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锦桥视点>正文

纽期上扬走势强 纱布收官行情淡

        ——2013年12月花纱布市场运行态势述评

  【锦桥纺织网专稿】往年惯例,12月份有圣诞、元旦或加上春节(今年春节在1月末)等国内外传统节日带来的销售小“旺市”,服装服饰、家纺用品的集中消费亦会阶段性热销,并拉动纱、布增加销量,棉纺织企业也会预先采购棉花、棉型短纤等原料,补库备节,筹划来年及春节假期前后的生产安排。可是在今年“金九银十”旺季未旺,11月份淡季更淡的疲软低迷的市场行情中,12月份花纱布市场非但未能见到往年传统节日带来的销售小“旺市”出现,反而行情比11月份更显清淡,延续着销疲价弱的弱势盘整的疲软走势。
  为2013年收官的12月份国内棉花市场,仍呈收、抛储并行的“政策棉市”为主导的运行态势,总体行情仍是在新棉收储价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价的区间内弱势震荡盘整,交易清淡的“平稳”走势。棉花加工企业的唯一“销售”出路仍是新棉交储,只有少量不符合交储标准的皮棉流入市场,但因价高而少有交易;棉纺织企业的购棉渠道主要是国储棉抛售竞卖,辅以港口的进口棉和新疆棉以补充高等级棉花的需求。现货棉价在国储棉抛售竞卖价格的压迫下日日微幅盘整,先抑后扬,累计小幅下降,且清淡之中有交易。电子盘棉价在市场资源缺乏,仓单难以形成的态势下,走势震荡盘整,而尤以郑棉期货的跌宕幅度为大,且交易清淡,其中电子撮合棉价延续自己的独立行情,累计大幅止跌反弹,郑棉期货棉价在技术性盘整运行中大幅扩幅续降。而纽约期棉在近期美棉出口形势较好等利好的支持下,走势强健,延续上月涨势,全月在79-85美分/磅价位区间震荡盘整,累计大幅扩幅续涨;国际现货棉价亦是止跌反弹的上行走势。棉型短纤价格持续弱势运行,销势平淡,其中涤纶短纤价格在盘整运行中累计小幅止跌反弹,粘胶短纤价格维稳困难,走势疲软,累计大幅下跌。纱布行情疲软难振,销滞价弱,是主销冬季服饰、家纺面料产品,以散批小量零星走货为主的清淡走势。在内外棉价巨大价差和需求疲滞的压力下,加之进口棉纱、布的冲击,生产企业库存增加,开机减少,虽优惠促销亦难见起色。另新棉交储数量减少,进度渐慢,仍比去年迟缓。国储棉抛售竞卖热情不高,成交数量和比例难以提升,但投放的进口棉颇受棉纺织企业的青睐,成交比例仍居高位,几乎全部成交。(参见:表一、2013年12月份外棉价格走势图和2013年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走势图)

                                                  表一        201312月份纺织原料价格运行明细表                                             单位:美分/磅、元/
日期    项目 纽约棉期ICE1403 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 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 电子撮合MA1401 郑棉期货CF1401 涤纶短纤 粘胶短纤
11/29/2013 79.35 84.90 88.85 19603 18581 19725 9755 12700
12/02/2013 78.62 85.90 89.42 19557 18618 19780 9810 12700
12/31/2013 84.64 89.70 94.19 19534 19036 18840 9880 12200
涨、跌总量 5.29 4.80 5.34 -69 455 -885 125 -500
±幅度(%) 6.67 5.65 6.01 -0.35 2.45 -4.49 1.28 -3.94
上月涨跌量 0.96 -0.50 -1.39 -48 -801 -85 -45 0
上月±(%) 1.24 -0.59 -1.54 -0.24 -4.05 -0.43 -0.46 0


  12月份洲际交易所(ICE)期棉行情是在基本面偏多的支持下,走势强健,延续上月涨势,先抑后扬,累计大幅扩幅续涨的上行走势。如主力ICE期棉1403合约全月是在79-85美分/磅价位区间震荡盘整,月初的2-5日,ICE期棉1403合约在80美分/磅整数价位下弱势盘整运行,累计下降0.5美分/磅;自6日始,ICE期棉1403合约突破80美分/磅整数价位并一直盘整运行至月末,期间10-16日的“5连阳”共上涨3.02美分/磅,涨幅3.76美分/磅,全月累计上涨5.79美分/磅。
  月初ICE期棉弱势盘降的走势,主要是受美元走高、美棉供应持续增加及中国国储棉抛售竞卖于11月28日以18000元/吨的底价重新启动,致市场供应压力与需求忧虑不减(ICAC报告指出,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仍超消费量180万吨;USDA12月份供需报告预计产量及期末库存均上升,全球产量调增、种植成本增加。)等利空因素的打压所致。当然外部市场小麦、油籽等期货下跌也对其弱行走势有所影响。市场成交额继续萎缩。
