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锦桥视点>正文

5月纺服出口数量微增 棉花调控受关注

                     

  2012年1-5月,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表现为:生产维稳;投资减缓;出口价格小步回落,出口数量恢复性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增加,行业效益下滑,棉纺、化纤行业尤为突出;棉纱、棉花进口激增,棉纱进出口逆差和内外棉价价差扩大,国内棉花市场有价无市,棉花市场冷热不均。欧债危机影响还在发酵,纺织企业在外缺订单,内缺有效刺激政策,在内外棉价悬殊差异情况下运行十分维艰

  一、生产维持平稳增长。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21449亿元,同比增长11.8%;生产化纤1551万吨,增长15.2%;纱1228万吨,增长14.1%;布242亿米,增长11.7%;服装101亿件,增长7.2%。
  但从实际了解的生产情况看,自去年6月份来,棉纺织业产销两不旺,原料库存不足,消库存进展缓慢,产成品资金继续增加。大型企业生产虽在维持,但中小型企业停限产较为突出,纱布产量不增反降。据中国棉纺织协会抽调数据显示,全国3万锭以下纺纱企业减产、停产面接近50%,1-5月纱和布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和1.1%。
  二、投资规模收缩,新开工项目连续两年负增长。1~5月,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609.58亿元,同比增长18.5%(低于全国工业投资总增速1.6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5759项,同比下降2.9%,连续两年负增长。
  分行业看,麻纺业保持强劲增长,其他行业增速普遍减缓。1-5月麻纺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8%,增速同比提高43.3个百分点;化纤增长24.3%,增速回落42.1点;棉纺织加工业增长18%,增速回落19.4点;服装增长25.3%,增速回落17.2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1-5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3.3%,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增长21.5%、28.4%和211.9%。从投资比重上看,东部地区减少,中部地区明显上升,棉纺、服装向中部地区转移较为明显。东部地区投资比重由2007年的64.8%下降至今年1-5月的58.7%,下降6.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则由2007年的23.3%上升到今年1-5月的29.4%,上升6.1个百分点。
  三、出口数量呈恢复性增长,棉纱进口仍大幅增加。
  1~5月,纺织服装出口906.54亿美元,同比微增2%(但远低于全国其他商品出口增速9.7%的水平)。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80.79亿美元,同比微增1%%,服装出口525.75亿美元,微增2.5%。主要呈以下几个特点:
  (1)、五月份出口再度回弹。从前五个月出口金额看,1、2、4三个月出口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0.5%、7%、和5.4%。3月份因面料和服装出口短暂反弹,当月出口增长13.4%。五月当月出口218.34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4%和16.1%。其中纺织纱线、织物用制品出口92.27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1%和9.8%;服装出口126.07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6%和21.3%。在出口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出口额回复到微幅增长,着实不易,这主要出口数量发生了一定变化。
  从出口数量看,呈恢复性增长,五月份纺织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3%。其中纱线出口31.61万吨,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5.8%和10.8%(下同)。其中棉纱线出口4.64万吨,分别增长35.2%和14%,化纤纱线出口19.69万吨,分别增长14.9%和7.6%。出口面料31.46亿米,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7%和11.2%。其中棉布出口7.9亿米,分别增长21.3%和17%,化纤面料出口14.38亿米,分别增长2.7%和11.4%。服装出口26.91亿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和16.3%。其中棉制服装出口12.23亿件,同比微降0.4%,环比增长18.8%;化纤服装出口11.93亿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4.6%和15%。
  5月份出口数量环比、同比均表现出大幅增长态势,但与2010年5月份相比,化纤纱线、面料出口达到或超过前年水平,而棉纱线、服装出口与前年相比仍有所下降。2010年5月当月,纱线出口量31.24万吨,其中棉纱线5.87万吨,化纤纱线17.79万吨,棉布6.81亿米,化纤布11.73亿米,服装26.72亿件,其中棉制服装13.04亿件,化纤制服装11.36亿件。
  1-5月,纱线出口136.1万吨,同比下降7.3%,比2010年同期增长4%(下同)。其中棉纱线18.99万吨,分别下降9%和20.8%,化纤纱线84.64万吨,同比下降7%,比2010年同期增长14.2%;面料出口127.56亿米,同比增长5.6%。其中棉布出口32.22亿米,分别增长6.3%和7.7%,化纤面料出口57.91亿米,分别增长2.7%和18.4%;服装出口113.34亿件,分别下降4.3%和1.5%。其中棉制服装出口51.34亿件,分别下降8.4%和8.5%;化纤面料服装出口50.11亿件,分别增长0.9%和3.1%。
  (2)5月份对主要经济体出口表现不一。对欧盟出口环增同减,对日本出口环减同增,对美出口平稳增长。5月当月对欧盟出口39.18亿美元,环比增长34.7%,同比下降12.6%。其中对欧盟出口服装28.9亿美元,环比增长53%,同比下降15%;对欧盟出口纺织品9.08亿美元,环比微增0.4%,同比下降9%。1-5月,对欧盟出口162.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对德国出口同比下降18.1%,对意大利下降23%,对法国下降13.8%,对西班牙下降2.8%,对荷兰下降14.4%,对比利时下降20.3%,对丹麦下降11.2%。对英国和波兰增长2.1%和8.4%。
  5月份对美出口33.97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7%和24%。其中对美出口服装分别增长30%和6.2%,纺织品分别增长19%和12.1%。1-5月对美出口1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8.3%。5月份对日出口18.39亿美元,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21.6%。其中对日出口服装环比下降24.8%,同比增长4.2%。1-5月对日出口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
  (3)、价格优势,进口棉纱继续大幅增加。今年前5个月中,2、3、5三个月单月进口量均超过了12万吨,其中5月当月进口12.5万吨,是去年5月份的2.4倍。
