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外贸信息>正文

加强投资东南亚的风险识别

                     

  早在数年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就开始面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重构的考验了。如今,人民币升值的传统压力已经扩散至要素价格高企、贸易环境恶劣、终端消费疲软和产业结构转型等诸多方面,寄希望于国内需求猛增似乎短期内难有胜算。在“走出去”已成为共识的今天,东南亚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然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条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在各种复杂因素交错的外部环境中,如何尽量降低风险影响,值得思量。

  国际分工轮转引发产业边缘化

  按照国际分工理论,随着生产技术的推广,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为赢得竞争,生产者往往通过转移生产场所、优化要素配置等方式赢得价格优势。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早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发展支撑,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后已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力。发达经济体因劳动成本过高已在其国内逐渐淘汰了这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产业转移从英国到美国,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中国以其巨大的规模经济优势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产业国际转移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止,向其他国家继续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利润率的下降和国内发展的萎缩可能引起纺织服装行业在中国被“边缘化”。

  经济危机触发贸易转移效应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商品供需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发达经济体消费市场需求萎缩。尽管纺织品服装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存在一定的刚性,但受消费者收入增长预期减弱等因素影响,价格较高或设计新潮的服装需求有所降低,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

  此外,经济危机也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尽管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G20峰会上,与会各国均表示不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但各国的贸易保护却愈演愈烈,大有泛滥之势。奥巴马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案件的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西班牙警方控制华裔商人对华商影响严重,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救济措施几乎被用滥。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作为标靶的位置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投资东南亚利于企业发展

  面对贸易壁垒,纺织服装行业需要通过观念转变,实现经营形态上由贸易向投资的转变。以资本运作实现要素资源的重新,有利于降低外部冲击的影响。纺织服装企业走向东南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区域乃至全球品牌的培育。目前,除极少数品牌外,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模式仍未能摆脱贴牌代工和以量取胜。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为双边加强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东南亚地区华人分布范围广、密度高,且很多国家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品牌影响和市场拓展相对更为容易,有利于培育品牌的知名度。东南亚一些国家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在劳动力保障、产业链配合上拥有一定的基础,东道国政府对于投向其纺织服装行业的外资相对较为热情,有利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降低进入成本。相比而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更高、经验更为丰富,在东南亚国家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中,对东南亚的支持态度十分明显,除了提供援助外,也会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对其原产于东南亚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短期内不会启动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企业仍然可以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稳妥走出去须识别三大风险

  尽管东南亚国家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优势凸显,然而,赴东南亚投资并非坦途千里。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存在差异,企业难免遭遇不同的风险,如果无法准确识别可能带来投资的低效率,而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导致投资失败。

  政局不稳引发政治风险

  泰国前两年的黄、红颜色衫军的斗争仍未停止,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又将引起局势变化,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领土、领海纠纷可能受美国插手趋于复杂。采取绿地投资方式的制造业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厂房建设、基础设施保障等前期投入相对较大;采取并购也需要较大初始投入。一旦东道国国内政局不稳,企业的正常运营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资产安全都会遭到威胁。即便厂房资产能够保持不受影响,但纺织服装企业利润不丰,对周转率的要求较高,一旦仓储、物流受到影响,势必难以满足买方需要,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产业链不完善导致经营风险

  不少东南亚国家的产业结构还不完善,纺织服装企业上下游的保障不稳定。特别是如果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把设备从国内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或者采用大量的中国生产设备,就可能面临需要跨境配套和保障的问题。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很可能会因为零件缺失和修复周期过长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营。

  国别文化差异增加运营风险

  尽管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邻、唇齿相依,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生产的产品并不直接面向当地市场,而是主要销往欧美国家,但是企业的经营难免需要雇佣当地人员,也可能与其他企业发生相互关系。文化、宗教、风俗的不同使得企业需要做出调整和转变,以减少冲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企业的正常经营之上。

  多方协力支持提高投资成功率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事情,更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合理认识企业本地发展和对外投资的关系基础上,应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纺织服装的东南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间的协议和保障是企业保障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除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以投资协议保障企业利益外,还应针对双方均感兴趣的特定产业领域探讨从产业发展规划、定向促进措施和扶持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政策环境保障,并为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提供合作信息等发挥政府渠道优势。

  金融机构近年来“走出去”速度加快,服务中国企业理应是中资金融机构首要的任务。纺织服装行业相对利润率不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若要引导产业转移、为过剩产能寻找突破口,就需要金融机构相应参与进来。在贷款条件上更为优惠,同时为其国内外融资需求提供统一的授信支持。

  企业是“走出去”的主体,必须在认识到向东南亚投资发展的重要性后做足功课,切实提高自身的市场机遇把握能力和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企业需要关注政策,根据政府引导方向获得更好的发展动力。开展投资合作之前应充分对市场做好调查,既要对包括电力、供水、交通、仓储和上下游配套等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做好评估,还要对投资涉及的法律、政策、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软件氛围认真分析,更需要对当地市场原有的竞争情况有一定认识。投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与当地伙伴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加入当地行业组织等方式减少被排斥的力度,促进与当地社会的和谐相处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企业必须认识到,对外投资的风险远大于国内,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会使企业处于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境。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源,尽量避免因为误解导致的不必要的麻烦。对待各类市场信号避免简单依据国内经验进行应对,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有助于企业避免一些麻烦。当然,尽管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到当地投资,但可能还不够完整。如果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配合,相关企业均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走出去”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贸易壁垒的阻碍,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企业的升级发展,打造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的品牌效应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长远发展意义尤为重要。由于存在语言的差异,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可能在了解法律法规上有更大挑战。除了一般性投资活动的规范和保护外,企业还应重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投资的初期就应积极通过保护性的专利和商标策略,维护企业的发展利益,对竞争对手形成威慑,并增强在受到知识产权侵权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主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