  而自6日始,ICE期棉突破80美分/磅的整数价位后强势盘涨的基本面利多因素主要有五:一是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利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数量(20.3万人)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下降(为7.0%);美国商务部公布11月美国耐用品订单较前月增长3.5%,高于市场预估的2.0%等,对商品市场形成整体支持。]及外部商品市场普遍上扬的支持。二是美棉供应持续紧缩,可供出口资源偏紧,高等级资源缺乏(USDA12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3/14年度棉花年末库存预估300万包,产量预估调低4万包至1307万包,为4年以来最低水平;ICE可交割的2号期棉合约登记库存自11月末的20万余包(截至11月29日登记库存237696包。)降低至目前的3万余包(截止12月26日,ICE可交割的2号期棉合约登记库存35315包。),且正处于持续下降中。三是中国虽在16日上调进口棉花滑准税率(SlidingDuties),但鼓励棉纺织企业在棉花进口时更多的选择高等级棉花(进口棉花滑准税指标价格定1.5万元/吨人民币,较当前水准提高1000元/吨。如果进口棉花价格相当于或高于1.5万元/吨,进口关税将是570元/吨;若进口价格低于这一标准,按滑准税政策,其关税将调高至570元/吨上方,增加进口价格较低产品的关税。按照2014年滑准税汇率计算,进口棉价格在110美分/磅以下棉花采购成本增加,而110美分/磅以上棉花则与2013年的采购成本一致。),美棉是中国进口的主要来源且目前库存偏紧;四是美联储18日意外宣布缩减债券购买计划,悄然瘦身;五是近期美棉出口数据利好(如截至12月12日的一周,美棉累计签约出口棉花5.64万吨,装运3.66万吨,利好期价。);五是外部市场玉米、大豆及原油等期货上涨。


  供应充足的压力与需求萎靡的忧虑,是压在国际棉价头上的“二座大山”,而中国的新棉临时收储与国储棉抛售竞卖政策,则将长期影响,甚或是左右国际棉价的走势。
  中国政府降低国储棉库存的目的很明确,2014年不会有太多的棉花进口配额发放。最大消费国与进口国中国对美棉需求疲软(如12月6-12日一周,中国仅签约美棉6033吨,装运10251吨,显示中国对美棉需求依然疲软。),且中国的国储棉抛售竞卖大量流拍,亦显示中国棉纺织企业在春节长假前的补库意愿偏弱。上述诸多因素将制约ICE期棉的上涨走势。虽美棉种植面积的下滑预期、中美棉市巨大的内外价差及终端用棉消费的缓慢复苏对ICE期棉构成一定力度的支持,但2014年美棉将面临低廉印度棉花的竞争,5月后将面临澳棉与巴西棉的竞争,而主要进口国中国在2014年可能减少进口,并调整棉花政策(中国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将很快不再收储棉花,实行目标价格及直补,)。且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又高达2099万吨的历史高点,高库存的供应压力与低需求的消费能力将制约ICE期棉的上涨。长期看,基本面并不支持ICE期棉价格上涨。
  12月份全月统计:纽约棉期1403合约累计大幅上涨5.29美分/磅,涨幅6.67%,月末运行在84.64美分/磅价位上,又返回80美分/磅整数价位之上运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累计大幅上涨4.80美分/磅,涨幅5.65%,月末运行在89.70美分/磅价位上。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累计大幅上涨5.34美分/磅,涨幅6.01%,月末运行在94.19美分/磅价位上。12月末,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分别高于近期ICE期棉1403合约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FE)9.55美分/磅、4.49美分/磅。(参见:表一和2013年12月份外棉价格走势图)
  12月份的国内棉花市场是在收、抛储并行的双轨制“政策棉市”为主导的运行态势下,总体行情在新棉收储价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价的区间内弱势震荡盘整,交易清淡的“平稳”走势。棉花加工企业的唯一“销售”出路仍是新棉交储,只有少量不符合交储标准的皮棉流入市场,但因价高而少有交易;棉纺织企业的购棉渠道主要是国储棉抛售竞卖,辅以港口的进口棉和新疆棉以补充高等级棉花的需求。“政策棉市”的最大特征,就是人为(政策)操纵的脱离市场规律的“棉花行情”所致的棉花价值的失真,进而造成市场交易秩序的混乱。而国内棉价被控在新棉收储价和国储棉抛售价的区间内弱势盘整运行的“平稳”走势,则是国内棉市“带病运行”本质的外在表现。而新棉交储数量减少,进度渐慢,仍比去年迟缓。国储棉抛售竞卖热情不高,成交数量和比例难以提升,但投放的进口棉颇受棉纺织企业的青睐,几乎全部成交。
