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专稿】2013年,是中国纺织业“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中国纺织业进入深度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一年既是考验纺织业的一年,2012年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尚未远去,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棉花巨大的国内外价差仍重压产品成本;同时也是纺织业进步提升的一年,尽管发展环境并不如意,然而行业锐意进取,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升级,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大力研发非棉纤维新产品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实施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发展却好于我们的预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行业的平稳发展。
2013年,棉花内外价差巨大的问题依然是影响全行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棉价差”问题并未通过市场调节得到有效缓解。全年纺织业国内外棉价差保持在4000-6000元/吨,额外给棉纺织企业增加沉重的成本负担与盈利压力,导致经营性亏损比率加大,限(产)、关(机)、停(产)、转(行)现象增多。中低端棉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下降,不少国际贸易订单因国内原料成本偏高而流向东南亚等地区,低中支纯棉纱、布进口数量进一步扩大,挤占国内纱、布的市场份额。诸多小微棉纺织企业因订单不足而难以为继,不得不停机歇业或转行,也有部分小微棉纺织企业为留住工人、不停机和分摊成本,不得不无利经营。而国内非市场化运作的棉花收、抛储价格双轨制“政策棉市”的棉花供应体系,也增加棉纺织企业按需、按质、按量、按时采购适用皮棉的难度。
在这一年里,纺织业不仅处于金融危机以来外需持续不振的困境中,也面临着内需增速明显放缓的困难[2013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按年增长9.5%,增速较上年下滑0.8个百分点(2012年按年增长10.3%)。]。但尽管困难重重,纺织业迎难而上,坚持结构调整和自我创新,2013年仍实现平稳发展,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扣除异常值及上年基数影响因素外,主要经济指标均平稳增长。1-11月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5.6%和0.7%,增速同比回落6.4个、5.3个和5.7个百分点。出口增长总体平稳。1-11月份,纺织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6.3%、8.5%和6.1%,10月份和11月份增长5.9%和8.1%。企业效益改善。1-10月份,纺织业实现利润2439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加快16.2个和1.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83%,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4.9%,较上年同期略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4.38%,同比缩小0.2个百分点。
2013年在国际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欧盟、日本等传统纺织品市场需求萎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遇阻;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飙升,环保压力增大,及内外棉花价差巨大等国内外的双重经济压力下,花纱布市场同样是受困于内需不足、外单有限的平淡窘况,总体呈现交易清淡滞涩,行情跌宕起伏,纱布库存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的疲弱难振的弱势运行走势。统计数据显示,外棉价格震荡起伏,大幅上涨,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2013年涨幅8.12%;ICE棉期价格2013年涨幅13%,为2010年来首次攀升;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全年涨幅10.28%。国内棉价在新棉收储价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价的“权衡”下,区间内“平稳”的弱势运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全年涨幅仅1.73%。棉型短纤价格走势疲软,先扬后抑,大幅下跌,涤纶短纤价格全年降幅12.33%;粘胶短纤价格全年降幅11.27%。纱、布售价也是在销势平淡中弱势运行,全年累计小幅下降的疲弱走势。(参见表一、表二)
表一 2013年纺织原料与纱、布价格运行统计表 单位:元/吨、美分/磅、元/米 |
品种 项目 |
2012.12.31.价位 |
2013.12.31.价位 |
涨跌总量 |
±幅度(%) |
原料 |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 |
19201 |
19534 |
333 |
1.73 |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 |
82.96 |
89.70 |
6.74 |
8.12 |
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 |
85.41 |
94.19 |
8.78 |
10.28 |
涤纶短纤 |
11270 |
9880 |
-1390 |
-12.33 |
粘胶短纤 |
13750 |
12200 |
-1550 |
-11.27 |
纱线 |
C32S |
25780 |
25575 |
-205 |
-0.80 |
T65/C35 45S |
20915 |
20850 |
-65 |
-0.31 |
T32S |
14700 |
14150 |
-550 |
-3.74 |
R30S |
18070 |
17150 |
-920 |
-5.09 |
坯布 |
C 32x32 130x70 47" 斜纹 |
6.42 |
6.39 |
-0.03 |
-0.47 |