  1-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55.36万吨,同比增长54.9%。平均进口单价3.31美元/公斤(比我国出口棉纱价格5.03美元/公斤低近35%),同比下降17.5%。其中进口巴纱21.62万吨,增长82.6%,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9.1%,进口均价2.94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3.4%;自印度进口10.28万吨,同比增长1.7倍,进口均价3.3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6.9%;自越南进口5.92万吨,增长73.6%,进口均价3.58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4.4%。
  另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6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228.87亿美元,同比微降0.1%,环比上升4.8%。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4.08亿美元,同比微增0.6%,环比下降8.9%;服装及附件出口144.79亿美元,同比微降0.4%,环比上升14.8%。1-6月,纺织服装出口1135.22亿美元,同比微增1.6%(低于全国其他商品出口10.3%的增速)。其中纺织464.76亿美元,增长1.3%,服装670.46亿美元,增长1.9%。
  四、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近两成左右企业亏损。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产品销售困难,加上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内外棉价悬殊差异,纺织企业在促销减压过程中,亏损较为突出,在36600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接近两成(即7000户,同比增加36.8%),亏损额有增无减,经济效益继续下滑,利润负增速扩大。
  今年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167.14亿元,同比增长11.27%;主营业务总成本1415.49亿元,同比增长11.7%;税金及附加77.1亿元,增长16.1%,三项费用(营业、管理、财务)1022.29亿元,增长16.9%(其中利息增长29.9%)。因各项费用的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面19.1%,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9.61亿元,同比增加1.3倍,增亏速度较一季度加快13.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21.22亿元,同比下降2.3%(一季度为-1.8%)。从相对指标看,全行业毛利率平均12..45%,下降0.33点;销售利润率4.46%,下降0.62点。与此同时,在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17.1%的情况下,原料库存仅增长8.1%,原料库存普遍偏低。
  分行业看,棉纺织加工业、化纤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现象较为突出,服装、家纺、针织制品等行业略好于其他行业。1-4月:
  棉纺织加工业利润225.36亿美元,同比下降5.7%;销售利润率4.27%,同比下降0.62点;亏损企业亏损32.64亿元,增加3.2倍;产成品691.3亿元,同比增加15.5%;原料库存仅增长3.4%。另据中国棉纺织协会跟踪调查,1-5月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40%,新疆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65%左右,全行业销售收入下降了25%,全行业亏损超过3亿元。
  化纤行业利润54.67亿美元,同比下降50.8%;销售利润率2.69%,同比下降3.1点;亏损企业亏损面达30.6%,亏损额23.76亿元,增加4.3倍;产成品402.64亿元,同比增加16.6%;原料库存仅增长1.7%。其中涤纶行业利润同比下降51.3%;销售利润率2.7%,同比下降3.24点;亏损企业亏损面33.5%,亏损额增加6.1倍;产成品同比增加18.6%;原料库存仅增长4.5%。
  家纺行业利润34.87亿元,同比增长21.7%;销售利润率4.94%,同比上升0.31点。针织行业利润30.35亿元,同比增长19.3%;销售利润率4.07%,同比上升0.21点。
  综上各项指标数据分析,自去年6月份来,纺织企业运行十分艰难,虽然在大中型纺织企业坚持下,生产数据显现平稳,但出口下降,投资萎缩,效益下滑的现象仍较明显。目前仅仅释放货币政策已不够用了,国家应在税收,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政策调控措施等方面有所改进和作为。
  五、棉花市场渐趋复杂,调控措施及方向为纺企所关注。
  从棉花价格总体走势看,内棉稳定外棉跌。本年度来,国内棉花价格在大量收储政策调控下总体趋于稳定,国际棉价则呈持续缓慢下跌态势。但收储结束后,受欧债危机持续曼延、纺织出口下降、生产萎缩、市场持续不振,国内棉价基本稳定的格局被打破,国际棉价则加速下滑,棉价出现了本年度来的最大波动。尤其是从4月下旬到6月初,受基本面因素及投机炒作影响,内外棉价均滑至本年度的最低点。本年度各主要棉花市场价格趋势图示如下:
  4-6月,纽约期棉由每磅91美分直落至70美分下方,跌幅25.3%;Cotlook指数由每磅101美分跌至77美分,跌幅23.5%;郑州棉花期货主体价由每吨21420元跌破1.9万元至18550元(近期合约跌破17500元),下跌2870元,跌幅13.4%;撮合交易主体价由每吨20530元跌至17860元(近期合约跌破17700元),下跌2670元,跌幅13%;国内现货棉价持续阴跌达三个多月,328级价由每吨19500元缓慢跌至18100元,下跌1400元,跌幅7.2%。
  6月中旬后,受欧元区救助方案达成协议以及外围商品回升影响,国际棉价及国内棉花期货触底反弹,回补了前期部分缺口,持续阴跌长达三个多月的国内现货棉价在成本底线开始止跌趋稳。纽约期棉在70美分构筑防线,主体价基本在70-73美分区间震荡;Cotlook指数在82-86美分之间运行;郑棉主体价期回升到19000元上方,主要合约已盘升至19500元左右;撮合市场主体价稳健回升到19000元左右;现货棉价在18150元一线止跌缓慢回升,观望调控政策变化。
  从市场购销情况看,表现出交储热、购销冷,外棉热,内棉冷的冷热不均的特点。
  一是收储大大加快了棉花销售进度。由于现货棉价低于收储价,收储成为棉企销售首选,各地棉花经营企业交储十分踊跃,纺企国内棉花采购则始终清淡。截止6月末,全国本年棉花销售九成以上,为近几个年度来棉花销售进度最快的一年,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交储占47.9%,纺企采购仅占42.9%,纺织采购进度远低于往年纺,同比下降36.3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9月-2012年3月收储近7个月区间,纺企采购量仅占全国皮棉销售总量的24.7%,4月和5月分别占销售总量的9.2%和7.7%,6月份降低至1.3%。
  二是棉花进口创历年之最,但滞港现象严重。由于国内棉价在收储政策调控下处于高位平稳运行,但国际棉价则持续下滑,导致内外棉价差距越拉越大,国内棉花成本使纺织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进口外棉成为纺织企业获取棉花资源首先。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本年度来(2011年9月-2012年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72.84万吨,同比增长1.14倍,比进口最高的2005/06年度高出33.7%。预计本年度进口棉花将超过500万吨,创下我国棉花进口史来的最高纪录。
       

