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贸“晴雨表”看出口企业新出路
既然要保出口企业,如何去保?这无疑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隆国强认为,保出口企业的两大关键就在于要解决出口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引导出口企业利用好国内市场。 “资金链断了,企业自然就死了。大量的出口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总体的融资环境改善了,但是仔细了解后就会发现,银行更多地是推崇有政府项目的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依然十分严峻。”随后隆国强辩证地补充道,“银行也是企业,不可能要求把风险转嫁给银行,那谁来承担风险呢?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把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做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而这就类似于浙江省和广东省东莞市所分别推行的3个100亿元和3个10亿元政策,都是分别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企业的融资、创新,以及结构转型。 对于如何引导出口企业利用好国内市场的问题,隆国强认为国内经济目前仍旧较为平稳,中小企业应当适当依靠国内市场以求生存。对于内销有没有市场的争论,隆国强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前两天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北京有一个北京市商务局组织的外贸大集,把外贸出口产品转向内销,生意火得不得了。湖南也有一个超市到东莞把一些原来的外贸出口产品,打上超市的商标在超市内销,生意也好得不得了。”不难发现,我国出口商品在质量上、价格上有着相当的优势。而对于产能过剩,竞争过度的说法,隆国强则表示,国内很多的细分市场仍旧处于空白,利用好了这些市场,对出口企业而言将成为一大优势。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