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外贸信息>正文

英国纺织业复兴计划疑影重重

                     

  继美国加速推动制造业回归之后,英国政府日前也有所动作。11月2日,一场主题为“新黎明——重建英国纺织制造业”的会议在英国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不仅有政府官员、高校教授、研究专员,也有来自行业内的设计师和零售商。在英国就业形势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该国政府希望纺织业的重建,能在5年内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这一颇为壮志凌云的目标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不切实际,尽管英国纺织业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占据优势,但产业能否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在专业人才培育上的缺失能否得到改善,这些因素或许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拖累英国纺织业的复苏步伐。

  就业拉动愿景催生复兴大计

  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政府的纺织业复兴计划,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在5年内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而这一数字是目前行业就业人数的两倍之多。尽管纺纱、织布和印染等领域,英国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有能力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高质量面料。但英国纺织服装业近期的销售、利润均出现下滑,寄希望于行业在短时间内扭转盈亏,并拉动大规模就业的想法并不现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和法国及德国一样,纺织服装业丧失了主要的制造能力。起初,英国的采购商从罗马尼亚北部及波兰西部的纺织服装集群的采购产品,随后又转站土耳其和巴尔干等欧洲国家。如今,其采购网络已遍布东南亚国家,而这一扩张步伐要远远快于美国零售商。据英国纺织服装协会(UKFT)统计,2011年,英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销售额达到了81亿英镑,出口额占比达91.0%,约合71亿英镑。从进口方面来看,2011年英国服装进口额达170亿英镑,其中超过75%的产品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在英国服装销售市场上,只有4.8%的产品由本土企业生产。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国务大臣文斯·凯布尔指出,政府部门看到了纺织业回归的利好,但是纺织业的黎明能否到来还是未知数。英国制造业的回归切实需要把握住机遇,而不能再只是虚幻的愿景。

  本土采购优势或成不竭动力

  实际上,推动英国纺织业回归的动力不仅是因为政府的就业期盼,也源自零售商采购思路的转变。支持纺织业复苏的与会者认为,当前时期,很难对服装这种商品作出准确的采购预测,因此,真正重要的是根据预测修正作出快速响应。而70%的亚洲市场的采购计划则不利于及时修正,即使加大对邻国的采购力度,也难以缓解此类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加大国内采购。

  在英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服装都来自国外。与在国内采购相比,采购商需要面对交货期延长,反应期滞后以及更复杂的库存系统等一系列问题。埃森哲咨询公司的一项示例计算显示,跨国采购需要比国内采购多花费两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建设渠道。“在服装零售业,每一季采购商都会对市场的消费需求做出预测。一旦预测发生偏颇,跨国采购显然要比国内采购花费更多来弥补错误预测所带来的损失。”该公司调查员解释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纺织技术教授卡尔认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流行趋势的更迭及技术创新导致了产品更为频繁的变化,在海外制造将持续增加供应链成本,对于产品变化也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很多服装产品都是从亚洲的供应商处以高价订购之后,到交货时,采购商发现只能在国内市场以折扣价格销售,因为时尚趋势已经发生变化。“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在土耳其和印度这样的国家采购能获得较高的利润。而一旦将销售价格溢价、运输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内,其利润也就不那么可观了。在英国采购纺织服装产品有利可图,劳动力的高成本劣势能够通过英国制造的影响力来抵消。”卡尔补充道。

  人才培育缺乏制约产业回归

  各方与会者认为,限制英国纺织业复兴的因素,不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低成本竞争,不是低迷的市场需求,而是如何吸引就业、培训专业人才以及稳固就业。

  英国一家培训研究机构董事比尔·麦克白表示,英国纺织服装就业人员中,有54%的从事生产和销售的员工年龄在45岁以上,行业缺乏吸引年轻就业者的魅力,仅有61%的工人有超过5年的工作经验。有49%的英国企业认为他们在招聘时遇到的困难是应聘者缺乏技能。研究还发现,英国院校所设置的纺织科目,并不能提供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许多专科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专业领域知识及业务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英国纺织业上游企业将有可能率先重获生机,前提是改善该领域的投资状况和使员工接受正规培训。与几十年前相比,英国的政府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积极的一面是,英国的纺织企业具备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经济仍然在增长,英国的纺织企业有能力在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上不断开拓,而英国政府也乐于为此提供支持。据了解,今年9月,英国政府发放了200万英镑,用于加强与雇主间的合作,帮助其进行员工培训。

  其实,英国纺织业一直蕴藏着其独特的发展潜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师。被英国女皇授予爵位的英国设计师保罗·史密斯指出,英国有能力制造出好的东西,就像其他国家一样。他认为寻找差异化是帮助英国纺织业增长的关键,“英国的企业需要知道什么优势是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所不具备的,只有不断强化这方面的竞争力才能推动产业的复兴。”史密斯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