  本月现货棉价是在资源短缺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价格的压抑下,先抑后扬,在19500元/吨上下微幅盘整,全月累计小幅下降,且清淡之中少有交易的弱势盘整走势。上半月日日微幅缓降,2-13日累计下降105元/吨,降幅0.54%;下半月微幅盘升,16-31日累计盘涨36元/吨,涨幅0.18%。在国储棉抛售竞卖的2011国产棉难符棉纺织企业要求,进口棉投放量少又受制于没有配额购买的情况下,一些短期有补库需求的棉纺织企业或部分中小棉纺织企业只能选购不符合交储标准而流入市场的皮棉,其中新疆棉更受企业关注,但疆棉偏贵的价格又让企业望而却步。相比疆棉成交状况还是好于地产棉,但企业随用随买,采购量较少。年底下游需求不振,棉纺织企业产品库存爆满、去库存缓慢、周转资金紧张,致使棉纺织企业进退二难,加之国储棉抛售竞卖常态化至明年8月底和看空后市,故而棉纺织企业普遍维持一定量的原料库存,购棉补库备货的意愿不高,也没有出现往年春节前小波购棉补库以备春节长假后生产安排的集中采购行动,即使出现,估计也不会太大。部分棉纺织企业需要一些质量较好的高等级新花,主要通过采购一些港口外棉来补充。当前棉花行情低迷的祸根应是消费需求不佳,而并不完全是国内没有市场化运行的“政策棉市”。
  本月电子盘棉价在高等级棉花进入国储所致的资源短缺现实中,仓单难以形成,故而盘面交易清淡、价格区间震荡盘整的弱势行情也就在所难免。国内收储与抛储并行的“政策棉市”造成电子盘长期沉闷的氛围,但符合交割标准的棉花大多进入国储,又为电子盘逼仓炒作提供条件,或许去年的经历再现。且电子盘棉价偏离现货棉价的行情也有可能出现,这也是“政策棉市”造成的后果。逼仓是虚拟交易的不正常行为,但它说明现货市场或是交割环节上出现漏洞,是1个非真正系统市场化的怪胎。其中电子撮合棉价向国储棉抛售价靠拢的趋势明显,持续在低位震荡运行,各个合约都受到均线的压制,挤出虚高的水分,逐渐向棉花的真实价值接近,延续着震荡盘整的逆向独立行情,交投重心在远月,近月合约的棉价随着国储棉抛售竞卖价的渐升而上调。近月电子撮合MA1401合约6-12日的“5连阳”,累计上涨294元/吨,涨幅1.57%,且于12日突破19000元/吨整数价位,此后在19000元/吨上下小幅盘整,月末仍运行在略高于19000元/吨价位之上,全月累计大幅止跌反弹,与现货棉价之间的差价缩小。郑棉期货因资源缺乏致仓单生成困难,棉价仍延续技术性弱势盘整的走势,且交易持续清淡无方向,持仓量减少。近月郑棉期货CF1401合约11-20日的“8连阴”,累计下降1045元/吨,降幅5.28%,且于18日跌至19000元/吨整数价位之下,并一直运行至月末;此后自23日至月末虽因逼仓预期增强而盘涨90元/吨,但已于事无补,CF1401合约全月累计大幅扩幅续降,与现货棉价之间的差价拉大。
  本月新棉收储进度虽在减慢,但国储棉抛售竞卖成交量和成交比例却一直难以提升,下半月日成交量一直难以突破万吨大关,徘徊在6000-10000吨之间,由此可见消费需求的疲软乏力,及春节前棉纺织企业的补库意愿不足。在新棉收储和国储棉抛售竞卖两条线同时运行的情况下,棉花的高库存为棉纺织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此次国储棉抛售竞卖长达9个月的时间(从今年11月28日至明年8月31日),及年末资金紧张的制约,使得棉纺织企业竞买国储棉有“随买随用”的回旋余地,故而国储棉抛售竞卖成交量不大。棉纺织企业对抛售的国产棉竞卖不甚待见(整体品级、长度等指标偏差,不适合生产配棉的需求),较谨慎,以选择一些质量相对较好的棉花为主,但其中抛售的进口棉受到企业的青睐,竞争较激烈,竞买比例几乎高达百分之百,成交价也相对较高。
  年关临近,下游织造、复制企业停机放假的数量陆续增加,致使纱、布销售更显清淡,因而棉纺织企业对原料大量补库的意愿不强。棉纺织企业对国储棉抛售竞卖的热情明显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由于拍储的棉花等级不高,无法满足棉纺织企业生产配棉的要求。二是产成品市场疲软,对棉花的需求不足。三是年终岁尾,假期将至,考虑到安全因素,不愿在库中储存大批棉花。四是棉纺织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采购更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高等级棉花、归还贷款等急需的方面。
  据从冀鲁豫等北方地区棉纺织企业了解的情况看,多数棉纺织企业原料库存下降较快,大型企业用棉尚能延续至12月中下旬,而中、小型企业多数依靠零星采购现货及进口棉维持生产。市场人士分析,国储棉抛售竞卖的标准级皮棉价格18000元/吨,并不搭售配额,这个价位对企业而言还是较高。故而大多数企业对此次国储棉抛售竞卖持理性对待的态度,且希望能够降低抛售低价的呼声颇高。主要原因:一是抛储时间从2013年11月28日开始至2014年8月31日结束,长达9个月,企业随时都可以进行竞拍,不用担心明年新棉上市前无棉可用;二是此次抛储为防止“转圈棉”,要求的条件较严苛,需在竞拍合同成交3日内签订合同,5日内支付全部货款,否则按违约处理;10日内提货,若不提货,将出库转为商品棉保存,由企业承担相应的费用,故企业不愿冒风险,均在准备充分后才去参与竞拍;三是多数抛储棉的成交价较低,在导致现货棉价承压下降的同时,也将累及企业的棉纱、布售价下降,亏损增加。另抛售的进口棉虽受到企业青睐,但成交多需加价500元/吨左右,个别一、二捆质量较好的棉花,需加价700元/吨左右。因此,棉纺织企业均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情况,适时、理性的参与竞拍。
