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外贸信息>正文

非洲开始反思金融危机对非洲棉花业影响

                     

  金融危机引起的流动性不足,导致国际市场对棉花等原材料需求下降、价格下跌。这也给非洲国家和棉农上了生动的1课,要学会如何面对此种情况。

  基于目前的困境非洲国家已经提出要考虑延长产业链,进行棉花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非洲棉花产量尚未突破100万吨,尚不能满足非洲人民自身需求,因此棉花深加工业应该有着广阔市场空间。

  他们认为,中国、巴西、印度3国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得到世界认可,就是因为上述3国都有完整的产业加工链,能够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非洲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原材料,且在这方面有其自身弱点,即迄今为止70-80%的人口尚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生存不保,何谈发展?

  此外非洲棉农担心目前的金融危机会引起西方国家对其新1轮补贴浪潮。而非洲国家政府财政状况本就不佳,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增加征税项目唯恐不及,更谈不上补贴。

  据此一些人士已经敏锐的认识到,非洲在过去几十年里战乱频繁、局势动荡,缺乏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错过世界产业转移、分工调整的历史机遇,导致整整1代人迷恋武力,因此提出“不要冲锋枪、要生产机器”的口号。

  非洲国家共同的反思是,棉花业发展瓶颈之一在于相关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导致棉花产品竞争力不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问题更加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中,非洲都处于“受制于人”的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非洲生产资料自给率低,过度依赖进口。非洲生产资料供给长期依赖欧洲,远未实现自给自足。产业链上游控制在欧美公司手中,从根本上解释生产资料价格高涨的原因。

  2.非洲在生产资料方面是原料来源地和销售市场。非洲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料储量也很丰富,但是在生产资料制造方面一直发展缓慢。非洲联盟数年前就曾提出要发展生产资料制造业,以便摆脱对西方的依赖,但是各国缺乏共同的政治意愿来统一行动,所以一直停留在讨论阶段,未有具体措施出台。西方生产商方面,作为目前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习惯从非洲进口原材料,在本国生产制成品,之后返回非洲销售,并且获得了巨额利润,力量强大。

  3.非洲各国组织配合方面缺乏协调。非洲棉花业者协会(APROCA)主席就表示,非洲各国可以考虑改变目前分头采购、单价过高的方式,采取“团购”方式,协调一致,以便增强非洲买方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贝宁和布吉纳法索等产棉国每月生产资料采购预算均在2亿西非法郎左右,如果能够采取“团购”方式联合购买,价格肯定会较目前有较大降幅。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