对此,中纺联已组织棉纺行业的几大重点企业,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呼吁尽早出台相应的棉花政策,解决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的问题。并希望尽快给我们棉纺企业直接发放配额,国家收储的300万吨储备棉和进口的100万吨储备棉能暂缓放储,等棉花价格回升到一定程度,再研究相应的方针政策。

 
 
  然而由于下发的棉花进口配额远远跟不上棉花进口本身进度,导致进口棉滞港现象十分突出。大量没有进口配额的中小企业进口棉花只能积压在港口,如在青岛黄岛港保税区仓库内,大量进口棉花积压,入库数量超过出库数量,仓容显得十分紧张。也因为仓库紧张和国际棉价的持续下跌,近段时期棉花进口毁约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自3月底以来,签约进口美棉毁约总量约18.8万吨,其中中国19.6万吨,占美棉出口毁约总量的104.3%。
  综上情况分析,在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棉价下跌为情理之中。而收储政策在稳定了国内棉价的同时,也扩大了内外棉价差距,悬殊的内外棉价差给我国纺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带来极为不利影响。一方面是棉花、棉纱进口激增,另一方面是纺织品出口十分艰难。如何化小内外棉价差,促进国内纺织品出口成为纺织企业颇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从长远发展趋势考虑,目前采取控制配额发放,搞纺织专场抛储不大适宜,加快下发配额可能是最佳选择。一方面下发进口配额,纺织企业尽可能多地使用进口棉,在原料成本与南亚地区同步,增强纺织产品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缓解港口库容压力,能有效提高棉花履约能力;其三是缩小内外棉价的有效途径,进口多了,国际棉价自然上提。其四从棉花供需长远趋势看,多进口多储备,有利增强对未来市场的调控主动权。因为国内需大于产的格局不会改变,国际棉花产需在未来的两、三年有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

        对此,中纺联已组织棉纺行业的几大重点企业,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呼吁尽早出台相应的棉花政策,解决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的问题。并希望尽快给我们棉纺企业直接发放配额,国家收储的300万吨储备棉和进口的100万吨储备棉能暂缓放储,等棉花价格回升到一定程度,再研究相应的方针政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