  目前棉纺织企业面临两大困境,一方面是成品库存继续增加,受国家低价位抛储的影响,销售难度增加,亏损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棉花库存较低,部分中小型企业只有1个月库存,甚至有的企业只保持1周库存,随用随买的维持生产。
  据悉,进入12月份以来,南疆公检“3128”、“2128”级混级棉厂内提货报价20200-20400元/吨(毛重),因长度、马值、回潮等不符合交储的皮棉厂内报价19600-20000元/吨,但买卖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一是自11月28日国储棉抛售竞卖启动后,竞卖成交价从18200-18300元/吨逐渐上涨至18500-18600元/吨(折3级棉),棉花加工企业看涨的信心逐渐恢复、增强;另是临近年底棉纺织企业普遍资金紧张,采购棉花现货需要现款现货,再加上铁路运输压力很大,所采购的棉花大多需汽运出疆,棉花成本至少要上涨400-600元/吨(扣除出疆补贴)。本月初始,河南、四川、山东、湖北等地的购棉企业和经销商陆续返回内地,疆棉现货成交已现降温的苗头。
  而冀鲁豫等北方地区当地不能顺利交储(涉及颜色级、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异性纤维含量、单包包重超标及条码不符等。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整体质量不错,只因某项指标不符合交储条件的棉花,成本较高。)的大包白棉3128B报价(19300元/吨提货价、毛重结算、带票,下同),淡点污棉1228B报价19000元/吨,白棉4128B报价18800元/吨,淡点污棉2227B报价18000元/吨,较上月末下降100-200元/吨,平均日跌20-30元/吨,且无成交。
  若按以上价格真正成交,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亏损幅度在1500元/吨左右。好在此类皮棉为数不多,但持续阴跌的走势还是让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感到丝丝的寒意。现货棉价阴跌的背后推手,则是正在进行的规模较大、品种齐全、时间跨度长的新一轮国储棉抛售竞卖。自11月28日国储棉抛售竞卖启动至今,虽竞卖成交价在缓慢上升,但折328级(旧标准)始终难以突破18500元/吨,这比当前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报价低800元/吨。由于这次国储棉抛售竞卖将延续至明年8月底,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手中的现货棉花无论是低价甩卖,还是因囤积而“砸”在手里,都将给其带来巨大的“利润”损失。
  可是2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局面却与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截然不同、本次国储棉抛售竞卖对他们基本不构成什么影响。因2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收购目标是低级棉,销售对象是小型棉纺织企业。他们收购的多是400型交储企业拒收的低等级籽棉,收购价格在3.50元/斤以下,加工的皮棉主要是3327B级、3227B级,加工成本在15200-15800元/吨,销售给小型棉纺织企业的利润在400-500元/吨。而小型棉纺织企业以生产低支纱为主,且没有竞拍国储棉的资格,对棉花质量又要求不高,多采购2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皮棉,所以2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日子依然过得较滋润。
  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棉纺织企业总共采购709万吨棉花。在这709万吨棉花中,327万吨皮棉是从年初到7月底销售的储备棉,另有337万吨是进口棉花。目前,由于棉纺织企业以前的库存和进口配额已基本用完,因此,棉纺织企业只能从国储棉抛售竞卖和现货市场采购棉花。
