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纺织业升起连接海天的新星

                     ——记山东华兴纺织集团(一)

  6月8日,中国航天基金会在山东宁阳为山东华兴集团举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授牌仪式,确定华兴旗下“华兴牌纯棉纱线、棉棉纱线”、“海斯摩尔牌壳聚糖纤维材料”、“海慈密语牌内衣”三大类产品成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并且华兴成为纯棉纱线、麻棉纱线、壳聚糖纤维材料和内衣产品领域的“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宁阳县有关领导,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及众多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还未走完25个春秋的华兴集团,竟由一个县属小棉纺厂成长为一个集海洋生物新材料,各种棉纺、混纺纱线,各类功能性纺织品,生物医卫纺织品,航天航空及防辐射等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内外贸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其中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又有怎样一番动人的创业故事呢?

  集团篇

  凤凰涅槃困境求生

  1987年,山东华兴纺织集团的前身——宁阳县棉纺厂筹建指挥部成立,原厂区占地689329平方米。在宁阳县的大力扶持下,宁阳县棉纺厂的10920锭纱锭终于在1988年10月1日全部投入运行。

  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中的企业,其发展的艰难可想而知。单是原料来源便愁煞厂领导,“找门路、想办法,无论如何艰难都要维持正常生产”这便是当时全厂人的想法。于是众人勒紧腰带、咬紧牙关、直面困难、知难而进,为企业的生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与拼搏。还未松口气,1991年国家下令砍掉不能达到一档的小棉纺厂,突然而至的生存危机再次笼罩在华兴上空。8月,在全省中小棉纺企业“升档次,上水平”检查验收中,华兴一次性通过了验收,获得了生存权。不是华兴人,你无法得知半年多的时间里华兴众人是如何拼搏努力的。众志成城,誓与企业共存亡,干群携手保华兴——这齐心奋进的精神从建厂伊始便传承下来。

  1997年宁阳棉纺厂扩建指挥部成立,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10619平方米的二期扩建工程开始动工。1998年扩建设备全部投入运行,华兴的规模达到4万纱锭。凤凰涅槃一般的华兴,在困境中迅速崛起。

  “临危不惧、战胜困难,确保企业生存发展”这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华兴的动员口号,当时棉花价格上涨,棉纱价格下滑,产品严重积压,企业再度陷入严峻的考验之中,“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口号动员了全厂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华兴人硬是咬紧牙关在市场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锐意进取迸发活力

  2000年8月,华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泰安华兴纺织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同年9月,一次性通过北京9000认证中心的IS0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10月,以泰安华兴纺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山东华兴轻纺工业园成立,规划面积1万平方公里。当月,青岛大学教学科研基地落户华兴。从此,华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拉开了高速扩张的建设序幕。到2005年,经历六期扩建,投资1.05亿元的5万环锭纺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华兴生产规模达到16万纱锭,其中精梳规模达到11万锭。

  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公司效益连年递增,其发展速度使得鲁西南地区纺织业界大为震惊。但经历过几番波折的华兴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深知自己与国内知名企业相距甚远。于是2006年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诚信为本,创新发展,富强和谐,编织未来”的企业发展理念,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制定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厂区远景规划。

  夯实管理基础,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研发环保纤维……一系列举措无不使华兴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华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越走越稳、越走越大。2007年,山东华兴纺织集团经权威部门批准成立,下设宁阳华兴金辉纺织有限公司、宁阳华兴经贸有限公司、宁阳华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历经考验的华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迈着改革的步伐一路走来。这活力四射、与时俱进的青春气息经过大浪淘沙的辉煌成就了今天的美卷。华兴人用勤劳的汗水浇灌着纺织的花园,20多年的峥嵘岁月让我们对华兴的明天更加有信心。(未完待续)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