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金哥针织:一个印染企业的绿色梦想

        

  “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先进环保单位”、“浙江省清洁生产型企业”、“浙江省绿色染整重点发展推广企业”……这是位于城西街道工业功能区浙江金哥针织公司光荣榜上的部分荣誉称号,而这一切都源于十多年来企业坚持的绿色梦想。作为一家印染排污企业,金哥针织在建厂之初就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之本,狠抓污染治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生产与生态齐飞,效益与环保并重”的发展新路,绿色梦想已成为绚丽现实。 
  清洁生产建绿色企业 
  金哥针织是一家集针织、印花、染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通过多年发展,目前拥有职工600余人,企业占地200亩,总资产5亿元,年生产各种面料3万吨,产值达2亿元,是金华市染整行业龙头企业。 
  印染企业如何发展?“先思绿水青山,后图企业腾飞”成为企业的立厂之本。“在坚持诚实、守信、创新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线原则的同时,公司于2003年就提出清洁生产和印染废水治理,把清洁生产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通过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公司环保总监王忠虎介绍。 
  烟气、废水、污泥是印染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而作为一家规模企业,金哥针织每天仅废水就有2000吨。金哥针织邀请专家制订了整治提升19项方案,并分类施策,全方位治污:引进布袋除尘、炉内脱硫设备、蒸汽处理设备治理烟气,引进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治理废水,引进隔膜压滤机治理污泥。“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环保资金7000万元。”王忠虎说。 
  加大治污向环保要效益 
  对于染整企业来说,水无疑是完成印染工艺的关键,但义乌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甚至一度出现水荒现象。“2004年夏天,在保证全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最紧张时期仅能保证企业早上和下午几个小时的生活用水,更别说生产用水了。”水资源短缺成了染整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回忆当时用水困难,董事长楼金富依然印象深刻,这种资源紧缺的情况,迫使企业想方设法节约用水,主动向环保要效益。“向环保要效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操作却并不容易。”王忠虎说,这需要设备投入,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还要有相关配套管理措施。但楼金富下定了决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2003年,公司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开始实施“清洁生产和印染废水治理回用示范”工程项目。其中,用800万元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印花设备,投入12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备,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污水处理和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水处理实验室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清洁生产立竿见影。项目建成后的2004年,废水利用率就达到80%,年削减废水排放量52.38万吨,削减COD52.38吨,节约成本100余万元,排放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中水回用、定型废气余热利用、热污水热能回收、冷凝水收集等一系列改造完善,企业有效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清洁生产目的。”王忠虎说,由于废水利用率高,现在车间染色用水几乎都不用原水。 
  产业集聚促优化升级 
  当前,“五水共治”行动如火如荼,全市上下以重整山河的信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推动治污治水,早还生态旧账,不欠环境新账。期间,金哥针织也积极投身治水事业,自觉抵制工业污水违规排放,并发出“从我做起”的最强音:计划投入2.32亿元,将区域所有印染企业整合入园,推进整体减排。 
  “经过多年的投入建设,现在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已远远超出污水产生量。”王忠虎介绍,公司已被确定为全市印染行业五个集聚点之一,依靠现有各种优势,把一些小型印染企业集中到此,可以有效规范他们的生产,实现达标排放。 
  如今,位于金哥厂区南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原两层旧厂房,已被拆后重建起六层高的新厂房,“原来这一幢两层厂房利用率低,新建六层厂房后,引进一些印染项目集聚,不仅破解了低效用地问题,还借助水环境整治契机,形成产业集聚,倒逼印染产业整合升级,可谓一举多得。”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