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先行 技术为重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尽管现代商业对于该称谓的定义有所变化,但是敢于冒险的天性始终是成就一名企业家的必备素质。被美国高盛集团称为“理想的企业家”的刘修才,是上海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拥有博士学位。他在看准生物产业之后,毅然卖掉房子,创办了公司。目前,他创办的凯赛生物已经成为生物与新能源等高科技项目开发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生物制造公司之一。 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产业是生物产业的一个分支。凯赛生物研发出了生物尼龙56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刘修才看好其发展前景。记者就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专访了这位企业家。 孤独的冒险者 “刚进入工业生物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是孤独的。”刘修才说。 刘修才的这份孤独来自于当时很多人对于生物产业的市场机遇缺乏认同,融资困难。“资金不足就卖掉了自己的房子,靠太太养活全家。”刘修才抱定了信念,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认定充满机遇与广阔前景的行业,开启了冒险的征程。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有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对于人口庞大、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尤为严重。即使石油资源丰富,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是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能源还是环境角度而言,尽快利用工业生物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都成为了发展中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刘修才说,进入工业生物这一行,他也受到了生物制药的启发。 其实,中国在世界工业生物领域并不落后。刘修才甚至认为中国在这一行业是有优势的。他说:“由于全世界都是刚刚起步,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领先的可能。中国传统发酵行业非常发达,传统发酵行业加上现代生物技术就构成现代工业生物基础。” 冒险总是充满波折。进入用生物方法制取化工产品的领域后,刘修才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困难主要在于,生物法制医药和食品没有毒性就好,而生物法替代石油化工制取聚合物的纯度要求比较难以把握:纯度低导致后道工序不能使用,纯度高又使成本居高不下。 困难之大是无法想象的,刘修才用“无知者无畏”来表明进入该领域的心态,又在回过头审视这一历程时说,“如果当时知道有这么困难,我们就不会进入。”庆幸的是,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尝试,凯赛生物突破了这一瓶颈。“目前,我们用生物法生产的聚合物能直接替代化工产品。后道加工使用相样的工艺也能进行生产。最重要的是,我们很好地控制了成本。”成功解决问题后就成为了专家。刘修才说,“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在行业受到重视,成就受到瞩目后,凯赛生物已经获得了包括高盛和摩根斯丹利在内的国际一流投行的投资。刘修才在在总结融资的经验时说,之所以受到这些投行的信任很大原因在于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出困难所在,不许诺成果。”凯赛生物的企业价值观念映射出刘修才踏实的创业心态与历程。 大手笔支持研发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说,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刘修才邀请张启先教授和保罗·卡斯维尔先生一同创业也表明,他在突破孤独的前行路上,不只在资金方面有规划。 张教授原来是中国科学院的资深专家,参与过国家许多重大科技规划的研究制定。保罗来自美国,曾在全球最大的生物化工企业ADM担任副总裁,谙熟工业流程和生产管理。 两位重量级人物各有所长,企业内部分工明确。两位的加盟也印证着刘修才做企业的理念——“做一流企业要有一流的优秀人才。” 这句话一方面表现出人才对于企业强大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中部分企业在做强方面的软肋。尤其在工业生物领域,高科技的行业特征,使得企业必须花大本钱做好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这一关。 在技术研发方面,刘修才认为,企业是行业主体。“逐利的动力使得企业清楚下游市场所在,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动向进行研发与生产。” 国内的生物企业普遍没有国外知名企业的雄厚实力,在全球行业整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占领技术制高点的雄心壮志显然离不了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刘修才说,国家在这方面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要有一个机制,要鼓励那些真正做产业的企业,而不能把企业引导向只依靠国家经费上。 认清企业逐利的本质还在于,企业是不愿意与人分享先进技术的,因此自主研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科研有风险,在投资时企业都会理性衡量利弊。但是,如果企业都不研发,都在等别人研发,整个行业就又少了领先的机会。研发虽然有风险,但是成功之后对于企业的成长会形成良性循环。”刘修才以凯赛生物在工业生物业内的领先地位为例,认为科研成功可以使企业有独霸行业的机会,拥有定价权。 企业不愿意与人分享技术还在于需要保护知识产权。“中国人能做世界上一流的东西,也可以创造一个行业。但如果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所有的企业家没有人愿意投更多的钱。”刘修才说,“而且,技术专利得不到保护,国外企业也不敢把技术拿到中国,中国也少了借鉴的机会。”他呼吁政府与行业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国内的,而且要保护国外的。” 希望行业早做大 中国工业化相比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落后的,但是生物技术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凯赛生物已经在生物丁醇等方面作出了突破和贡献。“我们都着急于行业进程,希望行业规模能够快点做起来。”刘修才说。 然而,目前有人认为,生物产业的做大面临两个问题的挑战:一是生物产业与粮争地的问题,另一个是利用生物材质加工时污染环境的问题。而在刘修才看来,这两个问题如果加以理性思考,科学计算,都会不解自破。 刘修才说,生物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从长远看,开发生物资源是大势所趋。他认为国家现在用很少一部分粮食去开发生物技术,做技术储备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对于被扣的污染“帽子”,他也在科学计算的上基础上认为,从总体消耗和排放来看,生物产业比石化产业更加绿色和低碳。 “观念不纠正,行业推广将非常困难。”刘修才认为行业做大要强调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对于生物产业的发展思路,刘修才的想法是,梳理传统行业的产业链,研究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传统工艺,发掘出可替代的潜在产品。通过直接替代、类似替代、途径替代等途径,找到生物法产品的机会所在。 刘修才看好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发展。他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尼龙66因原材料已二腈受到国外限制,发展较慢,而生物尼龙56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尼龙66。目前,凯赛生物在纺织领域已经开始开疆扩土,在山东投产了生物尼龙56。产能设计20万吨,目前先行投产4万吨。“我们认为,工业生物在纺织材料这块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尤其在中国的市场很大。”刘修才表示,他们在看好该产品的市场同时,正在寻找尼龙56应用方面的合作伙伴。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