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锦桥视点>正文
金融风暴让纺织业更为艰难
|
如果说上半年因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快、出口退税率下调、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从紧货币政策等成本因素影响了纺织行业运行,那么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来势更为凶猛。华尔街金融风暴使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市连连破位下挫,失业率增加,消费信心和消费指数下降,全球经济面临全线衰退考验。受此环境影响,我国纺织行业毫无例外地被卷入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速大幅减缓,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原料行情背离价值一落再落,纺织从业人数聚减。生产、出口、效益均创下了2001年来的增速最低点,棉花价格回复至2006年10-11月份的最低谷水平。
一、生产萎缩,增速破10%,增速为2002年来的新低。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棉纱1406万吨,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是自2002年来首次增速破10的一年(另据最新,9月份全国产纱190.5万吨,同比增长6.8%,1-9月累计产纱1597.9万吨,同比增长9%)。生产化纤1593万吨,同比增长3.1%,增速同比回落15.2个百分点,增速创化纤生产史来最低点。服装生产132.97亿件,同比增长5.7%,增速同比回落8.6个百分点,为2001年来的增速最低。2001年来各年纱、化纤、服装生产增速情况如下表:
年份
|
纱产量增速%
|
化纤产量增速%
|
服装产量增速
|
2001
|
7.59
|
18.42
|
13.19
|
2002
|
15.79
|
20.11
|
8.53
|
2003
|
16.08
|
17.55
|
13.76
|
2004
|
18.54
|
20.29
|
15.05
|
2005
|
23.61
|
14.75
|
16.84
|
2006
|
19.86
|
12.94
|
11.86
|
2007
|
16.69
|
18.04
|
15.04
|
2008.8
|
9.31
|
3.07
|
5.69
|
2007.8
|
18.69
|
18.32
|
14.31
|
二、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大减,出口比重逐年下降,服装出口形势十分严峻。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189.67亿美元,同比增长9.2%,是自2001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纱线及制品出口439.34美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服装及附件出口750.3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6%,增速大幅回落19.8个百分点,增速为历年来新低。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比重也呈逐年下降态势,由2001年占全国1/5的水平逐年下降至2007年的14.1%,今年又降至12.7%。纺织品出口形势尤其是服装出口令业内人士担忧。2001年来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情况如下表:
年份
|
纺服出口
增速%
|
占全国
比重%
|
其中纺织品
增速%
|
其中服装
增速%
|
2001
|
2.4
|
20.1
|
-
|
-
|
2002
|
15.6
|
19.0
|
22.98
|
12.01
|
2003
|
27.6
|
18.0
|
28.23
|
25.51
|
2004
|
20.6
|
16.0
|
22.02
|
17.62
|
2005
|
20.9
|
15.1
|
22.78
|
19.92
|
2006
|
25.2
|
14.9
|
18.59
|
28.81
|
2007
|
18.9
|
14.1
|
14.99
|
20.93
|
2008.8
|
9.2
|
12.7
|
22.46
|
2.62
|
2007.8
|
19.3
|
14.2
|
13.47
|
22.41
|
三、效益大幅下滑,化纤行业尤为突出,减员达4万余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8个月,纺织全行业主营收入21338亿元,同比增长15.5%,为2002年来增速新低,增速同比回落7.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39.6亿元,同比仅增长3.2%,为近十多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同比回落3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9907家,同比上升22.5%。近1/5企业亏损,亏损面达21.33%,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3.47%,同比减少0.41个百分点;而主营业务成本、应收账款、产成品同比分别上升15.7%、12.5%和16.1%;全员从业平均人数约1077万人,同比减员达4万余人,从业人员同比下降0.36%。从行业细分类看,化纤行业效益滑波情况较为严重,前8个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47.13亿元,同比减少41.97亿元,减幅达47.1%。主要财务指标各年度增速情况如下表:
