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届广交会纺织服装出口成交情况
开展前三天,纺织服装馆累计成交24.08亿美元,比106届广交会增长11.7%,比105届广交会增长20.46%。其中纺织纱线面料及原料成交3.37亿美元,比106届秋交会增长18.4%,比105届增长23.1%,占全部成交额的13.6%,家纺及服装辅料成交7.2亿美元,占全部成交额的31.5%,比106届秋交会增长23.3%,比105届增长12.1%;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13.2亿美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4.9%,比106届秋交会增长4.6%,比105届增长25.17%。 本届广交会品牌产品出口成交4.3亿美元,比106届增长了2.2%,比105届增长了45.3%,突出表现了品牌产品出口效应。
从市场结构看,欧洲市场成交5.26亿美元,比106届增长6%;美国市场成交1.97亿美元,比106届增长3.1%,日本市场成交0.84亿美元,比106届增长8%;其他市场中,非洲增长最快,成交0.6亿美元,比106届增长29%。
本届广交会外商到会人数好于106届广交会,到会的亚洲客商比例最大,占比半数以上。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初步启稳的形势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向好。新兴市场表现更为突出,充分说明企业着力于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本届广交会成交情况好于上届秋季交会,其原因是世界经济正在从危机中逐步复苏,市场有所恢复,消费信心在增强。但是,由于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广、深度大、持续时间长,广交会出口成交的全面提升还有待时日。据企业反映,今年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劳工不足、贸易摩擦趋多、政策可能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虽然目前订单饱满,但大多企业对今年的利润收益并不乐观。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完全复苏尚待时日,采购商受到本国消费信心不振的制约,签单的价格、数量、合同期等一时还很难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因此长单和大单虽然有所增加,但短单和小单仍然占主流。
问题和建议
本次广交会是在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的形势下召开的,虽然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今年出口面临的困难依然是严峻的。参展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出口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近来欧美日等主要纺织品进口国的一些采购商为了防范风险、降低成本,采取“中国加1”策略,将自中国采购份额的一部分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以抵消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带来的风险;
二是由于经济衰退,欧美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越来越多地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三是欧美经济没有明显改善,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
四是随着国内经济回暖,支持出口政策或将退出;
五是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成本风险增大。目前国内人工成本是印度的2倍、越南的3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丧失,而出口价格却难以提升,企业生存艰难。
有的企业甚至认为今年形势之严峻不逊于2008年。虽然创新转型成为业界的共识,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并不能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因此保持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对企业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提出了如下具体建议:
1、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希望能够尽量拖后,给企业一些调整的时间,多数企业希望渐进式升值,并有一定的预期。
2、希望降低海关、质检等行政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3、希望政府不再将退税作为一种调控手段,既然出口商品不在国内流通,就尽早采取征多少退多少的方式,到位后不再调整。
4、呼吁行业自律,抵制低价竞销,避免引发贸易争端进而影响全行业的利益。对积极参加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应诉的企业,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倾斜,鼓励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5、建议政府对舆论导向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免影响行业的利益。如前阶段对于“民工荒”的高调宣传,容易给国外造成一种中国已经充分就业、劳动力短缺的印象,使西方民众产生中国出口挤占别国就业的判断。
6、对非正常波动的大宗商品价格,如棉花、化纤,政府应进行一定干预。
7、对广交会展期的建议:
广交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已经成为世界驰名的展会,其品牌效应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纺织品服装出口产品通过这一重要外销渠道走向了世界。广交会改革继续发扬和巩固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不断创新,但依然一些尚待改善的地方。
第一、由于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的季节性很强,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普遍感到,纺织展馆排在第三期办展,对出口业务的影响较大。按照国际市场惯例,每年采购商下定单时间在上半年的4月初和下半年的10月初,一旦错过了最佳的交易时间,采购商就会转移定单,即便接单,也将严重挤压接单企业的生产和交货时间,甚至带来违约风险。企业强烈建议纺织品服装展馆展期提前,以适应商品特点,这对于维护我国出口市场和就业的稳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