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 |
8.97 |
8.92 |
-0.05 |
-0.56 |
R 30x30 68x68 63" 平布 |
4.87 |
4.58 |
-0.29 |
-5.95 |
T65/C35 45x45 110x76 63" 涤细 |
5.02 |
4.94 |
-0.08 |
-1.59 |
备注:纱线和坯布只选取与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有关的代表品种,以作参考。 |
一、2013年棉花行情综述
2013年国内棉花市场在下游纺织消费需求低迷不振(就连传统纺织旺季的“金九银十”都难有起色),进口纯棉纱线冲击严重所致的用棉量明显下降的疲弱行情中,在国家新棉收储与国储棉抛售竞卖并行的政策“主导”之下畸形运行的“政策棉市”氛围中,虽运行“平稳”,但却交易清淡,而国储棉库存棉满为患,抛储棉质量差、等级不符,内外棉价差巨大等问题也饱受诟病。而2013年棉花新标准实施,由原来的品级改为颜色级,应是在棉花行业及其产业链中具有开启未来、接轨世界经济的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举措。
纵观全年,国内、外棉价走势并不相同。由于国内新棉收储与国储棉抛售竞卖双轨并行的“政策棉市”的“权衡”,国内棉价一直是在新棉收储价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价之间的区间内盘整运行。棉花销售唯有新棉交储这一唯一的渠道;棉花采购则主要是以国储棉抛售竞卖为主,辅以配额限制下的购买进口棉和购买新疆棉以补充高等级适用棉花的需求。有所不同的是现货市场交易清淡,有价无市,现货棉价在“政策棉市”的“权衡”下运行“平稳”,已不能真实的反映棉花的市场价值。电子盘交易由于高等级棉花资源缺乏,仓单生成困难,亦是逼仓危机如影随形的清淡行情,加之政府严重控盘,投机资金撤离,产业投资者也无法进行套保,已难以发挥其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基本功能,其中郑棉期货棉价因受到纽约棉期行情的联动影响虽时有波动,但全年多数时间的实际波动幅度未超过500点,成交也大幅萎缩,难以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电子撮合棉价因其兼具现货和期货双重功能的特性,也曾试图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反映棉花的真实价值,但终归还是难以超越“政策棉市”的“权衡”区间,只能碌碌无为。
从2013年国、内外棉花价格走势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外棉价格的走势曲线震荡起伏,犬牙交错,峰谷明显,大起大落。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从2012年末的82.96美分/磅上涨至2013年末的89.70美分/磅,全年大幅上涨6.74美分/磅,涨幅8.12%。而国内棉价的运行轨迹则要平滑的多,除10月8日在国内棉花新标准下,“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由“CCindex328”更改为“CCindex3128B”时,有一个陡起的价格差外,基本是一条丘陵形的平滑曲线。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从2012年末的19201元/吨上涨至2013年末的19534元/吨,全年小幅上涨333元/吨,涨幅1.73%。我国进口棉花的价格走势基本与外棉的走势相似。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从2012年末的85.41美分/磅上涨至2013年末的94.19美分/磅,全年大幅上涨8.78美分/磅,涨幅10.28%。[参见:表一、表二、2013年CotlookA(FE)价格走势图与2013年CCindex328/3128B价格走势图。]
2013年棉花平均价格涨跌统计表 单位:元/吨、美分/磅 |
品种 项目 |
2012年平均价格 |
2013年平均价格 |
涨跌总量(±) |
±幅度(%) |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 |
19099 |
19506 |
407 |
2.13 |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 |
89.18 |
90.4 |
1.22 |
1.37 |
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 |
92.29 |
93.98 |
1.69 |
1.83 |
备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与新标准的CCIndex3128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CCIndex328约对应于CCIndex4128B;CCIndex329约对应于CCIndex3128B,故表中平均价格的数据仅能作为参考。 |
2013年棉花平均价格与2012年相比:国内棉花整体购销清淡、价格稳弱小升,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全年均价19506元/吨,同比上涨407元/吨,涨幅2.13%。外棉棉价震荡起伏,稳中略涨,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全年均价90.40美分/磅,同比上涨1.22美分/磅,涨幅1.37%。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全年均价93.98美分/磅,同比上涨1.69美分/磅,涨幅1.83%。(参见上表:2013年棉花平均价格涨跌统计表)
表二 2013年月度纺织原料价格涨、跌幅度一览表 单位:元/吨、美分/磅 |
月度升涨量 项目 |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 |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 |
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 |
涤纶短纤 |
粘胶短纤 |
1月 |
月涨跌总量 |
70 |
7.10 |
5.36 |
340 |
700 |
±幅度(%) |
0.36 |
8.92 |
6.28 |
3.02 |
5.09 |
2月 |
月涨跌总量 |
54 |
0.15 |
3.02 |
-160 |
550 |
±幅度(%) |
0.28 |
0.17 |
3.33 |
-1.38 |
3.81 |
3月 |
月涨跌总量 |
50 |
4.30 |
4.16 |
-1370 |
-1150 |
±幅度(%) |
0.26 |
4.75 |
4.44 |
-11.97 |
-7.67 |
4月 |
月涨跌总量 |
-13 |
-1.60 |
-3.75 |
100 |
