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综合信息>正文

陈德铭:关于国内外贸易的几个认识问题

                     
依存度”,把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与GDP作比值,2007年我国该数值高达124%,是同期外贸依存度的两倍,2008年的数值倍数还更高。如果考虑到我国近一半的外贸出口是加工贸易形式,以及汇率、购买力平价等不可比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则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以外促内”带动扩大内需。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在全球虽列100位之后,但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将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巨大潜力。同时,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仅靠自身循环是十分缓慢和有限的,尤其是扩大消费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来实现,因此充分就业在我国就显得尤为紧迫。纵观世界66亿人口,除我国外仍有53亿人口的大市场,并且其中四成多人口的人均GDP和购买力远超过我国。世界进一步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会遇到挫折,但其大趋势不会改变,国际贸易仍将在总体上快于世界经济增长。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世界经济大国都曾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较大份额:英国、美国都曾占25%以上,德国、日本也曾占10%以上。中国作为比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人口总和还多4亿的大国,现在货物贸易不到世界的9%,服务贸易不到世界的4%。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即使逐步升至世界的15%–20%左右,也是完全正常的。当前,国际市场的萎缩给稳定外需带来了巨大困难,也蕴藏着极大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自身原因正在失去或退出一部分市场,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也增加了新的市场,此时我们如能及时因势利导,加快“走出去”步伐,用“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尤其是机电设备出口,完全可以为长远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一个坚实基础,近期拉动就业和内需的效果也将十分明显。

  三、自由与保护的关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出台保护措施,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产业回归”、“再工业化”、“买国货、雇国人”等观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与贸易地位上升,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多,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我们要推动自由贸易,积极维护多边规则,争取率先走出危机的困扰。

  自由贸易符合世界人民的福祉。自由贸易能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和促进竞争,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历史上那些经济活动高效的国家,往往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为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1944年世界各国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倡导组建国际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正式生效。此后,经过GATT的八轮谈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并成立了世贸组织(WTO)。60多年来,世贸组织(含其前身GATT)成员从23个增加到153个,形成一整套国际贸易规则,有力地维护了自由贸易秩序,多数国家在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获得较快发展。这些贸易规则也有利于在当前的危机形势下避免世界重走上世纪30年代竞相保护、恶性循环的老路。自由贸易总是与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我国对外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多边贸易体系下自由贸易成功的一个佐证。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织在一起。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史表明,既不存在纯粹的自由贸易,也不存在纯粹的保护贸易,而是二者在规则下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与结合。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衡量自由与保护的尺度。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尽管社会财富在增加,经济总体在发展,但是,由于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的全球化造成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和分配不均,一部分人找到了饭碗,另一部分人丢失了饭碗,“反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贸易保护作为一种利益维护的客观需要,对政府意味着税收和稳定,对企业意味着生存和利润,对工人意味着就业和饭碗。贸易政策反映了特定阶段的国家或集团利益,提倡自由或实行保护,都是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然而,毕竟开放与贸易比闭关锁国有利,过度的保护必然招致对方国家的反制,于是经过长期争斗与磨合,达成了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妥协,并用规则加以固定成律。

  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偿失。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两个概念,世贸组织允许各国合理保护自身利益,其规则中存在例外、幼稚产业保护、贸易救济、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保护条例。但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是对多边贸易规则中救济措施的滥用,不但会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也容易招致对方的报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拯救不了本国经济。比如,印度今年1月禁止进口中国玩具,引起其国内玩具价格上涨30%以上,有的地方玩具脱销,消费者普遍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