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荣盛集团:二十五年峥嵘 成就化纤巨擘

        

  如果说中国化纤工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步入了发展的正轨,那么荣盛就刚刚好赶上了这趟时代列车。

  1989年,而立之年的李水荣投入20万元资金,购入了8台有梭织机,租用了镇上6间平房,开始成就自己一生的事业。

  2014年,曾经的小作坊已经成为中国化纤巨擘,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领域包括以石化、聚酯、化纤一条龙生产为主业,以煤化工、房地产、物流、创投等为辅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13年年底,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实现产销650亿元,位居全国500强企业22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3位。

  25年峥嵘,李水荣带领荣盛,顺时代之势而立,一路豪迈,写就历史。

  25年建设,李水荣心怀荣盛,踩历史节点而上,摸爬前进,演绎传奇。

  对于自己,李水荣不愿多讲,对于荣盛,李水荣说:“要立百年基业。”

  25岁,对于一个人来讲,刚刚成年,但对一个企业来讲已经成熟。而对于荣盛来讲:25年之于百年,一切其实才刚起步……

  李水荣的不完整解析

  江浙自古出名商,李水荣算是一个。

  白手起家,从一间小作坊开始,经营、发展、积累、升级、蜕变……

  一页页翻看荣盛的发展史,25年,从前到后,你会不断地被李水荣的胆识和魄力所折服。

  1989年,李水荣看准了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毅然放弃经营稳健的木材生意,倾囊投入。1992年,他敏锐地感觉到涤纶丝产品的供不应求,迅速引进3台进口二手加弹机,开始向上游延伸的第一步。1997年,当时整个纺织行业遭遇低谷,许多涤纶织布厂纷纷“关门大吉”,李水荣分析内外环境后,作出了让所有人都感到冒险但却在荣盛发展史上起到最为关键作用的一个决定——放弃织造,上马化纤。

  历史证明了李水荣确实具有超于常人的眼光和决心。就在荣盛卖掉100台有梭织机,投资了1200万元发展涤纶加弹项目后不久,纺织行情回暖,1998年荣盛的产值就增加到了1亿多元,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举成为萧山纺织界的龙头。

  从此,荣盛一路高歌,2001年底,产值首超10亿元,2005年末产销突破70亿元,2006年产销突破百亿元,2011年达到300亿元,2013年650亿元。

  荣盛紧紧抓住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一步步扩张。而李水荣也越来越忙,他在忙着“向上游走”。从上马化纤开始,李水荣就意识到:“涤纶丝加弹市场前景广阔,并且投资加弹设备成本较高,加弹产业进入门槛高,竞争程度低。荣盛应该坚持向纺织产业链上游发展。”他坚信,并且践行。

  2003年,荣盛与同行企业强强联手,斥巨资在宁波打造了化纤产业链的上游项目——PTA,“十一五”时期,荣盛继续定位于加大一条龙产业链的打造,尤其是要加大上游产业的比重。2006~2010年期间,荣盛在扩建宁波PTA项目的同时,又在大连投资新建了另一个PTA项目。

  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给荣盛带来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多的行业话语权,荣盛在化纤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10年11月,荣盛主业——“荣盛石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然而这只是另一个开始,近两年化纤行业又进入了另一轮波谷,许多大型化纤企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行业开始新一轮洗牌。早已经历数次大浪淘沙的荣盛,已开始了下一步的布局。

  李水荣告诉记者,2014年荣盛要做好一件大事,在宁波镇海建造石化上游项目,该项目年底争取投产。而这也是荣盛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我们几乎可以想象拥有了石化上游的荣盛将会变得多么强大。

  十大关键词,读懂荣盛

  在荣盛25周年之际,我们将荣盛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一一拆开,深入解析,以此来了解荣盛为何能够成为化纤行业巨擘?

  1.“诚信”——发展的基石

  荣盛控股集团副总裁俞传坤告诉记者,荣盛的设备供应商曾经给荣盛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讨价还价最厉害,支付货款最爽快。”俞传坤说:“现在的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太多了,而诚信其实才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品质。”

  俞传坤说:“与荣盛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荣盛令人印象最深就是‘诚信’。不论是创业初期还是现在,‘诚信立业’一直是荣盛人不变的信念。”荣盛率先在国内同行中实行以3个月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货款;率先对客户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制定《客户信用管理规定》,逐月评估信用等级,并根据等级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率先实行现金返利政策。这一系列措施,赢得了广大客户的极大信任。

  多年来,企业多次获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AAA级信用企业”、“信贷诚信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等,还被多家金融机构授予“黄金客户”荣誉称号,2008年,浙江省首个企业信用研究基地落户集团,“诚信”已成为荣盛重要的基因深深影响着这个企业。

  2.战略——“一纵一横”提纲挈领

  熟悉荣盛的人都知道荣盛有一个统领全局的发展战略,即“纵横双向十字型”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可谓是荣盛作出的所有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