  进入12月份,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长绒棉销售报价戛然而止,一路下滑,全月累计降价8000-10000元/吨,但需求方并不认可,基本无成交。月末新疆农一师兵团137级成交价35100元/吨,136级成交价34800元/吨,237级成交价34300元/吨,236级成交价34100元/吨,但有价无市,成交稀少。港口美国皮马棉成交价33800-34400元/吨,埃及吉扎棉报价也较前略有下跌,Giza86价格165-170美分/磅,Giza88价格188美分/磅。长绒棉价格下调原因有四:一是棉纺织企业高档高支纱线销售一般,基本无利润,抑制对长绒棉的需求。二是长绒棉用棉企业大部分在11月份已用配额定购1批进口棉,本月已陆续到港,一般存量较少的棉纺织企业库存基本能用到春节后,存量较大的企业大部分能用到明年5、6月份。企业短期需求较少,棉商又急于回笼资金。三是由于国内长绒棉价格居高,用棉企业近期仍以购买进口棉为主,还有的企业选用澳棉代替长绒棉使用。四是大部分囤存长绒棉的棉花加工企业并不急于销售,只有个别企业因有回笼资金的需求,才少量降价销售。后市行情仍弱行。
  本月港口到港的外棉相比往年,总量并不大,主要是印棉集中到港通关,还有少量巴西棉、美棉和西非棉。到港的印棉大多为企业前期订货,已到港的新棉绝大部分选择通关,只有少数进入保税库。为将2013年滑准税配额使用完,棉纺织企业习惯选择在年底采购12月25日之前到港的棉花,故而下旬市场有一定的高等级外棉需求,港口现货出货相对较好,一些质量好的棉花价格重心有所上移。27日,青岛某棉商介绍:昨日,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大幅上涨,其中美棉、澳棉、西非棉均上涨1美分/磅,巴西棉上涨1.55-2美分。而27日当天,价格涨势未见减缓。贸易商认为,目前国内流通市场资源紧张,为外棉上涨提供条件。因而部分棉商也趁机涨价。目前港口贸易商通关印棉报价17600-17800元/吨,这段时间出货较快,购买方主要是一些中小型棉纺织企业,一般现金结算,单次采购量在50-100吨。美棉价格18300-18400元/吨,近期成交较清淡。据棉纺织企业反映,之所以不愿选择美棉补库,一是因美棉短绒率较高,对棉纺织配棉和生产不利;二是性价比低于印棉。而最受欢迎的港口外棉当属澳棉,寻货求购者较多,价格坚挺。山东、河北部分棉纺织企业反映,正常情况下,澳棉颜色白,等级70%以上达到SM级,质量好,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国内棉纺织企业的使用要求。另外,因国内长绒棉价格较高,生产高支纱、精梳纱的棉纺织企业为降低成本,多选择长度、强力较好的澳棉替代之。再是因配额紧张,部分企业打算40%通关,印棉价格略低,全关税通关后仍较国内棉花价格低。
  16日(周一),2014年配额外进口棉花滑准税(SlidingDuties)实施方案公布(进口棉花滑准税指标价格定1.5万元/吨人民币,较当前水准提高1000元/吨。如果进口棉花价格相当于或高于1.5万元/吨,进口关税将是570元/吨;若进口价格低於这一标准,按滑准税政策,其关税将调高至570元/吨上方,增加进口价格较低产品的关税。)。2014年滑准税上调后,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影响还待观察,但因国内庞大的棉花库存和疲弱的消费压力很大,一般不会引起大的波动。估计后市棉花行情仍是区间弱势盘整,相对稳定的“政策棉市”运行走势。另按照2014年滑准税汇率计算,进口棉价格在110美分/磅以下棉花采购成本增加,而110美分/磅以上棉花则与2013年的采购成本一致。当前进口长绒棉价格为美国皮马棉在193美分/磅左右,埃及GIZA86在185.5美分/磅,GIZA88在199.5美分/磅,因之滑准税的上调,对长绒棉进口并没有什么影响。


  综而言之,国内棉花的高库存和一直持续至明年新棉收获之前的高储低抛政策,在没有强力消费支持的市场环境中,将会“稳定”国内棉花的供应、需求和价格,电子盘棉价也将长期维持区间弱势震荡盘整的格局。这将使得棉纺织企业心理稳定,对棉花产业链应说是相对的利好。目前巨大的内外棉花差价将继续抑制消费与产品出口,且并非一日即可解决,而能够免受暴涨暴跌之苦也使业内有机会去思考创新发展。时下外盘对国内棉花减产的炒作只是昙花一现,外部因素对国内棉市的影响已大大减弱。本年度国内棉花市场将是1个大局稳定的“政策市”,行情波动不会很大。

                                           新棉收储进度月统计表                                        2013/14棉花年度
日期  项目 收储计划(吨) 收储数量(吨) 收储累计数量(吨) 收储价格(元/吨)
总计 新疆成交 内地成交
11/29/2013 219800 142000 3063400 1411000 677010 20400
12/02/2013 152760 95960 3159360 1453800 709410 20400
12/31/2013 149740 65280 4849940 1943000 1280370 20400
本月累计(吨) 3466620 1786540 备注:12月份日均交储数量81206.36吨。
上月累计(吨) 3363680 1978980
比上月±(吨) 102940 -192440


