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养劳模的“三步走”战略——纺织企业劳模培养模式案例分享

  劳动模范不仅能够为广大职工起到示范作用,还能够为企业带来一些创新的工作方法,而许多企业没有掌握培养劳模的正确方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观察劳模辈出的企业便可得知,培养劳模应把握劳模的成长特点,按照"三步走"战略有规划的进行。

  讲好劳模故事营造争创氛围

  走在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不难发现无论是一线职工还是技术人员,即便是再辛苦的岗位,职工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疲倦和懈怠。常山集团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了一套特色劳模培训体系,引导职工自觉“赶、学、比、帮、超”,劳动模范辈出,将工匠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

  为传承劳模精神,常山集团党群部门收集大量历史资料,编辑整理纺织行业全国劳模先进事迹,通过宣传全国劳模的故事,激发职工争当劳模的热情。公司先后编辑了全国劳模郝建秀、赵梦桃、仇锁贵、杨琍瑛等人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精神渗入到职工们的生产生活中。在这些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常山集团也涌现出多个全国劳模及省级劳模,全国劳模、常山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挡车工杨普,全国劳模、常山恒盛动力车间主任葛文军,河北省劳模、常山恒新后纺车间主任魏倍倍等获得突出成绩的纺织工匠,公司都会将他们的事迹编辑成册,纳入到干部学习、党课教育和员工培训等经常性宣讲活动中。

  好的氛围在培养劳模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在长年累月的熏陶下,车间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80后”的挡车工刘冬在同车间杨普事迹的感染下奋起直追。她爱岗敬业,工作富有激情,无梭织机挡车别人看9台车,她看18台车,最多时能看21台车,工作量是一个正常挡车工的两倍,今年她获得了“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这除了得益于刘冬个人的努力,公司经常性地讲好劳模故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开展丰富活动增进思想认同

  培育劳模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在工作中,常山集团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开展多种丰富活动,将学习劳模精神植根在每一位常山人的心中。在此方面,常山集团经常开展劳动竞赛,鼓励员工争先,并不断创新竞赛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争做最佳员工、金牌工人、杰出青年、常山好师徒、常山“星”青年等活动,分层次激发员工人人立足岗位争先进位。特别是坚持每年开展的职工职业技术大比武,成为广大员工展示技能的“奥林匹克”。每年公司都会把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佼佼者评为金牌工人,更为优异者授予最佳员工称号,给予金牌工人2000元和国内游的奖励,同时给与最佳员工6000元加出国游,大大激发了员工争当劳模积极性。

  不仅如此,常山集团积极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近年来,常山集团开展了忠诚企业、发扬团队精神、增强执行力三项教育活动,同时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与常山共奋进”征文比赛和各类劳模事迹演讲比赛,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宣扬了劳模精神的正能量,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加强劳模管理巩固培育成果

  劳动模范培育成才后,如何做好后续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劳模作用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常山集团先后建立了6个不同层次的劳模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作用,让劳模真正成为企业中闪烁的“恒星”,巩固了劳模培育成果。(摘自中国纺织报)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