  “纵横双向十字型”战略是指:纵向进一步向上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横向进一步加快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科技附加值。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荣盛向上游走,不断做大PTA产业,先后投资了宁波、大连、海南PTA项目。而大连的PTA项目,创下了“单线生产能力最大、单位产品能耗最低、单位产品投资额最少”的三项PTA行业世界之最。

  3.质量——企业的生命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参与市场竞争,质量是重中之重,俞传坤告诉记者:“荣盛始终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早在2004年,荣盛的产品质量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成为了“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十佳品牌”。2007年,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多年来荣盛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团队,集团下属的多个质量管理小组还分别在2009、2012、2013年获得“年度全国纺织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荣盛也在2011年获得“年度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荣誉称号。荣盛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TQM,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4.品牌——市场地位的保障

  声誉其实就是品牌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品牌建设,荣盛很有话语权。因为早在1999年,品牌概念刚刚在中国风靡之时,荣盛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RONGXIANG”。从那时开始荣盛便开始了漫长的品牌建设之路。

  荣盛的品牌发展经历了创立、提升和成熟三个阶段,目前“荣盛”的牌子已经在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界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集团“RONGXIANG”获得“中国驰名商标”,“RONGXIANG”牌涤纶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9年10月,集团被授予“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荣誉称号。2011年11月又获评“中国纺织品牌文化50强”。2014年3月,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RONGXIANG”品牌产品入选为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产品。

  5.管理——创新+用心

  管理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有太多的定义,而在荣盛,管理就是“要理顺内部关系,让流程运行起来更合理,让员工工作起来更顺心。”

  荣盛多年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和多次的调研、论证,集团制定了管理制度50余项,先后获得“浙江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化纤行业营销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优秀小组”等荣誉称号。“大型民营化纤企业构建营销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成果还被评为“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并且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6.技术——“机器换人”引领行业

  化纤属于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荣盛石化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聚酯纤维及PTA制造的核心专利技术,在PTA生产工艺、PTA原料输送、聚酯技术及工艺流程、纺丝技术等领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了生产技术,荣盛的信息化建设也在行业首屈一指,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成果被认定为成功案例,在浙江省内作为各企业学习的典型范例。目前企业已实现ERP系统全覆盖,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使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提升了效率。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都在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荣盛也不例外,并且走在了同行业的前面。2013年以来荣盛更是加快了“机器换人”项目的实施,目前荣盛差别化纤维项目中的高端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基本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引自德国,可实现纺丝生产流程中落纱、输送、检测、包装的一系列过程。这样完整的自动化装置在全国还是第一套。与传统流程相比,自动化流程减少了40%以上的劳动力,更关键的是,自动化装置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差错和失误。

  7.人才——企业最大的财富

  对于人才,荣盛清楚地知道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荣盛现有一支100余人的优秀研发团队。为葆创新之泉,荣盛还从韩国、台湾等地引进了专家团队,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荣盛科学技术协会。集团已形成完备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体系,建立了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拥有一支以专家、博士和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专业技术团队。

  除了建设技术团队,荣盛也始终不忘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为了员工能够更好的发展,荣盛制定了一套较为灵活的用人机制,师徒结对、竞争上岗、技术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晰,感觉在荣盛干有前途。

  8.产品研发——竞争的利器

  有了人才的支撑,荣盛的产品研发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近5年来,荣盛持续研发近40个科技项目,研发出多种功能性、差别化的新型聚酯及纤维品种,如:异型扁平易收缩纤维、圆孔扁平易收缩纤维、珍珠绒纤维、免染高收缩纤维、高燃点负离子纤维、PTT/PET共混酯纤维等。近3年来,获奖科技项目20余项。

  而同时在盛元化纤40万吨差别化项目中,荣盛采用了小产能、多线条的组合,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产品规格。目前,盛元项目的聚酯及纺丝生产线已经逐步建成投产,主要产品的方向是细旦多孔及异型丝等差别产品,扁平丝、三角异型丝等差别化产品已经在盛元厂区实现了部分量产。

  9.社会责任——不忘感恩

  多年来,“立足社会,做大企业,回报社会”是荣盛人的创业理念,2007年,全额资助2000万元建造“益农镇荣盛文化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320余万元;2010年,萧山区慈善总会益农分会成立仪式上,集团捐赠冠名慈善基金2000万元;2011年,集团捐赠2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用于支持新疆阿克苏地区教育发展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创办至今,集团的各项公益性支出累计超过一亿元,涉及文化教育、城镇建设、扶贫救灾等各方面。

  10.规划——百年荣盛

  俞传坤告诉记者:“荣盛对中国的创业环境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始终充满信心,荣盛认为,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运行的持续改善,市场作用的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只要不断提升自我,将会有越来越大的作为。面对未来,荣盛将始终坚持‘纵横’发展战略,纵向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横向不断做强做精。”

  而在《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到2015年,集团的总体经营目标是实现销售1000亿元,创利税100亿元。”

  对于未来荣盛充满信心,而我们对荣盛同样充满信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