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取得完满成功
6月17日,由中国棉花协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胜利闭幕,会议取得完满成功。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近二十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在上会作了重要演讲,并以圆桌对话的形势与代表深入加流,探讨当前全球棉花和纺织形势,为未来棉花市场的发展谋划新的思路。
全中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载公兴以“风险与机遇:中国与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为主题做了大会主旨演讲。在深入分析棉价波动原因的同时,并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棉花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
2010/11年度,受产需缺口加大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棉花价格巨幅波动,其波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历史罕见。除了供需关系的因素外,另有三大深层次的因素。一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性过剩;二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和增长是支撑大宗商品,包括棉花在内价格上涨的根本动力;三是有的国家对棉花等产品的出口采取限制政策,加剧了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此轮棉价上涨源于供需缺口,但涨幅超越了供求关系,当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时,当产业链各利益环节失衡时,大起大落在所难免。严峻的形势考验着产业链各方的承受能力,也冲击着棉花市场秩序:投机炒作盛行,棉花质量下降,合同违约增加,市场秩序恶化。
面对复杂形势,我国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监督,做好资金供应,加快新疆棉运输,规范经营秩序,加强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落后,棉价渐现理性回归,目前趋于基本稳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用棉国,未来五到十年,中国作为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为了防止价格大起大落挫伤农民积极性,今年3月底,国家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过去临时动议的政策,常态化、机制化,此举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者、经营者和用棉企业的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
纺织业更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变对出口、低成本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随着资源、能源、劳动力等各项成本的上升,棉花价格可能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低成本”扩张只能带来恶性竞争,不仅浪费资源,也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可持续发展,亟需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方面寻求发展之道,产业升级已成当务之急。深加工、高档次、创品牌,走“智造”、创造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影响力。 品牌化是中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0年,中国棉花协会开始推广中国棉花(COTTONCHINA)标志,旨在以注册商标为载体,以“优质、纯棉、环保”为理念,打造行业品牌,推广国货精品,提升中国棉花及棉制品整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环保,拉动消费。目前,中国棉花协会以公益化运作方式,接受企业挂牌申请。我们愿意分享先进的经验,力求把这项工作做真、做实、做细。我们希望和业内共同努力,认认真真做品牌,让消费者受益,产业各方受惠。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