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森合纤的工人在进行纱线升头准备工作。
“闽中明珠”尤溪素有“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混纺纱名城”“省级纺织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美誉,纺织产业是这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纺织产业链也是该县第一条百亿特色产业链。
近年来,尤溪纺织行业向数字转型、提质创新方向不断发展,已初步形成“纺纱-织造-染整-涂层(制革)”的特色革基布产业链,同时正全力打造“锦纶长丝-织造(经纬编、花编)-染整-服装”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年,尤溪县共有纺织厂96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厂57家,产值超百亿元。去年,尤溪印染革基布产能达1.7亿米、针织面料5万吨;纺纱生产能力突破150万锭;锦纶长丝产能突破13.5万吨,产能位列全国第五。
垂直一体化 “一根丝”变“一件衣”
从“一根丝”到“一件衣”,需要多少企业、车间分工协作?福建六融工业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只用一条生产线。
4月8日,在位于尤溪县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集中区的福建六融工业有限公司的成衣孵化器车间内,10条全自动吊挂线上挂满服装裁片,员工接力完成缝制,最终制作成成衣。防晒衣、瑜伽服、户外速干衣裤……一件件精品成衣源源不断制造完成,准备销往全球各地。
“我们的垂直一体化智能工厂是全球针织化纤类项目的首次尝试,可在单一工厂内实现从锦纶纺纱至时尚运动成衣的连续生产。”六融工业总裁陈京伟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够节省生产周期,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所谓“垂直一体化”,指的是在单一厂便可实现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印花、成衣6道产业链闭环生产。六融工业的成衣孵化器车间在2023年9月建成投产,占地1万平方米,年产400万件标准成衣,目前已和国内外多家一线品牌客户展开深度合作。
“建设孵化器不仅是为生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提前培养人才。”陈京伟说,成衣工人需要比较长的培训期,一边招工、一边生产、一边培训,能够为正在建设的1期项目培养成熟的工人,制定完善的生产流程,以便1期项目建成后可以马上投产。
目前,六融工业1期面料板块项目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3季度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成衣超1500万件。“2期、3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5万吨锦纶纤维、1.5万吨高级印花面料、6000万件泳装、4000万件运动服与高尔夫球衣,年产值超50亿元。”陈京伟说。
生产数字化 织造变“智造”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千人纱、万人布”的热闹场面,一度是纺织业的真实写照。在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近2万平方米的加弹车间内,仅有几名工人。一排排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车间内一块100寸的智慧大屏上,生产现场的各类数据不断跳动。
“这块智慧大屏可以记录后纺设备的位置分布、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快速掌握产线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突发问题。”鑫森合纤副总裁谭延坤说,去年6月,鑫森合纤和中国联通福建省分公司联合打造“5G智慧工厂”项目,并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
“之前,车间虽自动化水平较高,但生产过程依然是单机数据操作,出现整体管理效率不高,过程管理缺失,生产质量、管理、效率等数据难以统计等问题。”谭延坤说,“5G智慧工厂”的运用,完成对车间的数智化改造。眼下,订单、生产、设备、管理等各方面都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和运转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的运用为企业的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去年9月,鑫森合纤自主研发的“多孔超细旦锦纶弹力丝”产品获得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多孔超细旦锦纶弹力丝,比普通锦纶民用长丝更细、更轻、更柔软,具有轻薄透气、高柔韧性和高吸水性等特性。而在传统制作工艺上,这一材料容易产生断头、毛丝、网络不匀、纤维抱合差、染色不匀等问题。如今,在“5G智慧工厂”内,数控设备可以通过远程全自动化控制螺杆压力、温度湿度、侧吹冷却、上油集束、假捻牵伸等工序,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5G智慧工厂’还可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涂层飘尘技术添加纳米银离子,或通过超临界萃取驱蚊植物技术制造抗菌纤维和驱蚊纤维,对细菌、真菌、滴虫、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谭延坤介绍道。
在尤溪县工信局了解到,近年来,尤溪县注重纺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引领,去年共培育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发展绿色化 废弃塑料变潮流时装
在尤溪,1个废弃塑料瓶也能经过改造变身服装原料。
9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建尤溪华扬纤纺科技有限公司,只见码放整齐的塑料瓶经过清洗、分类、筛选、破碎,变成PET瓶片,再经干燥、融化、拉丝等环节,再生环保涤纶短纤维就生成了。
“利用废弃塑料瓶作为生产原料的纺织厂有很多,但我们是全国首家完整做到‘废料回收-再生纤维-纱线’全链条生产的企业。”华扬纤纺董事长郑尊荣说,不仅如此,公司在污水处理上的花费也占到总投资的1/5。
除华扬纤纺,尤溪的许多纺织厂都在往绿色化发展方向努力。
福建东方鑫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优化工艺流程,采用新型的纺纱工艺,减少了生产环节中的能源消耗,同时降低噪声污染。六融工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极大减少包装损耗、运输成本及平衡车间的能耗。“锦纶丝的出厂需要静置48~72小时,经过传统运输后需要二次静置同等时间。如今一体化生产能够省去重复环节,促进车间面积缩减及空调能耗降低。”陈京伟说。
尤溪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阮仁宇表示,尤溪纺织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通过各项政策优惠鼓励企业“退城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将纺织过程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染整环节引入城南工业集中区内集中进行,建立统一的污水排放区,并由园区内的富瑞热电统一供气供热,让整条产业链更加节能、环保、安全。
“目前,我们正逐步引入光伏项目,利用厂房屋顶资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供应的绿色转型。”阮仁宇说。
截至2025年初,园区内13家规上企业已有4家获得绿色工厂称号,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含国家级)。“预计到2027年,我们可以再培育5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力争其中3家达到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推动园区内企业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阮仁宇说。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