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棉价大涨 需防范风险
【本网专稿】国庆节过后,棉价飞速上涨,而且是内、外市场及相关原料市场联动性大幅拉涨,不得不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诚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棉价持续下滑,籽棉收购和棉市行情创下近几年来最低水平。在收储和抛储宏观调控作用下,尽管棉价开始企稳回升,棉价从最低时万元/吨水平逐步回升至13000元/吨左右,籽棉收购价由2.3元/斤提升到2.7元/斤左右,但是大部分棉农因为错过机会而未能购得到实惠,严重挫伤棉农植棉积极性,从这个意义是讲,2009年棉价应该适度上调。但是鉴于当前纺织品出口持续下降,周边地区低成本竞争激烈,纺织企业承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棉价涨速过快,幅度过大,防范风险意识还需要增强。
一、主要纺织原料价格节后变动情况
国庆节后,主要纺织原料与9月末相比呈全线上涨态势;与2008年同期相比,棉价基本全线回升,涤短低于同期;与2007/08年度相比,棉价基本持平,化纤短纤明显较低。
国储棉突破14000元//吨,上涨800元,涨幅6.1%。由于新棉上市未形成规模,国储棉倍受青睐,加上抛储数量逐日减少,国储棉竞价十分激烈。自9月21日-10月16日的12个交易日中,当日投放的国储棉全部100%成交。成交价持续大幅上扬,08年度棉花成交均价由9月末的13200元/吨一路上扬至10月16日的14000元/吨以上,平均每天上涨百元。在国储棉领引下,10月份国内现货、新棉收购、电子撮合、郑棉期货全线大幅上扬。
现货棉价13570元/吨,涨幅423元,涨幅3.2%,为2009年4月份后涨幅最大的1个月。2009年4月份由于国储棉收储接近尾声,且通过收储后市场基本无现货可供,棉价迅速上涨,由11700元/吨上涨至12700元/吨,涨幅1000元左右,涨幅8.5%。2009年10月份在赶追国储棉价过程中,现货棉价再次大幅变动,由13100元/吨左右迅速上升至13570元/吨,涨幅423元,平均每天上涨60元左右。这一价格水平高出2008年同期1410元,与2007/08年度水平相当。
电子撮合、郑棉期货全线突破14000元/吨,涨幅700元左右,涨幅分别达5.5%和4.7%。截止10月16日电子撮合各合约加权平均主体价14400元/吨,高出现货棉价500元左右,比9月末上涨750元,同比上涨1930元,与2007/08年度持平。郑棉期货各合约主体价14358元/吨,高出现货棉价780元左右,比9月末上涨638元,同比上涨2170元。
籽棉收购价3.17元/斤,折皮棉13510元/吨,涨幅5.5-5.7%,收购成本与现货出现倒挂。受抛储棉价上涨及棉农期望值提高,新棉收购直线上升,籽棉收购价由2.8元/斤开盘以来一路上涨至3元/斤,截止10月16日平均3.17元/斤,有的达3.3-3.4元/斤,较9月末上涨0.17元,同比上涨0.27元,比2007/08年上涨0.12元。折皮棉13510元/吨,基本接近现货棉价,比9月末和2007/08年度上涨710元,同比2008年上涨1710元。
国际棉价低位反弹,破65美分/磅关口后上攻70美分/磅,涨幅达7-9%,高于国内棉价涨幅。受美元持续疲软、外围市场强势、中国棉市变化影响,10月份纽约棉花期货连续上攻,截止10月16日纽约棉花期货各合约主体价达69.01美分/磅,这是2009年来连续多次上攻65美分/磅关口未果后的突破,比9月末大涨593点,涨幅9.4%,同比上涨18.02美分。在纽约期棉风向标领引下,国际棉价迅速提升,国际棉价A指数上升至68.05美分/磅,比9月末上涨450点,涨幅7.1%。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现货棉价上涨480余点达66.54美分/磅,涨幅7.8%。由于外棉涨速快于国内,10月份内外棉价价差由1800-2000元/吨缩小至1600-1700元/吨左右。
化纤短纤弃弱走强,涤短提升500元以上,粘短再度回稳至16900元/吨。受棉价直线上升,资源偏紧及原油价格再攀历史高位等因素影响,涤短低位反弹,主体价由9月末的8250元/吨连续上涨至10月16日的8800元/吨,上涨550元左右。因为部分纺企为规避棉价上涨风险(棉涤价差扩大至4800元/吨)而加强化纤采购,需求扩大、短纤生产企业库存走低及成本支撑,涤短仍然将可能继续上行。粘短在9月份略下调后,10月份立即回调,目前价位基本回稳至16900-17000元/吨左右。
主要纺织原料10月份变动情况如下表: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