-200 |
±幅度(%) |
-0.07 |
-1.69 |
-3.83 |
0.99 |
-1.44 |
5月 |
月涨跌总量 |
-26 |
-3.80 |
-1.39 |
-70 |
-440 |
±幅度(%) |
-0.13 |
-4.08 |
-1.48 |
-0.69 |
-3.22 |
6月 |
月涨跌总量 |
-36 |
1.90 |
2.50 |
-110 |
140 |
±幅度(%) |
-0.19 |
2.13 |
2.69 |
-1.09 |
1.06 |
7月 |
月涨跌总量 |
-78 |
1.20 |
1.32 |
180 |
-50 |
±幅度(%) |
-0.40 |
1.31 |
1.38 |
1.80 |
-0.37 |
8月 |
月涨跌总量 |
-67 |
-3.35 |
-1.49 |
150 |
-170 |
±幅度(%) |
-0.35 |
-3.62 |
-1.54 |
1.47 |
-1.28 |
9月 |
月涨跌总量 |
3 |
3.50 |
3.34 |
-350 |
-350 |
±幅度(%) |
0.02 |
3.93 |
3.51 |
-3.39 |
-2.67 |
10月 |
月涨跌总量 |
493 |
-7.25 |
-8.24 |
-180 |
-80 |
±幅度(%) |
2.57 |
-7.83 |
-8.37 |
-1.80 |
-0.63 |
11月 |
月涨跌总量 |
-48 |
-0.50 |
-1.39 |
-45 |
0 |
±幅度(%) |
-0.24 |
-0.59 |
-1.54 |
-0.46 |
0 |
12月 |
月涨跌总量 |
-69 |
4.80 |
5.34 |
125 |
-500 |
±幅度(%) |
-0.35 |
5.65 |
6.01 |
1.28 |
-3.94 |
全年 |
年涨跌总量 |
333 |
6.74 |
8.78 |
-1390 |
-1550 |
±幅度(%) |
1.73 |
8.12 |
10.28 |
-12.33 |
-11.27 |
1、棉花价格运行走势简析
2013年国内棉价总体上是“上涨——下降——上涨——下降”的M型走势。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是窄幅盘整,轨迹平滑,丘陵式的运行曲线,走势缓和平稳。而外棉棉价总体上是“上涨——盘整——下降”的“三步曲”走势,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是宽幅震荡,峰谷明显,犬牙交错式的运行曲线,走势跌宕起伏。[参见:2013年CCindex328/3128B价格走势图与2013年CotlookA(FE)价格走势图。]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自元月4日上班始的19207元/吨,至4月12日的19387元/吨,是盘整上涨的上行走势,累计上涨180元/吨,涨幅0.94%。此轮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国家在年初宣布本年度以20400元/吨继续敞开收储新棉;同时,由于上年度新棉收储数量超过600万吨,造成郑棉期货市场仓单数量很少,近月合约走出软逼仓行情。自4月15日的19385元/吨至9月13日的本月最低价位19137元/吨,是盘整下降的下行走势,累计下降250元/吨,降幅1.29%,盖因市场缺乏消息面刺激,等待新年度棉花政策明朗所致。自9月16日的19142元/吨,至11月13日的本月最高价位19735元/吨,是盘整上涨的上行走势,累计上涨598元/吨,涨幅3.12%,是因新棉收储20400元/吨高价格的拉动和国储棉抛售竞卖尚未开始,棉纺织企业有小量购棉的支撑。自11月14日的19728元/吨至12月31日的19534元/吨,是盘整下降的下行走势,累计下降201元/吨,降幅1.02%,主要是由国储棉抛售竞卖低基准价格和国家在2014/15年度不再继续收储新棉消息逐步明朗的压抑所致。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自元月2日开市始的83.35美分/磅至3月18日的本月最高价位98.85美分/磅,是单边急剧盘涨的上扬走势,累计超大幅上涨15.90美分/磅,涨幅19.17美分/磅,期间的元月10日曾盘降至本月的最低价位83.10美分/磅,此轮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美棉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同时美棉出口数据较好的拉动。自3月19日的97.45美分/磅至8月19日的97.35美分/磅,是宽幅震荡的盘整走势,累计小幅下降1.50美分/磅,降幅1.52%,因市场缺乏消息面刺激,只能频频炒作天气、棉花产量与库存、棉花消费量、经济数据等因素所致。自8月20日的97.15美分/磅至12月31日的89.70美分/磅,是震荡盘降的下行走势,累计大幅下降7.65美分/磅,降幅7.86%,主要还是中国国储棉抛售竞卖抑制外棉进口数量的打压所致;期间的11月25日,曾下降到年初行情上涨起点的83.75美分/磅的低价位,此后又在美棉出口数据利好的拉动下攀升至年末的89.70美分/磅。可以看出,全年外棉呈现上冲失败又重新寻底的宽幅震荡走势。
2、新棉收储的是是非非,国储棉抛售竞卖的磕磕绊绊
回顾2013年的花纱布市场行情,国内外棉花巨大的价差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这又跟我国的新棉收储政策息息相关,且又直接关乎到棉花、棉型短纤等纺织原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比例,也直接左右着纱线、坯布、面料、服饰等一系列纺织半成品和成品的售价与消费量。
2013年,中国新棉收储仍规模空前,截至12月31日已累计收储4849940吨,收储量达到纪录高位,既稳定国内棉花市场,同时也托起全球棉价的底部。
2011/12棉花年度,国家首次启动“不限量”新棉收储(2011年9月1日实施,9月8日启动,10月8日开张。),以19800元/吨的收储价格共收储325万吨,占当年国内棉花产量的40%以上;2012/13棉花年度启动第二轮新棉临时收储(2012年9月1日实施,9月10日启动,9月13日开张。),以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收储价格要高出当时的现货棉价1000元/吨以上,拉高国内棉价。)共收储651万吨,占当年国内棉花总产量的90%;2013/14棉花年度以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启动第三轮新棉临时收储(2013年9月1日实施,9月9日启动,9月18日开张。),截至2013年末,收储量已达到485万吨,占到2013/14棉花年度预期产量的60%以上。新棉收储的启动标志着国内棉花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收储时代”,导致国内棉市呈现出在新棉交储这唯一的热络销路上,唯有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经营”棉花的“政策棉市”的“畸形”营销模式。
