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 江浙企业悄然复苏
与政府投资刺激下大张旗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来自企业层面的复苏是静悄悄的。 过去一年间,江浙一带的企业在停工、外迁、转型的压力下挣扎,困境重重。去年此时,本报也曾率先报道江浙企业的境况,不过,时至今日,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 10月底,在对江浙一带企业的再次走访中发现,虽然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恢复程度有差异。但对于未来,多数企业表示乐观,一些内贸生产型企业已开始扩张产能,一些外贸型企业还有所犹豫,步伐相对谨慎。 复苏 在苏州工业园区,多数接受走访的企业都表示,企业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和中国都是很大冲击,因为苏州工业园区更多是外向型经济,所以率先承接到这种冲击。”苏州工业园物流中心主任姚武告诉本报,他还表示,今年1到5月份,苏州工业园区整体出口下滑了39.8%,之后,随着形势转暖和苏州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出口下滑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在园区中,由于行业不同,不同企业对过去一段时间下滑和复苏程度感受不同。 苏州邦连新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步秋妹表示,公司业务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下滑,到今年1、2月份达到最低谷,出现了亏损,一直到5月份还是比较艰难的,大概从今年7月、8月份才开始感觉订单量有回升,到了9月份已经开始做的不错了。 步秋妹紧着补充道,“这与行业有很大关系,比如纺织行业,可能第三季度刚好是销售旺季,这类企业生产和销售量很快就上来了。另外,机电产品上升比较快,这些企业在1、2月份可能很明显下滑,但是到了7、8月份,因为刚好是国外的暑期阶段,一些企业的量也很快上来。” 对此,康普科技中国区物流经理刘书禹部分认同,“那些快速消费类行业往往感受危机最直接,因为这些公司客户群会对这类生产或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相比之下,机械或者机电行业的恢复可能会慢一点。” 刘书禹告诉本报,康普科技从去年10月份开始感受到金融危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感觉到进入一个低谷,这个状况到了第二季度继续延伸,到第三季度的时候,他感觉情况已经慢慢好转。 在温州,很多企业也表现出与苏州企业类似的特征。9月份,温州外贸出口跌幅同比收窄至1.26%,这是今年3月以来降幅最小的月份;而进口环比则增长了14.32%。前三季度,整个浙江省GDP为15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虽然仍低于全国水平,但增幅较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4.3和1.4个百分点。 浙江泰恒光学是温州当地最大的眼镜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该公司董事生产总经理唐天日告诉本报,今年上半年,由于欧美代理商和销售公司主要都在清理库存,所以公司业务量减少。“截至目前,公司的总体销售量比去年减少了20%,但主要减少发生在上半年,到了6月份就好了很多,从7-8月份开始,公司订货就开始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眼镜行业的传统订货季节到来,我们希望今年剩下的几个月能弥补前几个月减少的量。”唐天日说。 相比外贸企业,内贸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目前恢复程度都相对理想。 温州市纺织品商会会长梅忠同时经营了一家服装企业,主要为国内高档男士服装经营企业贴牌,“去年虽然有经济危机,但公司总体销售额还在增长。现在劳动力工资上涨很快,工资在年初还是1100元,现在上升到1500元到1800元左右。”梅忠有一丝无奈。 对于公司的业务,梅忠很满意,“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很满了,有些利润较少的订单都不去接,有些大订单做不了就分给自己的卫星厂商去做。” 在温州瑞安,当地很多企业以汽摩配件生产为主,一些企业主表示,即使在去年经济最差的时候,瑞安当地也几乎没有企业关闭,今年由于国内汽车销售市场较好,很多企业现在是满负荷运转。 不过,即使在瑞安当地同一个汽摩配行业里,由于企业外销和内销性质不同,业务恢复程度差距很大,比如瑞安有两家做汽摩配的最大的企业,一家是瑞立,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家是瑞明,准备在国内上市,前者主要以贴牌为主,今年发展就不是很好,后者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去年到今年发展迅速。 阀门被认为是“工业的鞋子”,也是今年政府刺激经济,扩大基础建设投资的受益者,温州鸥北区中是中国最大的阀门生产基地,当地的大众阀门公司的赵万里就表示,目前公司业务几乎没受到大影响。 在内贸企业中,那些主要做消费类的行业恢复情况一般。 浙江走运鸟公司主要以内贸鞋业为主,为国内一些知名的品牌如森达、蜘蛛网等公司贴牌,公司也做一部分自己的品牌销售,其总经理金光亮就告诉记者,虽然是做内贸,但由于从2004年开始,整个鞋的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整个行业发展情况一般。 虽然行业不怎么好,但就走运鸟公司来说,目前订单已经很满,目前公司最大的问题是招工,“我做鞋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碰到如此难的招工情况。”金光亮说。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仍没有度过金融危机,“现在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的原因,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危机一直没有过去,我有一些乌江的客户做电视机等,到现在业务基本上没什么起色。”苏州邦连新的步秋妹告诉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