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美元指数势如破竹,连破95、96、97三大关口。10月累计上涨1.93个百分点,非美货币普遍面临贬值压力。

  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在6.9646元,续创2008年5月中旬以来的10年新低,半年累计跌幅超过9%,而31日早盘间,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是一度跌至6.9787。

  就在人民币汇率日益接近“7”之时,10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7日(周三)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18年第一期3个月期和第二期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均为100亿元人民币,合计200亿元。这也是央行历史上首次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央票。

  此次在离岸市场上发行央票早有端倪。

  9月20日,央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以下简称“央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以便利央票发行。

  当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就表示,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央票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人民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那么,监管部门是如何通过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来稳定汇率的呢?

  10月31日,香港地区某对冲基金负责外汇交易业务的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行央票后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会购买该票据,从而造成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收紧,进而导致利率上调,再引发汇率上调,同时加剧人民币空头的做空成本和风险。

  “对冲基金在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方式,首先是要在离岸市场借入一笔人民币头寸,后迅速卖掉换为美元,押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如果借入到期或贬值到一定价位,则会卖出美元,这样可以买回更多人民币,再还清借入的人民币。”上述对冲基金经理表示,“但借入人民币的成本与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相关,收紧流动性一方面会导致拆借利率上涨,一方面可能会让空头在卖出美元时却找不到人民币,面临借款违约,只能在二级市场反向买涨人民币来平仓,又推动汇率上涨甚至发生踩踏。”

  实际上,通过收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来干预汇率也曾被中国监管部门多次使用。如在2016年底和2017年6月,香港离岸市场流动性都出现紧缩,人民币七天拆借利率一度逼近20%,加上当时处于美元下行周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快速上涨,收割了一批人民币空头。

  而对于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周三在香港离岸市场发行央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交易员认为,如果仅是200亿元的发行量,对香港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小,更多是丰富离岸市场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曲线。

  从10月31日的汇率走势来看,早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6.9787,而在央行宣布下周将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央票消息后,离岸人民币短时间内反弹近百点。但午盘后则再次下跌,并一度逼近6.98关口,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报6.9734,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21个基点,也是2008年5月以来首次收于6.97下方。

  “此前收紧离岸市场流动性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在港中资银行大规模买入人民币,而此次发行200亿元离岸票的时间点选择在汇率下探、美联储即将加息之前,也是向市场传达央行有多种可以稳定汇率的工具,缓解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行。”10月31日,香港地区某外资行分析师表示,“目前市场也在紧密观察下周央票发行后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实际影响。短期来看,汇率走势更受美元指数影响,而中长期走势则与国家经济基本面有关。”

  10月以来,美元指数势如破竹,连破95、96、97三大关口。10月累计上涨1.93个百分点,非美货币普遍面临贬值压力。

  “目前意大利预算案危机持续恶化,刚刚公布的意大利9月失业率也高于预期,因此预计欧元还将被拖累下跌,也意味着短期内美元还有上行趋势。”10月31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

  对于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后续策略,上述对冲基金经理则表示,在此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6.8-6.95区间的时候,在离岸市场小幅度逐步做空的策略是相对可行的。但目前人民币汇率逼近7这样一个关键点位,下跌速度超出机构预测,加上不确定中国监管部门的汇率维护决心,因此策略也开始保守,会减少沽空力度并买入人民币多盘来对冲。

  原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于10月31日发文表示,汇率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稳定市场预期,这不但要靠市场沟通,还要靠市场操作,政策上需要早做打算。目标一旦确定就不宜轻易摇摆,政策手段、工具与政策目标要保持一致。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