唯有“新棉交储”一条热络销路的“政策棉市”,加之期间同时进行的国储棉抛售竞卖,这种“边收边抛”的政策性双向营销运作,必然出现棉价二元“双轨制”运行的“畸形”行情,即新棉交储独立于棉花市场流通价格的“高价热络轨道”和现货销售的“低价冷淡轨道”(国储棉抛售竞卖和现货棉花销售的互相制约,使得这二者的交易价格相差无几,基本运行于同一价位上。)。而由于新棉收储几乎吸纳当年收获的全部高品质棉花,导致期货市场仓单生成困难,交易冷淡,失去期货市场的运作功能,且逼仓隐忧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同时也出现棉花“买难卖难”两难并存的状况,即一边是棉纺织企业买不到适用的“价廉质优”的高品级皮棉的“买棉难”,一边是棉花加工企业因库容紧张所致的新棉交储的“卖棉难”。棉花的“买难卖难”既是在国内特殊的“政策棉市”上棉价二元“双轨运行”的必然现象,也是历年棉花市场上罕见的奇特“行情”。
按照目前进度,至2014年3月底,本年度收储总量将再度达到600万吨以上。这样,连续三个棉花年度累计收储的棉花总量将会超过1500万吨,甚或达到1600万吨,力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我国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新棉收储,使得国内库存特别是国储棉库存大幅增长,中国棉花的期末库存从2010/11棉花年度的230.9万吨到2013/14年度预计将会增加到1247.8万吨,其中国储棉的库存预计将达到1100万吨左右。国储棉三年时间大约囤积1000万吨的库存,而这三年全球棉花库存增加的数量也正好是1000万吨。可以说我国的新棉收储是在将全世界过剩的棉花都收进国储。
2011年3月美棉期货价格在210美分/磅左右,2012/13年度美棉期货价格始终在70-90美分/磅之间波动,美棉这个价格水平对应滑准税下的棉花进口完税价格在14300-16400元/吨,远低于新棉收储20400元/吨的托市收购价格。我国政府连续三年的收储政策,实际上是在以一国之力给全球棉花市场“托底”。
新棉临时收储是柄双刃剑。从收储效果看,其的确起到保护棉农的植棉利益,也“托底”棉市“稳定”国内棉花市场行情,但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托底”的棉价高于国际棉价,人为造成中国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的反向运行,意外高涨,导致国内外棉花巨大的价格差。年末,国内现货棉价19500元/吨,国际现货棉价按1%关税或滑准税折算,在14000-15000元/吨,两者价差高达4500-5500元/吨(进口中低支纯棉纱的价格甚至与国内棉花的价格相差无几)。棉纺织企业棉花成本居高不下,而要进口棉花又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这就严重削弱国内棉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带来低端棉纺织产品订单流失,低中支纯棉纱、布进口量持续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虽说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逼迫”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压缩落后产能,符合国家大的战略调整目标,但在被动无奈的“应对”之时,却也付出昂贵的代价。另外,在国际棉花市场上,新棉临时收储也让中国政府“掌握”棉花的定价权,美盘的影响已退居其次,然而我们却在高价收购、库存维护、低价抛售、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高企和出口受阻等棉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支付昂贵的“学费”。
首先,国家收储后维持庞大的国储棉花库存不但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其次,不断累积的国储棉花库存也给仓储及国储棉花保管带来巨大的压力,例如2013年中储棉某仓库失火,一次就损失几万吨棉花。国家的新棉收储实际上只是抬高国内的棉花价格,并不能抬高国际棉花价格。国内外棉价差的拉大,导致棉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国际、国内的市场营销面临极大困难。高价收储、低价抛储,需要国家财政拿出巨额资金来补贴棉花,财政压力巨大。大量的新棉收储和国储棉抛售扭曲棉花市场的定价机制,棉花价格又回到计划体制下的“管控”状态,造成资源配置的失衡,损失巨大。2013年以来,整个收储体系都遭到多方的质疑和指责。因而业内人士频频呼吁:“国家需要尽快着手改变目前棉花流通体制上扭曲的运作现状,棉花的生产和流通应该做到市场化运行,而不是靠收储和进口配额来调节。”三年的实践证明,新棉收储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初衷,同时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期来看这一政策难以持续。因而2013年新一届政府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确定2014/15棉花年度新棉临时收储政策不再实行,将首先在新疆试行棉花直补的政策。
棉花从不限量收储改为试行直补,彻底撤掉中国和世界棉花的政策性“托底”支撑,棉花价格的底部将更多的由市场机制来自行决定和调控,不再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的一个价格来“管控”;另外,政府对棉农实施直补,将会降低棉农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国内棉花价格下行回归。由此可以缩小目前国内外棉花价格巨大的价差,向国际棉价靠拢,实现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尽快接轨,从而减轻棉纺织行业原料成本高企的压力,提高棉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让国内棉纺织企业重新站到与全球棉纺织企业平等竞争的同一起点上,实现市场的自由回归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有利于促进纺织业的创新发展,加快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型的步伐。而在国家明确不再实行政策性收储后,棉农也可能选择改种其他农作物,减少国内的棉花供应,促进国内棉花去库存的进度。
棉花直补虽是棉花产业改革的最终目标,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下,未来两三年甚或更长一点的过渡期内,国家会在直补试点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配套措施来逐步完善和推广,棉花调控将由目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控”措施,逐步过渡到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
