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外贸信息>正文
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实施,中韩纺织企业将面临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这将给中韩两国纺织及服装界带来巨大商机,无疑也将推动两国业界的快速发展。
产业互补新变化
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的商品,如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对韩国的出口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而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商机。从2005年起,中国就一直是韩国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市场。到2013年,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到了今年,这一状况虽有所变化,但是巨大的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吸引着韩国纺织企业。据韩国业界人士表示,韩国企业将摆脱以纺织材料为主的出口模式,发展和扩大服装出口的市场战略,尤其要积极利用韩剧、K-pop等韩流要素开展服装营销,为进军中国服装市场打牢基础。
虽然中韩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很小,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但是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具有互补性。从数据上看,2013年韩国对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额为27.3亿美元,自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进口额为63.2亿美元,出现35.9亿美元的逆差。2002年韩国在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首次出现4.1亿美元的逆差后,逆差走势持续12年。韩国在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的逆差规模在2000年中期已超过20亿美元,2010年至2012年分别增至26.3亿、35.4亿、31.1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韩国对华出口额为10.4亿美元,进口额为24.7亿美元,逆差规模达14.3亿美元。产生逆差的原因,主要是韩国化纤及服装出口额远远低于纱线、棉制品和羊毛制品进口额,这也是由于两国的纺织工业结构不尽相同所造成的。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韩国服装企业纷纷将在中国的工厂迁至东南亚地区,由此韩国对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相关材料出口规模大幅减少,这也导致纺织品与服装整体出口规模缩水。
整合资源有前提
在韩国企业眼中,自贸协定签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加大两国间的贸易量,更是可以整合资源,扩大对欧美出口的贸易伙伴。韩国汇维仕株式会社长丝部(中国)首席代表李源祐表示:“我们看好中国的未来市场,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我们愿意同这些希望做好产品的企业一起,树立产品品质标杆,让中国的更多产品实现走向全球。”
然而,李源祐同时提出,实现这一梦想的前提是中国纺织行业必须转型,中国企业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他说:“我们不仅做中国市场,欧洲市场也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拓展领域。对于欧洲和中国市场,我们的感觉是欧洲市场围绕产品转,中国市场围绕价格转,这是两者最主要的不同。欧洲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对于产品品质与性能要求苛刻,能成为他们的供应商非常困难,但是一旦成为他们的供应商就不容易变化。因此,韩国汇维仕在欧洲的市场相对稳定。而在中国,面料企业过于关注价格。企业大都在打价格战,反而对于产品的性能不是特别在意。此外,太多面料企业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所以导致整体品质不如欧洲。”
李源祐认为,中国客户对于成本的计算过于简单。只对每吨多少钱这个数字敏感,而忘记了成品率和加工效率等问题。事实上,如果客户在生产中能有效降低次品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样可以降低成本,又不影响成品的品质。
“中国市场正处在转型期,尽管扭转目前的商业氛围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仍寄希望于中国市场的改变,愿意同中国市场一起成长。”李源祐这样说。
人民币结算将普及
随着中韩两国贸易量的增加,用人民币结算方式也受到两国业界的重视。中国游客带来的商机使加盟银联卡的韩国商户逐年增加,银联卡目前已成为在韩国拥有最多适用于自动取款机的国际卡。为吸引中国游客,韩国政府除进一步放宽签证条件外,还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在中国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政府大力引导商家接受人民币结算。据当地一家媒体报道,由于使中国游客支付更加方便快捷,韩国一家著名百货商店自实施人民币结算以来,服装及化妆品的销售额呈现翻倍增长。
对于两国纺织服装业来说,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将促使人民币结算的使用频率增高。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凤杰表示,目前韩中贸易发展迅速,使用人民币结算给两国企业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外汇风险。过去两国的贸易结算以美元为主,造成双重汇兑负担,结算金额受美元汇率影响也提高了成本。目前中韩两国在金融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