  12月份是2013/14年度新棉收储第4个月,收储计划比上月有所增加,收储数量都却比上月有所减少。月收储计划累计3466620吨,比上月增加102940吨。月收储数量累计1786540吨,比上月减少192440吨。本月日均交储数量81206.36吨,比上月的94237.14吨减少13030.78吨。截止11月31日,已累计收储4849940吨(其中包括骨干企业成交651180吨)。分地区统计,新疆累计成交1943000吨,内地累计成交1280370吨。成交量最大的省份为新疆,占成交总量的71.80%,内地成交量的前3位为山东、湖北、河北3省,分别占比6.62%、6.38%、5.13%。本月总体交储进度比上月有所减少,仍显迟缓,收储数量仅及去年同期(去年同期5176920吨)的93.68%。(参见:新棉收储进度月统计表)
  12月份全月统计: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累计小幅下降69元/吨,降幅0.35%,月末运行在19534元/吨价位上;电子撮合1401合约累计超大幅上涨455元/吨,涨幅2.45%,月末运行在19036元/吨价位上;郑棉期货1401合约累计超大幅下降885元/吨,降幅4.49%,月末运行在18840元/吨价位上。月末,现货CCindex3128B价格比电子撮合1401合约高498元/吨、比郑棉期货1401合约高694元/吨。(参见:表一和2013年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走势图)
  2013年12月份,棉型短纤市场延续着上月整体销势平淡,交投不足,下游采购随用随买,价格弱势盘整,维稳困难的运行走势。其中涤纶短纤价格是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震荡上涨,拉动其上游原料成本稳中盘涨或盘整,加之下游纯涤及其混纺纱、布销微平、价弱稳的支持,盘整运行中全月累计小幅止跌反弹;粘胶短纤价格则是在上游原料下滑的打压和下游人棉(粘胶)及其混纺纱、布销滞价弱的拖累下,维稳困难,走势疲软,全月累计大幅下跌。
  本月涤纶短纤价格的走势呈N字形,即上旬和下旬盘涨,中旬盘降,上旬的2-10日,盘涨185元/吨,涨幅1.90%;中旬的11-23日,盘降110元/吨,降幅1.11%;下旬的24-31日,盘涨50元/吨,涨幅0.51%,全月累计上涨125元/吨,涨幅1.28%,小幅止跌反弹。
  本月国际原油主力1401合约的价格是震荡盘涨的上行走势(国际原油价格累计大幅上涨5.70美元/桶,涨幅6.15%。),提振涤纶短纤上游原料PX、PTA、MEG、聚酯切片等的价格稳中盘涨或盘整,拉动聚酯大盘整体心态有所提升。二是受到11月29日江阴涤纶短纤联谊会关于主流涤纶短纤出厂报价不低于9850元/吨倡议的支撑,涤纶短纤生产企业全面提价,拉升成交重心。此外,下游用户棉纺织企业及经销商在11月初的集中采购之后,多数原料告罄,刚性集中补库需求导致12月上旬的成交放量,市场整体交投气氛活跃的支持。但涤纶短纤生产企业的库存已减负,压力得以释放。下游用户补货采购之后,观望心态增强。中旬在国际原油价格止涨回落的下行走势压迫下,涤纶短纤上游原料PX、PTA、MEG、聚酯切片等的价格弱势盘整或盘降,致使聚酯大盘整体氛围萎靡不振。二是下游纯涤及其混纺纱、布销平价弱,加之上旬棉纺织企业经集中补库采购结束后,多以消化库存来维持生产,采购量下降,对涤纶短纤的支持不足,致涤纶短纤生产企业的报价及成交重心皆有所回落,维稳困难,小幅盘降。下旬仍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聚酯大盘整体心态给予鼓舞,加之涤纶短纤生产企业整体库存压力不大,故而提价意愿增强。虽下游纯涤及其混纺纱、布销平价弱,且因用户年末资金拮据,刚需小单补货,但在月底合同结算价陆续出台后下游刚需补货及涤短联谊会召开的支持下,行情有所好转,小幅盘涨。整体上看,涤纶短纤生产企业产销率达到8成,整体库存压力不大,维持在15日内,挺价意愿较强。目前聚酯原料行情在进行调整,下游纱线企业销路平平、开工率下降,原料刚性需求、随用随买,对涤纶短纤市场的支持力度一般,加之临近年底,聚酯产业链部分生产企业被迫低价抛货,以求尽快回笼资金偿还贷款。在全行业行情低迷难振,市场信心缺失的境况中,低价抛货对整个聚酯行情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后市涤纶短纤行情将会是继续弱势盘整的走势。
  本月粘胶短纤市场虽上游棉浆和短绒市场走稳,但仍受下游人棉纱、布销疲价弱行情及资金不足的制约而整体交易氛围清淡,用户秉持随用随买的刚需小单采购策略,价格弱势运行,维稳困难,累计大幅下降。虽月初高端企业多有12500元/吨的优惠价格促销政策,成交也有所放量,但部分批量成交后,仍恢复执行12700元/吨以上价格。优惠价格促销政策虽暂时拉升出货量,却也导致市场价格的混乱,且难以改变粘胶短纤价格僵持,采购成交有限的低迷现状。国储棉抛售竞卖加重纱布市场的看空情绪,也殃及粘胶短纤的行情走势。因之粘胶短纤价格处于近年低位,也是近几年的低位。粘胶短纤生产企业陷入订单匮乏,库存上升,深度亏损的困境,生产企业止跌意向强烈,低价惜售。已有部分中小型粘胶短纤生产企业为减少库存,回笼资金,规避风险而被动无奈的陆续出台检修计划,进行设备检修。粘胶短纤行业整体开工不足,产销勉力维持在5-7成的水平,库存压力上升,资金问题突出。后市将会继续维持弱势盘整、僵持观望的运行走势。