年份
|
收入%
|
利润%
|
人员%
|
其中行业收入%
|
其中利润%
|
棉纺织
|
化纤
|
服装
|
棉纺织
|
化纤
|
服装
|
2002
|
15.19
|
24.80
|
4.83
|
|
|
|
|
|
|
2003
|
24.60
|
30.26
|
5.76
|
26.18
|
32.05
|
20.07
|
28.17
|
66.07
|
23.25
|
2004
|
25.26
|
16.22
|
6.89
|
26.88
|
32.89
|
21.33
|
12.48
|
16.06
|
17.57
|
2005
|
26.29
|
35.81
|
6.36
|
|
|
|
|
|
|
2006
|
21.33
|
27.96
|
3.95
|
|
|
|
|
|
|
2007
|
22.47
|
36.99
|
3.94
|
21.48
|
26.3
|
23.65
|
39.89
|
9.26
|
27.12
|
2008.8
|
15.46
|
3.20
|
-0.36
|
16.59
|
10.00
|
17.80
|
13.64
|
-47.10
|
10.10
|
2007.8
|
22.86
|
37.39
|
3.59
|
22.21
|
25.89
|
23.84
|
39.72
|
115.00
|
29.08
|
四、棉花价格跌速不减,已跌至2006年的低点
1、现货棉价大幅跌落,外棉跌幅大于内棉。国内现货棉价继7-9三个月分别下跌188、190、638元即千余元后,10月前半个月再跌335元,半个月跌幅2.6%。其中安徽、湖北、浙江、四川均跌400元以上。与此同时,国际棉价自9月份开始也加快下滑,其中9月份指数跌10美分,由77.8美分跌至9月末的67.8美分和10月15日止的61.6美分/磅,折人民币分别下跌1900元/吨和1250元/吨,跌幅分别为12.9%和9.1%,跌速远远快于国内现货棉价。国内外现货棉价走势如下图:
各主产棉区10月份棉价变动情况
2、期货市场一筹莫展,成交虽然一般,但多为减平仓运作,价格呈一路大幅下滑态势。期货市场运行图示如下:
3、新棉收购2.6-2.8元/斤,远低于棉农预期,棉农惜售,收购十分清淡。据发改委官员分析,目前棉花收购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棉农对价格的高期望与棉花加工企业由于利润低,收购加工较为谨慎,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有限形成鲜明对比;而纺织企业资金紧张,同时由于棉花市场资源充裕,企业坚持随用随买,不做过多储备,致使三方形成僵持、对峙格局。二是美国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放缓,致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需求下降,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价格下滑,从而给其主要原料棉花带来很大下行压力。此外农产品价格跌跌不休对棉花价格也形成一定压力;这其中需要重点说明的棉籽价格的走低,去年棉籽价格的上涨可以说是收购加工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然今年以来,受养殖业影响,棉副产品的需求明显下降,致使棉籽价格接连走低,使本就疲软的收购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据悉,目前棉麦比例已经低于1:7,远远低于1:8的正常水平,这将直接影响棉农的收入,进而降低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对于棉花市场长期发展不利。三是资金紧张的矛盾将是本年度收购时期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今年市场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市场资金整体紧张,本年度资金的压力大部分将转移到农发行头上。 四是纺织市场能否走出低迷困境是决定棉花市场何时回暖的关键因素,此外国际市场经济萧条能否有效控制,也将对中国经济乃至棉花市场起到直接影响。对于当前低迷的棉花市场,该官员透露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当前要确保收购资金按时到位。二是市场如果继续低迷,国家近期可能针对新疆棉推出收储政策,以调控国内市场;三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棉花的需求,激活纺织业,提高中国纺织企业行业竞争力,国家也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降低利润,对纺织企业予以扶持,保证纺织业健康发展。 四是要提高棉花质量,进一步推进棉花检验体制改革,推进第三方监管仓库,引导纺织企业使用仪器化检验的大包棉。
10月15各地新棉收购行情
[锦桥纺织网信息资讯部]
|
|
|
- 相关文章
-
- 热门文章
-
- 友情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