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届广交会成交下降 中短单为主
第111届广交会于5月4日落下帷幕。面对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融资困难、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本届广交会总体运行平稳。 一、采购商到会人数再创新高
截至5月4日,第111届广交会累计到会采购商近21万人,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比第110届同期增长0.23%,比第109届同期增长1.23%。
各大洲采购商与会人数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洲,112,993人,占53.89%;欧洲,38,125人,占18.19%;美洲,34,232人,占16.33%;非洲,16,896人,占8.06%;大洋洲,7398人,占3.53%。与上届同期相比,非洲增长13.18%,大洋洲增长10.81%,美洲增长9.41%,亚洲减少0.33%、欧洲减少11.15%。
新采购商与会73,977人,占与会总人数的35%;老采购商与会135,667人,占与会总人数的65%。其中,老采购商中与会次数15次以上的忠诚客户有28,621位,比上届同期增长1.9%。
二、出口成交略有下降,成交订单以中短单为主
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360.3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4.8%和2.3%。主要特点:
欧美市场成交继续下降,新兴市场明显增长。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金额分别下降15.5%和5.6%。受美国就业形势严峻影响,美国市场成交金额下降8.1%。金砖四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成交增加4.1%,非洲国家成交增长13.5%。这一变化表明,我开拓新兴市场的成效逐渐显现。
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6个月以内的中、短订单占比达到86.3%,长单占比仅为13.7%。反映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采购商下单谨慎,国内企业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
品牌企业竞争优势较强,创新产品利润较好。品牌企业1489家,品牌展位占出口总展位数的18.8%。品牌展区成交133.0亿美元,增长5.6%;品牌企业平均成交893.3万美元,是非品牌企业的5.7倍。部分企业依靠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优势,成交大幅增加,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价格较高,企业利润较好。相比之下,代工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成交平淡。
本届广交会纺织服装展馆展位共计9014个,较上届增加了354个,其中特装和品牌展位计4518个,较上届增加138个,共计4518家纺织服装企业参展。纺织服装馆的整体布展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5月4日,纺织服装展馆出口累计成交额22.9亿美元,与去年秋交会相比基本持平,略升0.3%,与去年春交会相比降低12.3%,比最高时2007年春交会(101届)下降62.4%。
从市场结构看,对主要经济体成交不同程度下降。欧洲市场占当期成交的36.7%,成交金额比上届降低1.5%,比上上届下降17.2%;美国市场占比12.7%,比上届提高2.3%,比上上届下降8.4%;日本市场占比5%,比上届下降8.1%,比上上届下降7.9%。欧盟主要市场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成交均有所下降。新兴市场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成交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占比较小,一般在3%—到4%,有些国家占比不足1%。可见纺织品服装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从本届广交会成交情况看,一是由于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对商品出口价格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由于欧洲经济的持续恶化,订单不够饱满;三是订单转移的现象没有改观;四是美国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恢复,但尚未发生实质性的好转。五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生产要素价格高位运行,对汇改企业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企业接单还缺乏一定的信心,倾向于小单、短单。
本届广交会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附加值较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差别化程度高的产品出口较好。这部分产品体现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素质提升的特点。例如,上海新联纺有限公司研制的派丝特纤维,综合了天然纤维的柔软性、亲肤性等优良性能,克服了传统涤纶织物起毛起球等多年来难以克服的缺点,同时保留了涤纶良好的悬垂性,是集舒适、环保、经济于一体的新型纤维,受到客商的追捧。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缝制衣新工艺,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制衣概念,采用超声波无缝焊接专利技术,解决了衬衫接缝起褶的顽疾,产品外观更为挺括,更为适合高端产品的制造,其产品已经挤入世界高端服装市场,价格较同类产品提高了30%---¥40%。山东如意集团研发的如意混纺面料,达到了500支纱,售价提升了近10倍。
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主动改变经营模式,利用规模优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突出原创设计,承接小订单,用自己的原创设计先在低端市场打造自主品牌,高端市场依然以承接订单为主,同时不排斥高端市场的小订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