  12月份全月统计:涤纶短纤价格累计小幅上涨125元/吨,涨幅1.28%,月末运行在9880元/吨价位上。粘胶短纤价格累计大幅下降500元/吨,降幅3.94%,月末运行在12200元/吨价位上。月末,涤纶短纤价格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现货价格)9654元/吨,价差比上月有所收缩;粘胶短纤价格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现货价格)7334元/吨,价差也比上月有所扩展。(参见:表一)

                                        表二        201312月份纱线、坯布价格运行明细表                                      单位:元/吨、元/
日期  品种 C32S JC40S T65/C35 45S R30S C 32x32 130x70 47" 斜纹 JC 40x40 133x72 63" R 30x30 68x68 63" T65/C35 45x45 110x76 63" 涤细
11/29/2013 25690 30555 20880 17450 6.40 8.95 4.60 4.93
12/02/2013 25685 30550 20880 17445 6.40 8.95 4.60 4.93
12/31/2013 25575 30495 20850 17330 6.39 8.92 4.58 4.94
涨、跌总量 -115 -60 -30 -120 -0.01 -0.03 -0.02 0.01
±幅度(%) -0.45 -0.20 -0.14 -0.69 -0.16 -0.34 -0.43 0.20
上月涨跌量 -150 -95 -25 -120 -0.02 -0.05 -0.01 -0.01
上月±(%) -0.58 -0.31 -0.12 -0.68 -0.31 -0.56 -0.22 -0.20


  2013年收官的12月份纱布市场,实在是彩头难寻,淡季中的纱布市场整体仍在内需不足、外单有限的窘境之中艰难前行,又因国储棉抛售启动所致的看空压制愈加疲弱,且面临成本与需求间的博弈,加之元旦、春节双节将至,下游织造、复制等企业停机放假数量不断增加,拖累纱、布销售明显萎缩,交易氛围更显清冷。表现为纱布行情清淡低迷,疲软难振,销量减少,售价续降,是主销冬季服饰、家纺应季面料产品,以散批小量零星走货为主的清淡走势。棉纺织生产企业产品库存继续上升,出货心理强烈,货款回笼迟缓,资金周转困难,限产停机增加(下旬企业平均开工率在85%左右),虽优惠促销力度加大亦难见起色。在国内棉花收、抛储并行的“政策棉市”的弱势“稳定”运行态势下,棉纺织企业承受着内外棉价巨大价差和需求疲滞的压力,加之进口棉纱、布的强力冲击,竭尽全力的调整结构,促销缩库,回笼货款,苦度难关。
  国储棉抛售竞卖启动后,棉花现货市场陷入弱行跌势,拖累部分纯棉纱、布价格弱势下滑,下游厂商观望心态加重,询价和订单量皆有所减少。这导致纯棉纱行情整体清淡依旧,成交萎缩,品种分散,成交批量非但没有增加,局部重心反而小幅下沉,低价抛货增多,以散批小量成交为主,市场交易批量多在三、五吨左右;价格僵持,售价重心也已小幅下调,棉纺织企业积极出售库存,纷纷加大促销力度,以求尽快回笼资金。具体表现为:常规普梳中低支纱线交易集中,但受进口纱冲击较大,且供大于求,故出货迟滞,低价位普梳纱下游尚有需求,成市场交易的主流;中细支纱销量、订单缩减,出货稀疏,中细支精梳纱行情疲软,难以放量;气流纺纱供大于求,整体出货持续清淡,散批送货,且高低档次纱的售价差异大,价格混乱;高配、高支精梳纱交易批量不多,以订单交易为主,上半月售价尚能持稳,下半月亦疲弱下调。受长绒棉价格下滑及高档、细支纱订单萎缩影响,长绒棉纱价格疲软,个别企业价格下调。新型纤维纱、高档多组分细支纱销售较顺畅,由于生产质量要求较高,订单大多集中在大型棉纺织企业,利润尚可。受涤纶短纤价格涨跌起伏的拉动或压制,纯涤纱行情也是呈现N字形的曲折走势,即上、下旬稳中小升,中旬弱势下调的走势,相比T45S交易量尚可;涤棉纱T65/C35成交量不大,售价亦呈盘整态势;涤棉纱T90/C10、T80/C20销平价稳。人棉纱在原料价格下降的压制和需求低迷的拖拽下,需求疲软,销滞价弱,疲态依旧,相比R10S机织用纱与R30S、R30S/2、R40S针织用纱销售量尚可,但售价下降。涤粘纱成交偏淡,价格稳中有落,唯T/R40S量平价稳。棉纺织企业库存增加,市场上低价抛货现象增多,实单商谈优惠幅度加大,但赊欠严重,回款缓慢,中小型棉纺织企业停、减产数量增加。而棉纱经销商很少采购囤仓,只有部分规模织造、复制、针织生产企业直接按需采购,成交多以现款提货为主。