对于涉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而言,在国家棉花调控政策大调整实施的初期和过渡期,应该尽快、适时的做好各项预期和应变准备工作。做为棉花加工企业而言,在国家不再收储,棉花的销售渠道重新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收购、加工、销售和库存等环节的风险管理。在市场机制调控下的市场化运作中,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作用将会更加重要,要善于利用期货交易来规避风险。做为棉花进口营销企业而言,棉花进口配额的价格不会再持续高企,且随着国内外棉花价差的缩小,配额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进口棉花的价格优势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应特别注意对手中配额的风险管理。做为棉纺织企业而言,则应注意国内外棉花价格接轨,可能随之而来的棉花和棉纱、坯布价格下跌的冲击,需要适时恰如其分的做好库存棉花、棉纱、坯布的消减和保值工作。
2014年棉花政策改革试行直补的同时,另一首当其冲的主题则是缩小内外棉价差,并去库存。如果政府退出市场,可以放开进口(增发配额),让低价进口棉进入国内,实现内外棉价差缩小;另外也可以通过国储棉抛售竞卖增加国内供应,降低国内棉价,实现国内外棉价差缩小。但财政部在2013年12月16日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并调整滑准税计税公式。调整后,按当前市场的普遍报价,进口棉成本将比之前提高200-450元/吨。由此可以推断,由于储备棉库存庞大,国家消减储备棉库存的压力相当大,如果在消减储备棉库存的同时增加进口,则目的难以达到。因此,通过国储棉抛售竞卖增加国内供应,降低国内棉价来缩小国内外棉价差的方式则较稳妥,且更具可操作性。
据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公布的数据,截止到1月22日[因春节(31日初一)放假,国储棉抛售竞卖23日暂停。],储备棉投放累计上市总量1061227.7104吨,累计成交总量403951.1384吨,成交比例38.06%。其中,国产棉累计上市992298.8485吨,累计成交335758.7805吨,成交比例33.84%。可以看出,成交率低于40%,表明棉纺织企业拍储热情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临近年末,纱布销售不畅、回款缓慢、产成品库存上升,导致资金紧张。为缓解资金压力,停工放假现象较普遍,企业降低原料库存实乃无奈之举。二是经过前段时间的拍储,加之陆续通关到厂的进口棉,大部分棉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已上升到25-50天,棉花库存相对还是比较宽裕的,完全可以满足春节前后生产配棉的需要。三是抛售的国储棉品质较差,根本无法满足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战略的需求。也就是说,棉纺织企业希望能多抛售品质较好、品级较高、价格降低的棉花。看来,国储棉抛售竞卖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并不顺畅,这对于下一步如何配合棉花直补的试行,加快释放消减巨大的储备棉花库存,无疑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将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从全球看,据美国农业部(USDA)2013年12月9日发布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报告,2013/14年度全球棉花仍是供大于求,全球棉花期末库存2099.1万吨,达到几十年来高位,中国的期末库存1247.8万吨(2010/11棉花年度230.9万吨),据此计算我国则占到全球棉花期末库存的59.44%。这主要是因我国连续三年实施的“不限量”新棉收储所致。由于本年度我国继续收储,全球棉花库存向我国集中的趋势延续。据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13/14年度,我国的储备棉花库存将超过1100万吨,将占全球棉花库存的52.40%,在国内形成一个“堰塞湖”。这个棉花库存如要减少到合理水平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以2013/14年度期末库存2099.1万吨的水平估算,如果消减到历史上正常的1200万-1400万吨水平左右,需要从2014/15年度开始持续3-4年每年削减库存200万吨以上。这就意味着未来3-4年内全球棉花供应都在2200万吨左右,较目前水平减少10%左右。从这一点来看,全球棉花去库存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而我国要消减目前1100万吨的储备棉花库存,恐怕3-4年的时间并不一定能够完成,这对于涉棉企业来说无疑将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我国1100万吨这个庞大的储备棉花库存,无论何时抛售都将给世界棉花价格带来巨大的供应压力。
2014年之后,中国政府如何释放消减巨大的储备棉花库存,将是左右全球棉价走向的最关键因素。2012年9月,政府曾启动第一轮抛储;2013年1月,又启动第二轮抛储,且持续到7月底;目前正与新棉收储并行的自11月28日启动的第三轮抛储,将常态化运行至2014年的8月31日,时间长、力度大。在2014年3月底之前,国家为防止“转圈棉”,抛储投放量较少,但在3月底收储结束后,保护棉农的工作完成,将考虑纺织工业需求,预期会加大投放量,甚至降低抛储价。从政策动向看,未来几年我国政府会持续“去库存”,巨大的储备棉花库存将长期压制棉价上方空间。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有可能成全球棉花库存由增转降的拐点,2014年全年棉花价格的运行将会是以下跌为主基调的疲弱走势。
当前棉纺织企业的现状是低原料储备、高成品库存,购棉“随用随买、小批勤进”,在下游需求没有改观,棉花价格没有形成趋势性上涨前,棉纺织企业大量采购棉花补充库存的意愿几乎为零。这显示棉纺织企业对原料的需求有限,花纱布市场整体低迷格局并没有改变的现实。
目前国际棉花市场的基本态势,应是全球棉价(以美棉为例)也主要是受到中国新棉收储的支撑,才能相对稳定的维持在目前的价位上(从这个角度看,新棉临时收储政策也惠及全球棉农。)。其主要体现在:由于我国新棉收储的“托市”作用,使得中国棉价保持在高价位上,国内、外棉花才维持着巨大的价差。同时,由于新棉收储价格是所有棉花价格中的最高价,导致国内棉花加工企业的“经营”重心全在新棉交储上。全球棉花库存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库里。国内棉花现货市场资源短缺,交易清淡,棉纺织企业购棉的主要渠道只能是国储棉抛售竞卖,再就是少量进口棉配额的补充。
