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自2011年年底开始,棉价开始猛跌,跌至26000元/吨左右时,包括纺企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托市,收储政策应运而生。当时的棉价基本稳定在20000元/吨左右,国内棉价因此得到稳定,但国际棉价继续下挫,一度跌至13000元/吨以下,去年大半年时间,国内外差价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但随着政策的继续实行,且收储力度广度不断加大,导致市场棉花供应紧缺,既没有达成惠及棉农的目标,又伤害纺企的经营诉求。
棉纱:今全棉纱销势低沉,局部价格下滑,需求批量萎缩,下游开工率走低,不少散户已关停放假,纱厂积极出货为主,业内人士悲观消沉情绪蔓延。南通市场全棉纱整体报价下滑,成交价混乱,单纱出货迟缓,一贸易商股线量价维稳,高配32S/2价29000元/吨,40S价31000元/吨;厂商普遍反映回款缓慢,坯布价格下滑。湖北一厂全棉纱出货不易,价格灵活,精梳32S报32300元/吨,40S报33500元/吨,库存1个月,开工基本维持。山东一厂偏高端全棉纱销售不畅,精梳32S报31000元/吨,40S报32000元/吨,精梳紧密纺50S包漂价36500-37000元/吨。
行业: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情况超出预想,向东南亚国家(地区)的转移更突出,而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增长也主要依靠东南亚出口支撑。从去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放缓。主要是当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不再,及受到政府服务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向南亚、东南亚转移加速,特别是出口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增长较快,从前10个月的数据看,纺织服装出口单月增幅最高达46%。中国的棉纺企业,为已不再适应市场形势的棉花政策付出惨痛代价。随着产能、产量、订单甚至利润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尽管生产集中度得到提高,但中小纺企却举步维艰。从调研的情况看,山东部分棉纺企业经营困难,鲁西北地区中小棉纺厂多数已关停。以骨干企业为纽带,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将是中小纺企的出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