚕语,生机勃动的林盘村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上。
实施产业带动户户都有增收项目
选对产业,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在独山县“六园六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中,林盘村立足村情,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多方考察,决定将种桑养蚕作为村里的主打产业。在县、镇两级支持下,桑园和养蚕基地很快就建起来了。村支书蒙正勇介绍说,根据该县“六园六场”奖励扶助办法,种植桑园的农户,每亩可享受桑苗、栽种、化肥等方面1600元补助。特别是村里争取到的1000万元广州对口帮扶资金,对村里的桑蚕产业发展推动更大。
通过一年来的发展,林盘村目前拥有桑园1350亩,户均1.63亩。村里还将乘势而上,到2018年底,力争种植面积扩大到3500亩,实现所有贫困户户均5亩桑或人均1亩桑的规模,每年种桑户均收入2万元或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
强化就业带动户户都有脱贫门路
促进就业,是带动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村里桑蚕产业的发展,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打开了脱贫门路,破解了根本问题。
据村主任蒙继恩介绍,在整个桑蚕产业链条中,从桑苗种植、桑田管理、桑叶采收、桑叶运输到蚕苗培育、蚕苗饲喂、蚕茧销售、缫丝加工,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力投入,这为村里的贫困群众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在种桑和采桑上,每亩桑田需投入的劳动需求多达42个工天,每亩4800元的卖桑收入中,就有近3000元属于劳动力收入,劳动力创收占了桑叶收入的60%左右。在养蚕基地,按20亩桑园聘请1名养蚕工人计算,全村仅养蚕一项就需要数百名劳动力。此外,在蚕茧加工上,基长镇引进的龙头企业“恒盛丝绸”也能吸纳部分就业,月均工资高达3500元。很多出不了远门务工的贫困群众,在桑蚕产业发展中看到了就业脱贫希望。
贫困户刘凤波,因家庭原因出不了远门,加上没什么技能,一直苦恼于没有发展门路,对脱贫曾一度失去信心。自从到桑田和养蚕基地务工后,他便认定这就是一条好门路,他相信,在桑蚕产业带动下,再经过自己勤劳努力,一定能尽快走出贫困。“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让我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深化利益带动户户都有持续收入
形成产业效益长效带动机制,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是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
贫困户吴守正,家里有3口人,由于缺乏劳动力,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当他为如何增收脱贫苦恼时,村干部说,按照政策,在广州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他家在养蚕基地分到了20多个平方米的蚕棚,每年能有好几百块钱的分红。他高兴地说:“村里的桑蚕产业发展起来了,让我家也有了稳定收入,真是太好了!”
林盘村脱贫攻坚团队全体干部十分清楚,有了好产业,有了好门路,还必须在利益带动上下功夫,要把群众纳进长效保障机制里,确保他们稳定脱贫。为此,村盘村十分珍惜县里帮助争取到的广州对口帮扶的机会,将10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的1.16万平方米蚕棚全部与贫困群众链接起来,覆盖了全村407户贫困户,户均分摊到蚕棚面积28.5平方米,并将蚕棚租赁给企业养蚕,每户每年能领取600元的租赁收入。
州司法局派驻林盘村第一书记李中原说:“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贫困群众获益,让他们有持续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实施志智带动户户都有致富盼头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是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所在。
林盘村在采取措施推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十分重视对贫困群众实施志智双扶。村里多次组织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让贫困群众了解桑蚕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投资风险小、技术含量低、效益回报高的发展优势,帮助他们树立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劳动致富的决心,在全村凝聚起合力攻坚、齐步向前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桑蚕产业发展不仅优化了村里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让群众开阔了发展眼界,增强了发展意识,激发了发展活力,提升了发展动力。在村里推动下,全体贫困群众都在志智双扶行动中获得了自主脱贫的志气和勤劳脱贫的信心,纷纷加入到桑蚕产业发展中来。
贫困户韦兴刚,在村里桑蚕产业发展起来之前,他一心等着政府的扶助。在参加了几次参观学习、技术培训和实地劳作后,他的思想发生了积极转变,更加勤劳了,他说:“我一定要加入到种桑养蚕中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探索实体带动户户都有固定股权
为让产业获得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村里探索出了实体带动、股权到户的路子。按照资本运营、股份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赋予村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和收益渠道。
通过创建村级平台公司,实施实体化经营,在参与桑叶种植、桑叶收购、养蚕卖茧中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018年1至9月,村里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村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就是要想办法继续为贫困群众拓展收入门路。”蒙正勇说。
村里将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0%用于桑蚕产业来年再投入,进行“滚雪球”,所得归村集体所有;将30%作为全村833户3622人的共有股权,按户均摊,每户每年能获得200余元股金分红,用于扶持全村群众。同时,通过将扶贫资金建起来的蚕棚等申报固定资产,2020年后,将全部收归村集体,同样以股权形式量化分配到全村每户,所获得租凭或经营收入全部按股权比例分红到户。
贫困户蒙丙昌家自从村里发展桑蚕产业后,他家先后获得了土地流转、蚕棚分红、务工酬劳等收入,使家里的境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了解到自己还将成为村级平台公司的股东时,他激动地说:“村里这样为我们贫困群众着想,我一定要好好发展,努力脱贫!”(李启发)
原标题:广州市对口帮扶独山林盘村蚕房建设实现“五带五有”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