二、2013年棉型短纤行情综述
棉型短纤是化学纤维中替代棉花的最适宜纤维。即便是在人们的消费理念转向青睐天然纤维的今天,其在纺织原料消费中也多年占据着“半壁江山”的比重。而自2012年国内外棉价差巨大的情况发生后,为降低原料成本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棉纺织企业在常规产品中加大棉型短纤的使用比例,同时也加快对非棉新型纤维纱线、多组分复合纱线的研发。目前,随着棉花用量的减少,纺织业非棉纤维的使用量已超过棉花,使用比例已超过75%,棉型短纤原先与棉花相比的柔性需求正在转变为刚性需求。因此,棉型短纤行情就总是与棉花行情息息相关,一般是销售价格呈正相关,而销售数量呈负相关的联动关系,即销售价格同涨同降(棉型短纤价格随棉花价格而后动)、销售数量棉花升(降)短纤降(升)。2013年棉型短纤行情的走势,仍基本遵循着这一运行规律,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先扬后抑”震荡盘降的弱势运行轨迹相似。但价格走势却意外相悖,分道扬镳。这主要是因10月8日在国内棉花新标准下,“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由“CCindex328”更改为“CCindex3128B”时,并不是一对一相等的过渡,棉价有一个陡起的价格差,拉升年末的棉价所致。(参见:表一、表二、2013年CCindex328/3128B价格走势图、2013年涤纶短纤价格走势图与2013年粘胶短纤价格走势图)
1、涤纶短纤价格运行走势简析
2013年涤纶短纤价格的运行轨迹基本与棉花价格的运行轨迹相似,是“先扬后抑”的“小升——剧降——盘升——盘降”的全年震荡盘降的弱行“四部曲”走势,这从二者的“价格走势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但由于国内新棉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价格的支撑作用,及四季度国内棉花新标准CCindex3128B实施时,比老标准CCindex328的价格高,由新标准提升棉价,导致现货棉花价格累计小幅微升,而涤纶短纤价格累计大幅下降的相悖走势。这并不是二者实际价格的真正相悖,而是标准调整所致。统计数据显示,涤纶短纤价格全年累计大幅下降1390元/吨,降幅12.33%,现货棉花价格CCindex328/3128B全年累计小幅上涨333元/吨,涨幅1.73%。二者升、降幅度相差1057元/吨。
涤纶短纤价格在年初是跟随棉价连续盘升的走势,自元月4日上班后便上涨230元/吨的11500元/吨盘升至2月18日的11700元/吨并平稳运行3天,累计上涨430元/吨,涨幅3.82%,期间的元月8日曾升涨至2013年的最高价位11750元/吨。此后自2月21日的11670元/吨急剧下降至4月2日的9980元/吨,累计下降1720元/吨,降幅14.70%。自4月3日的10050元/吨盘整运行至8月15日的10370元/吨,累计上涨390元/吨,涨幅3.91%。自8月19日的10360元/吨盘降至年末的9880元/吨,累计下降490元/吨,降幅4.73%,期间的11月5日曾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9750元/吨。年末,涤纶短纤价格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低9654元/吨。(参见:表一、表二与2013年涤纶短纤价格走势图)
2、粘胶短纤价格运行走势简析
2013年粘胶短纤价格的走势基本与涤纶短纤价格的走势同步,也是“先扬后抑”的“小升——剧降——盘升——盘降”的全年震荡盘降的弱行“四部曲”走势,只不过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长有所不同而已。粘胶短纤价格全年累计大幅下降1550元/吨,降幅11.27%。
胶短纤价格在年初也是跟随棉价连续攀升的走势,自元月4日上班后便上涨50元/吨的13800元/吨盘升至2月21日的2013年的最高价位15000元/吨并平稳运行9天,累计上涨1250元/吨,涨幅9.09%。此后自3月6日的14980元/吨急剧下降至5月17日的13180元/吨,累计下降1820元/吨,降幅12.13%。自5月20日的13180元/吨盘整运行至7月16日的13425元/吨,并平稳运行3天,累计上涨245元/吨,涨幅1.86%。自7月19日的13420元/吨盘降至年末2013年的最低价位12200元/吨,累计下降1225元/吨,降幅9.12%。年末,粘胶短纤价格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3128B低7334元/吨。(参见:表一、表二与2013年粘胶短纤价格走势图)
三、2013年纱线、坯布行情综述
2013年纱布市场行情是在内需不足,外单有限,销势疲滞,外纱冲击,价格下降,维稳困难的窘迫环境中艰难运行的疲弱走势。纱线、坯布价格的运行基本上也是在棉花和棉型短纤等原料价格走势的“引领”之下,总体上“先扬后抑”,同进共退,累计大幅下降的弱势随行走势。也就是说主要是由原料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直接拉动或打压纱线、坯布价格的上涨或下降。而不是由原料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结合下游需求产品的热销或滞销来综合“权衡”纱线、坯布价格的上涨或下降。这反映的是在需求严重低迷的市场中,产大于销,销滞价弱,只能无奈的借助原料涨价的“拉动”来被动的“上调”售价的反常现象。其结果也可想而知,一定是难以被市场所接受。这也是今年的传统纺织旺季“金九银十”行情也一蹶不振,且圣诞、元旦、春节三节前的“节日旺市”亦未升温的缘由所在。这种由原料价格为主导的纱布行情,在下游纺织消费需求持续低迷迟滞的制约下,加之价格传导滞后,及棉纺织企业内部消化等因素的影响,运行轨迹不似棉花与棉型短纤价格那样跌宕起伏,而是波动幅度不大,运行轨迹比较平缓。而年初纱线、坯布价格的“上涨”走势,与新棉临时收储价格高企的拉动有关,并不是纱布市场行情好转的体现。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导致消费需求低迷迟滞,纺织品的消费需求亦难以独善其身,加之国内外巨大棉价差的压力,持续增加的进口棉纱、布的冲击(自2008年以来,我棉纱线进口额逐年上涨,2011年进口金额34.1亿美元,2012年49.6亿美元。2013年全国棉纱线进口总量达210万吨,是棉纱线出口总量的4倍,同比增长37.4%;进口金额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7.5%,占全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的25.3%;进口平均单价3.25美元/公斤,同比下降0.1%。),劳动力、能源等基本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及环保压力加大的制约,我国在棉纱、布等中低端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国外客户携单外流,严重冲击并挤占我国原有的国内、外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为自保,贸易壁垒岐严引发的贸易纠纷大幅增加,致使外贸订单急剧减少,尤其是“量大期长”的大订单、长订单比重下降,使得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愈加突出。由此所造成的棉纺织企业纱线、坯布库存累加,“去库存化”压力沉重,资金周转滞涩,经营性亏损比率加大,开工率降低(年末棉纺织企业平均开工率仅有85%左右)等问题,一直困扰并制约着棉纺织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小微型棉纺织企业的生产开工不足、限产关机、停业转行现象比去年更加严重。