  本月棉纺织企业的纱线报价普遍有所下调,常规纱线大部分都有200-300元/吨的下降,而高支纱和精梳纱,降幅较大的可达500-800元/吨,气流纺纱降幅更是明显;各支涤棉混纺纱降价200-300元/吨。究其原因,一是进口棉纱的价格从今年8月中旬就开始一路下跌,一般规格进口棉纱的跌幅都在2000-2500元/吨,跌幅最大的接近3000元/吨。短短几个月价格降幅如此之大,对国产棉纱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且2013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棉纱192.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6%,也给国内棉纱价格施加巨大的压力。二是临近年关,棉纺织企业的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为回笼资金,不得不低价抛货,且金九银十已过,市场未见多大起色,现在若不大力促销,年后就更没机会消化库存。但下游用户备货采购的意愿却不强。
  进口纱由于前期价格下跌过多,加之进入12月后出货稍快,自中旬起有所上调。据江浙粤等地的一些棉纱进口商反映,随着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地大企业、品牌纱C21S、C32S的CIF报价跌至2.70-2.75美元/公斤、2.95-3美元/公斤,国内一些进口商、织布企业逐渐入市采购,导致印纱的出口订货量出现反弹,部分大企业的棉纱交货期已排到1月中旬以后。传言称浙江3家大中型棉纱贸易商12月上旬订货量达到2.2-2.5万吨,主要是印纱、巴纱和少量泰纱,预计1月中旬后陆续到港,2月中旬后大量上市。
  进口纱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有四:①进口棉纱没有配额限制,而我国现在的18000元/吨的国储棉抛售竞卖底价,并没有有效缓解内外棉价差的矛盾,催生对进口棉纱的需求。②从10月份开始,进口棉纱价格下跌超过1500元/吨,与国产棉纱的价差被放大,因此进口棉纱在价格上无疑存在优势。③中国的很多棉纺织、织造、复制等企业早已开始使用进口棉纱,特别是印纱、巴纱在质量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其指标稳定性已不次于国产棉纱。④中国的春节临近,很多纺纱企业因订单匮乏、资金紧张已考虑提前放假,而他们的库存也较少。每年春节后开工,都会出现1个采购小高峰,因此很多纱线贸易商开始订货,囤积进口棉纱。月末,浙江宁波某纱线贸易商印纱A级C21S价21500元/吨,印纱A级C32S价23500-23800元/吨。期货价格亦小幅反弹。后市进口棉纱价格会重拾涨势。
  12月份的坯布市场是以销售冬季服饰、家纺面料为主的弱势平淡态势,销量平平,售价稳弱,且上半月的销势和交易量要略好于下半月,个别品种实单成交可有小幅商谈让利。相比常规纯棉坯布成交量中旬后有所回落,但纱卡C21x21108x5863"、C21x2190x5047"、C40x40133x7263"/67"(斜纹)销量较大,售价保持平稳。宜做休闲羽绒装及茄克面料的防羽布JC40x40133x10047"/63"颇动销。另有JC60x60140x14063"高档细平布、C60x6090x8864"细平布销势顺畅。而纯棉府绸类坯布成交量逐步萎缩减少。准备投放在“春节”市场上的纯棉床上用布交易较多,局部品种旺销,如适宜制作被套、枕套等的C30x3068x6868"/104"细平布走货顺畅,而涤棉类同规格产品因价廉走货更顺畅。纯棉绒布市场交易上半月看好,下半月销量回落,但售价持稳。纯棉灯芯绒类虽交易量尚可,但货源充足,供大于求压力自中旬始开始显现,除细条(21)和子母灯芯条市场尚有一定的销量外,其它规格的“灯芯绒”交易量已显滑坡之势。纯棉帆布中的粗帆布上半月销量有增,箱包帆布走货较顺,成交价格持稳,而下半月C32/2x1696x4864"细帆布市场走货较多。常规纯棉牛仔布因秋冬装生产己近尾声,市场销量下降,下半月出货迟滞,售价疲弱,但提花类牛仔布和弹力牛仔布走货仍较顺畅。棉氨弹力布市场销售仍不温不火。一些成品床单布和被套布市场销售看好。涤棉坯布市场行情走势平淡略显疲态,除斜纹、线绢、提花类市场动销外,如T65/C3521x21108x5863"涤卡,售价在6.80元/米左右,其它常规品种下旬销量已显下降势头,但售价尚能保持平稳。人棉布市场几乎没有销量,报价疲弱下调。T/R华达呢面料保持顺销走势。
  12月份全月统计:纱线代表品种C32S、JC40S、T65/C3545S、R30S的售价都是下降的运行走势,销售价格分别下降115元/吨、60元/吨、30元/吨、120元/吨;降幅分别0.45%、0.20%、0.14%、0.69%;月末分别运行在25575元/吨、30495元/吨、20850元/吨、17330元/吨的价位上。(参见:表二)
  12月份全月统计:坯布代表品种C32x32130x7047"斜纹、JC40x40133x7263"府绸、R30x3068x6863"细布、T65/C3545x45110x7663"涤棉细布的售价是有升有降的运行走势,销售价格分别上涨(下降)-0.01元/米、-0.03元/米、-0.02元/米、0.01元/米;涨(降)幅分别-0.16%、-0.34%、-0.43%、0.20%;月末分别运行在6.39元/米、8.92元/米、4.58元/米、4.94元/米的价位上。(参见:表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