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荣盛:稳步“纵横”与内在创新

        

  对于过去的2013年,化纤企业应该说是在平静煎熬中度过的。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销售价格持续偏低、利润普遍下降。但正如有句话所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化纤企业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何“熬”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荣盛控股集团副总裁俞传坤。

  荣盛控股集团作为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尽管面临着2013年各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但荣盛按照年初提出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荣盛控股集团副总裁俞传坤告诉记者:“从去年的经营情况看,企业效益有所下降,利税同比减少较多。但同时,由于集团产能的释放,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十字战略”深发展

  熟悉荣盛的人都知道,荣盛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企业投资发展战略,即“纵横双向”发展战略。多年来集团一直坚持此项战略,一方面加快上游产业的扩张,另一方面加强涤纶化纤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因为对“纵横双向”发展战略的不断坚持,荣盛从一个最初单纯的化纤纺丝企业发展到一家以石化、聚酯、纺丝、加弹为主业,以煤化工、房地产、贸易、物流、热电等为辅业并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的上市集团公司。

  在近两年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荣盛一路坚持着“纵横双向”的发展战略,保持着稳定的前进节奏。对于2013年的荣盛,俞传坤告诉记者:“2013年的石化行业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了原料价格较高、下游需求不旺从而销售价格偏低,而从PTA到聚酯涤纶产业相对膨胀较快,这样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发展姿态,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效益普遍下滑。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不出现大的产业调控的情况下,预计这样的局面还会维持,为此,荣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是进一步做大、做精产业链,更好地掌控市场话语权;二是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降低成本、提升科技附加值方面继续努力。”

  对于做大做精产业链,荣盛绝不是空谈。众所周知,作为石化产业上市公司,2005年荣盛在宁波投资建立的第一期PTA项目成功投产,紧接着集团销售收入便突破百亿。2007年宁波PTA项目二期成功投产,2009年荣盛又在大连投资兴建PTA项目,随后在2010年荣盛销售收入便突破260亿元,同年度荣盛石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持续向上游走的荣盛也不断收获到了完善产业链所带来的成果。

  2013年8月底,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3中国民企500强”,荣盛控股集团以年收入468亿元列入第33位,对于未来荣盛的发展,俞传坤告诉记者:“今后3~5年,荣盛将以打造千亿企业为目标,继续立足于石化化纤这一主业,适当做大煤化工、房地产、创投等辅业。在主业上继续按照‘纵横双向’战略谋划发展。上游重点是进一步做大、做精PTA产业,逐步实施芳烃、乙二醇等新项目,从而进一步掌握荣盛在产业链上的纵深优势和在国内外专业市场上的话语权。下游重点是继续开展对传统化纤产业的整合改造,在提升流程装备和转变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产能。”  

  质量管理求创新

  在今天的化纤业界,需求不旺几乎成为了一切话题的终结者。从下至上传导的需求萎缩状况已经在全产业链中全面铺开发酵,谁也无法预知会何时结束。但是越是非常时期,越是考验企业实力的最佳时期,优胜劣汰的故事就这样不断上演。面对艰难的2013年,荣盛在经营管理上确立了“大质量”理念,围绕提升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三项中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措施,在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和实际管理水平上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荣盛在行业非常时期大力提倡企业的“质量文化”,可谓是智慧之举,在巩固了产品质量的同时留住了老的客户,也吸引了新的客户。俞传坤说:“集团提出的‘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三项中心工作,与荣盛企业文化的再造工作相结合,全方面深入地将‘大质量’理念有效灌输给每一位员工。”

  除了对于质量工作的强化,作为纺织产业科研阵营的主力军,荣盛对于科研工作从来都不曾忽视。2013年以来荣盛加快了“机器换人”项目的实施,目前荣盛差别化纤维项目中的高端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基本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纺丝自动化设备总投资约2亿元,引自德国,可实现纺丝生产流程中从落纱、输送、检测、包装的一系列过程。目前,这样完整的自动化装置在全国是唯一的一套。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仅1条流水线上的6台机器,就需要2~3名工人;现在,1名工人就能负责6台机器。更关键的是,自动化装置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完全避免了产品在人工搬运、手贴标签等方面带来的误差。”

  2013年荣盛对研发平台也进行了完善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在产品方面,逐步实现了新产品的量产。例如,异型扁平易收缩纤维、圆孔扁平易收缩纤维、珍珠绒纤维、免染高收缩纤维等众多研发的新产品已经成功投入生产。

  对于荣盛来说,创新并不是大家都去做高科技、现代化的东西。俞传坤说:“我认为针对现在产业存在的问题或隐患,改变发展思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那就是创新。荣盛虽然一直都在从事着传统产业,但我们一直在创新,从产业链的向上延伸,到生产工艺、设备的革新,再到新产品的研发和管理的升级,我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我认为这也是荣盛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的重要原因。”对于2014年,俞传坤认为,困境会继续维持,但机遇同样存在。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