表三 2013年月度纱线、坯布价格涨、跌幅度一览表 单位:元/吨、元/米 |
月度升涨量 项目 |
C32S |
T65/C35 45S |
T32S |
R30S |
C 32x32 130x70 47" 斜纹 |
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 |
R 30x30 68x68 63" 细布 |
T65/C35 45x45 110x76 63" 涤细 |
1月 |
月涨跌总量 |
95 |
90 |
490 |
555 |
-0.02 |
-0.02 |
0.05 |
0.03 |
±幅度(%) |
0.37 |
0.43 |
3.33 |
3.07 |
-0.31 |
-0.22 |
1.03 |
0.60 |
2月 |
月涨跌总量 |
75 |
20 |
10 |
825 |
0.06 |
0.01 |
0.10 |
0 |
±幅度(%) |
0.29 |
0.10 |
0.07 |
4.43 |
0.94 |
0.11 |
2.03 |
0 |
3月 |
月涨跌总量 |
20 |
-165 |
-1050 |
-1150 |
0.02 |
0.02 |
-0.10 |
-0.03 |
±幅度(%) |
0.08 |
-0.78 |
-6.91 |
-5.91 |
0.31 |
0.22 |
-1.99 |
-0.59 |
4月 |
月涨跌总量 |
-25 |
80 |
330 |
-110 |
-0.01 |
-0.03 |
-0.04 |
-0.02 |
±幅度(%) |
-0.10 |
0.38 |
2.33 |
-0.60 |
-0.15 |
-0.33 |
-0.81 |
-0.40 |
5月 |
月涨跌总量 |
-30 |
-20 |
-80 |
-300 |
-0.02 |
-0.03 |
-0.05 |
-0.02 |
±幅度(%) |
-0.12 |
-0.10 |
-0.55 |
-1.65 |
-0.31 |
-0.34 |
-1.02 |
-0.40 |
6月 |
月涨跌总量 |
-20 |
0 |
-10 |
100 |
-0.01 |
-0.06 |
0 |
-0.03 |
±幅度(%) |
-0.08 |
0 |
-0.07 |
0.56 |
-0.16 |
-0.67 |
0 |
-0.60 |
7月 |
月涨跌总量 |
-35 |
95 |
215 |
30 |
-0.02 |
-0.03 |
-0.01 |
0.02 |
±幅度(%) |
-0.14 |
0.45 |
1.49 |
0.17 |
-0.31 |
-0.33 |
-0.21 |
0.40 |
8月 |
月涨跌总量 |
-35 |
0 |
25 |
-80 |
-0.01 |
-0.02 |
-0.05 |
0 |
±幅度(%) |
-0.14 |
0 |
0.17 |
-0.44 |
-0.16 |
-0.22 |
-1.04 |
0 |
9月 |
月涨跌总量 |
-25 |
-90 |
-250 |
-310 |
-0.01 |
-0.01 |
-0.11 |
-0.02 |
±幅度(%) |
-0.10 |
-0.43 |
-1.71 |
-1.73 |
-0.16 |
-0.11 |
-2.31 |
-0.40 |
10月 |
月涨跌总量 |
35 |
-20 |
-145 |
-60 |
0.02 |
0.06 |
-0.05 |
-0.01 |
±幅度(%) |
0.14 |
-0.10 |
-1.01 |
-0.34 |
0.31 |
0.67 |
-1.07 |
-0.20 |
11月 |
月涨跌总量 |
-150 |
-25 |
-15 |
-120 |
-0.02 |
-0.05 |
-0.01 |
-0.01 |
±幅度(%) |
-0.58 |
-0.12 |
-0.11 |
-0.68 |
-0.31 |
-0.56 |
-0.22 |
-0.20 |
12月 |
月涨跌总量 |
-115 |
-30 |
-70 |
-300 |
-0.01 |
-0.03 |
-0.02 |
0.01 |
±幅度(%) |
-0.45 |
-0.14 |
-0.49 |
-1.72 |
-0.16 |
-0.34 |
-0.43 |
0.20 |
全年 |
年涨跌总量 |
-205 |
-65 |
-550 |
-920 |
-0.03 |
-0.05 |
-0.29 |
-0.08 |
±幅度(%) |
-0.80 |
-0.31 |
-3.74 |
-5.09 |
-0.47 |
0.56 |
-5.95 |
-1.59 |
备注:纱线和坯布只选取与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有关的代表品种,以作参考。 |
1、纱线价格运行走势简析
2013年纱线价格基本上都是“先扬后抑”,以小、微幅度平缓盘整波动,全年累计大幅下降的弱行走势,这与棉花和棉型短纤等原料价格“先扬后抑”的总体走势基本吻合,显示下游需求疲滞,只能由原料价格的升降来带动纱线价格升降的无奈行情的特点。代表品种C32S、T65/C3545S、T32S、R30S全年分别累计下降205元/吨、65元/吨、550元/吨、920元/吨,降幅分别0.80%、0.31%、3.74%、5.09%。(参见:表一、表三、2013年纱线价格走势图-1与-2)
纱线价格年初是在棉花价格的拉动下,连续攀升的走势,并升涨至2013年的最高价位,代表品种C32S、T65/C35 45S、T32S、R30S的最高价位分别25985元/吨(3月21日)、21075元/吨(1月08日)、15310元/吨(1月10日)、19470元/吨(3月01日)。此后便分别进入盘整下降的轨道,并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代表品种C32S、T65/C35 45S、T32S、R30S的最低价位分别25575元/吨(12月31日)、20850元/吨(12月30日)、14145元/吨(12月26日)、17150元/吨(12月30日)。年末,代表品种C32S、T65/C35 45S、T32S、R30S的售价分别运行在25575元/吨、20850元/吨、14150元/吨、17150元/吨的价位上。
2、坯布价格运行走势简析
