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吸纳拥有离岸业务的客户,并为他们签发信用证,为其离岸业务取得贷款担保,同时也为银行香港地区及海外单位带来新贷款业务。”某港资大行在前不久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财报中这样描述。
近一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同时也为在华的外资银行开辟新业务带来动力,人民币跨境担保便是正在兴起的一例。
“这种跨境担保业务本身并不新,唯一新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境内境外的联动,且都是使用人民币。”法国外贸银行中国区总经理鲁赐强近日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了新业务模式的出现,不仅对企业是利好,同样也带给银行诸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会。
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添新动力
这里所指的人民币跨境担保(或称“跨境融资性担保”),即企业在海外有融资需求,如果相关联的境内企业信用状况足够好,可将人民币现金存在国内银行做抵押,用它本身的信用担保向海外银行发一个人民币备用信用证,境外发放贷款,来支持它在海外企业的融资需求。
“以前境内企业做担保比较麻烦,‘内保外贷’多指外汇,且需要外管局批准,而现在新的情况是,结算可以使用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担保不需要事先批准,但每一单都需要到人民银行跨境办做登记。他们需要知道发出多少笔人民币备用信用证,没有额度限制,但有法律规定,如贷出去的资金不能用做投机而要做融资。”鲁赐强向解释称。
由于内地信贷趋紧,加上香港的低息贷款低于内地贷款成本,银行顺应市场机遇加大此类跨境贷款业务似乎也理所应当。“目前看是一个‘三赢’的局面。”鲁赐强表示,可将境内外关联的愿意互担风险的企业资产盘活,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企业海外业务的发展;境内银行承担相应信用风险的同时多了一个业务品种,并获得手续费等收益,境外银行增加贷款业务,也维持了客户;而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人民币需要两头流,这也提高了人民币的流动性,为可兑换做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该业务并不局限于同一个银行体系,但在同一银行体系内操作更方便,客户黏性更强,因此外资行在这方面或有比较大的优势。
实际上透过此策略发展离岸融资业务,已经为上述港资银行今年上半年带来了一笔丰厚的手续费收入,且该行香港及新加坡的贷款结余更取得两位数的升幅。
“对于我们在华做批发业务的外资行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模式,并不能认为是一个利润的增长点,但通过此机制可加大对客户的支持力度。”鲁赐强对本报称,担保费用佣金提取比例按照客户信用程度、抵押品的风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近一年,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此类业务日益增多,而目前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其他地方像伦敦相对较小,但理论上都可以做。鲁赐强表示,若人民币最终实现可自由兑换,这种业务便会“消失”。
不过另有某美资大行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他们在这方面的业务涉及不多,因为不是每家银行都可以在海外当地拿到比较低的融资成本。
境内外联动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更多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连带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的活动也不断增加,这就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寻求差异化经营之路打开“商机”。包括汇丰、渣打、恒生等在内的外资行无一例外在今年的半年报中表达了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重视。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家外资行屡屡尝鲜,率先为区内企业开展了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等创新业务,并寄望深耕。
“对一家欧资银行而言,除了在境内,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全球布局未来也为我们在境外带来很多机遇。”鲁赐强称,只要人民币在发展,RQFII、发债、对冲产品等,都为银行在境外提供了业务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民币已不再呈现单边升值的势头,今后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特征有可能加强。进入7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明显走高,8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1413收盘,创5月以来新高。
而人民币币种的稳定性以及长期升值的预期,可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一个较好的氛围。鲁赐强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正常的,也是可兑换的一个步骤,如果持续波动,RQFII方面会有一定影响。只要相信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前景整体持乐观态度。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