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为战后重建日本确立“贸易立国”战略。伴随出口扩大其主要出口产品纺织品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美欧限制,揭开日本对外贸易摩擦历史。贸易摩擦历经日本经济的复苏、发展、高增长、泡沫经济等各阶段,直至现在,日美在钢铁领域摩擦近半个世纪。 最初摩擦是纺织品——劳动密集型,随后钢铁、平板玻璃、造船等摩擦上升到资金密集型,最后彩电、汽车、半导体等摩擦进一步上升到技术密集型。目前电器、钢铁、化工品是主要摩擦对象。 早期贸易摩擦美欧对日本要求主要集中于限制出口。如强迫日本对纺织品、钢铁出口实行自主限制,认定日本汽车、彩电倾销。此后将视线逐步转到开放市场,如著名的美国要求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开放电信设备采购案。同时开放市场斗争也延展到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中。20世纪80年代前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具体商品及其进出口政策上,但是对单个商品纠缠并未根本解决美欧对日本巨额贸易逆差,美欧将目光进一步投向日本宏观经济政策。1985年美欧与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强迫其变更汇率制度即是1个明显例子。 从全球角度看,上世纪日本作为国际贸易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也是贸易摩擦最大受害者之一,包含内外2因素。(一)内因是构成主因。首先,战后日本急于复兴,“贸易立国”战略实质是以扩大出口带动国内生产和经济增长,在初期更以牺牲国内居民消费来集中社会各类资源扩大出口。忽视消费和进口的贸易政策,导致其进出口贸易结构严重失衡,出口金额和增速远大于进口,日本产品大量冲击他国市场,他国产品却被排斥在其市场外。其次,市场过于集中在发达国家。追求高数量、高回报、高价格、高份额出口“一边倒”政策,引发1个直接后果是市场高度集中。以1979年为例,日本运输机械、化工、机电、金属产品对美国市场依存度分别高达39.3%、26.9%、25.2%、21.4%。再次,市场结构闭塞复杂。日本贸易政策趋向出口,产业政策和行业习惯则趋向“自给自主”和“关联交易”,即注重使用本国产品、集团企业产品,注重长期稳定交易,不轻易接受“外来者”;加之复杂多重的交易结构,使得众多外国产品难以进入日本市场。(二)外因是直接诱因。战后伴随世界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各国高唱自由主义的同时,保护主义却构成其贸易政策最根本的深层框架。这使得美欧在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间左右摇摆,视其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贸易政策,屡屡采用各种保护主义手法维护本国产业利益。另外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美英等作为世界主要工业品生产国经济格局,在日德追击下于20世纪中叶发生根本改变,目前已经转为世界工业品重要进口国。经济结构转变内在形式以破产、失业得以表现同时,对外则以贸易摩擦方式得以体现。 尽管日本在外界压力下扩大开放国内市场,并被迫于1985年在美国纽约同主要西方大国签署让本国付出沉重代价的“广场协议”,不过日本政府随后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海外直接投资和向亚洲市场转移投资等措施,积极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从而拓展对外贸易使日本数码家电和汽车风靡全球。 经过数10年发展,日本企业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积极研发新产品,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对外贸易,改变经营方式以避免贸易纠纷。 (一)加强内部发展,避免摩擦。 1.有序出口,从源头实施控制。日本修改出台《贸易管理令》、《进出口交易法》、《纺织工业结构改善临时措施法》等一系列措施,限制企业扩张设备和生产能力,维护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从整体上保证出口有序。目前避免同业竞争,协同出口,维持市场格局等仍然是日本主要厂家对外出口策略。 2.调整产业和市场结构,实施质量、技术竞争。针对贸易摩擦商品主要以低价冲击对方市场,政府积极鼓励企业采取以质取胜战略,从价格竞争跃升到质量、技术竞争,保持与国外竞争对手的非价格优势,打消其挑起摩擦口实,同时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3.推动进口自由化,开放国内市场。面对国外日益高涨的指责和不断增加的贸易纷争,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后,大幅下调和撤销关税,放宽进口限制,简化进口手续,到80年代中期其平均关税水平降至2.6%,低于美欧。同时放宽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准入条件。 4.扩大内需,降低出口倚重。作为根本扭转贸易摩擦的途径,日本意识到只有降低对出口倚重,扩大内需,才会实现更为平衡的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 (二)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转移摩擦。 1.放宽资本输出限制,扩大对外投资。面对不断增加的摩擦和企业自身寻求发展的矛盾,日本最终将目光投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