2012年坯布价格基本上也都是“先扬后抑”,以小、微幅度平缓盘整波动,全年累计小幅下降的弱行走势。代表品种C 32x32 130x30 47" 斜纹、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R 30x30 68x68 63" 细布、T65/C35 45x45 110x76 63" 细布全年分别累计下降0.03元/米、0.05元/米、0.29元/米、0.08元/米,降幅分别0.47%、0.56%、5.95%、1.59%。(参见:表一、表三、2013年坯布价格走势图-1与-2)
坯布价格年初也是在棉花价格的拉动下,连续攀升的走势,并升涨至2013年的最高价位,代表品种C 32x32 130x30 47" 斜纹、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R 30x30 68x68 63" 细布、T65/C35 45x45 110x76 63" 细布的最高价位分别6.48元/米(3月21日)、8.98元/米(3月01日)、5.03元/米(3月01日)、5.06元/米(1月10日)。自此便分别进入盘整下降的轨道,并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代表品种C 32x32 130x30 47" 斜纹于12月20日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6.39元/米;代表品种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分别于5月31日和12月25日二次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8.92元/米;代表品种R 30x30 68x68 63" 细布于12月31日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4.58元/米;代表品种T65/C35 45x45 110x76 63" 细布于11月11日下降至2013年的最低价位4.93元/米。年末,代表品种C 32x32 130x30 47" 斜纹、JC 40x40 133x72 63" 府绸、R 30x30 68x68 63" 细布、T65/C35 45x45 110x76 63" 细布的售价分别运行在6.39元/米、8.92元/米、4.58元/米、4.94元/米的价位上。
四、小结
2013年,国际上政治形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的复苏未如想象般迅速,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调整和制造业的加速回流,中日经济贸易的“钓鱼岛”风险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遇阻等一系列艰险的冲击,促使我们加快政治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的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进程,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达到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预期目标。纺织工业同样经受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幅萎缩,外需不足,出口受阻,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生产要素价格高企,棉花价格过高且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和考验,但在中央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下,革故鼎新、攻坚克难、拼搏奋斗、闯关避险,较好的完成“十二五”第3年的各项任务。同时也通过行业内的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品牌建设、两化融合、转变经营模式等改革,行业发展由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迈出关键步伐,速度和效益也都取得小幅稳定增长的平稳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自身抵御风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非经过不知难,事经比较知不易”,2013年的磨难和经历,为2014年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一年。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和突发事件依然存在。面对复杂形势,虽有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带来的利好因素的支持,但纺织业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比如环境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综合成本上升压力突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承压负重感不会骤然消退;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仍难以立即祛除等。改革就是激浊扬清的过程。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性投资消化期的纺织工业,一定要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积极应对新的考验,扎实推进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型的一系列工作。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这将有力的促进纺织服装产品的内需消费。今年随着各项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调控政策的效果显现,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内需市场消费能力逐步提高等,都将有助于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预测,2014年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还将有望是1个平稳发展年。未来中国纺织业的规模扩张将明显放缓,以少人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产业升级进度正在加快实施。
才过小龙年又催千里马,曾经大风浪更上一层楼。谨祝纺织界同仁甲午马年事业通达,家和体健,万事如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