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2015年棉价仍将处于蛰伏状态 整体筑底为主

        

  进入2015年后,棉花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一、新政策下供求情况的探索

  1、供求平衡表分析

  三年收储导致了国产棉产量放大,而价格的偏离又刺激下游企业大量进口棉花,致使中国变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库存国。可能未来的几年都将以恢复棉花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主基调,并以适时的有策略的消化库存为辅。

  1)新政策下棉花减产预期强烈

  2014年棉花的采摘期已经结束,本年度中棉花产量预估下滑较大,从之前预估的680万吨减少至最新预估的649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减产幅度为4%。由于直补政策的影响,新疆与内地的产量、种植面积变化极为不同,其中内地产量为182万吨,较上一年度减产46%,新疆产量为467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9%。意料之外的是新疆虽然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但由于棉花质量问题,单产较上一年度下降了7.6%,仅为126.87公斤/亩(全疆,包括机采棉)。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查,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意向面积为336万公顷,同比减少14.5%。主要是由于内地补贴力度大不如新疆,预估在接下去的年份里,新疆的棉花种植稳定趋势强于内地。在强烈的减产预期下,如果未来棉花需求稍加好转,就将利好未来的棉花价格,但这个利好需要较长的发酵期,首先可以关注接下去对来年种植面积的炒作。

  在面临市场化和产量、面积下滑的情况下,棉农应更加注重棉花的质量问题,以顺应需求,但今年新疆棉花质量却存在一些问题。在棉花加工企业公证检验检验结果中显示,今年新疆棉质量没有往年的高,三级棉占比较大,一二级棉比例下降。到棉花纯销售期后,这将造成棉花价格的两极分化,高端棉一价难求而中低端棉价格受到压制。而由于需求造成的销路不畅的中低端棉最终流向可能就是期货市场,对期货盘面造成仓单压力。

  2)限制进口,引导国内棉消费

  由于3年的收储政策导致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在价差最大时国内棉价高于滑准税进口的外棉将近4900元/吨,加上美棉澳棉质量好于国产棉花,吸引下游纺织企业选择使用进口棉进行加工生产,因此在收储的三年中外棉进口量增加巨大,冲击了整个产业链。

历年棉花年进口量(单位:万吨)

浙商期货(年报):棉价蛰伏新年度期盼新常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但在2015年,这个情况又将有所改变。政策决定除发放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微博]承诺的89.4万吨关税进口配额、满足纺织配棉等需要外,不再增发进口配额,并将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在此政策不变的前提下,2015年棉花的进口量为89.4万吨,仅为2012年进口量的17%。

  此政策主要意图是希望通过减少外棉的进口冲击,拯救国内的棉花市场。目前国内棉花价格下跌接近国际棉价,但由于今年新疆棉质量问题和上下游的观望心理,国内销售进度十分缓慢,加上目前滑准税进口并未出现亏损,不少企业选择进口美棉,最近几周USDA的美棉出口数据强劲,主要进口国为中国。但在政策指引下,棉花进口量势必会下降,而国内的纺织企业也能在国内购买到价格相对合理的棉花,缓解近几年高成本的情况,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让市场有一个良性循环,但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将对远月合约长期利好。

  3)消费预估不佳,下游纺企未来该如何

  纺织业PMI指数
  浙商期货(年报):棉价蛰伏新年度期盼新常态

浙商期货(年报):棉价蛰伏新年度期盼新常态

  (数据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浙商期货研究中心)

  近期棉纺织PMI有明显好转,下游纺织企业的开机率和新订单量也出现了好转,显示整个行业近期状态正在好转中。若情况持续改善,进入棉花纯销售期后将改善目前棉花滞销的情况。

  虽然目前整体行业数据显示纺织行业有所好转,但棉协公布的14/15年度消费量预估却从最先的813.7万吨减少到了最新780万吨,整体下降4%。说明目前对行业的后市依然不乐观,行业的整体亏损、产能过剩、替代品冲击等都是行业好转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今年在新政策实施的情况下,行业如何紧跟政策转变自身的布局也将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中国将进入新常态,棉花作为目标价格试点,也将随着改革浪潮进入新常态,那么棉花的新常态是如何的呢?随着棉农收入的减少,大部分棉农将选择改种或外出务工,棉花的面积和产量必然下降,而在新政策扶持下,新疆地区成规模的、机械化的棉地将成为新常态下的必然趋势。由于常年收储造成的产业链弊端,使得市场各方对未来的预判持续偏悲观,对消费并不看好,在整个行业全面好转前必然需要一次蜕变。目前的政策利好整个行业,带领杨业缓慢进入良性循环。今年或将是行业改善前的低位整理阶段。

  2、行情热点与节奏

  由于今年春节较靠后,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企业点燃节前备货的热情,现货销售仍处于滞销状态,可能今年的节前备货热潮将向后拖延。照往年到春节前,棉农会因为传统节日的到来而出售储存在自己家中的籽棉,到时候棉农一般会不管价格,以抛售清货为主,容易造成收购价下跌。此举将降低现货价格,使仓单成本压力位向下移动。

  春节过后,棉农将进入棉花的春播阶段,彼时各方将会把关注点聚焦于下一年度的种植面积预估。由于直补政策的影响,将加速内地种植面积的减少,而新疆地区会相对稳定,这将点燃下一轮的减产预期。减产预期如果十分强烈,这将持续影响后续合约。

  截止2014年8月31日抛储结束,国内棉花国储量大致为1000万吨,而正常年度的国储量在300-600万吨左右。棉花抛储是国家调控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抛储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这样巨大的棉花储备量无疑是棉花价格上方的一把镰刀,并且今年我们并不知道这把镰刀要在何时落下。政策公布今年3月之前暂不抛储,让这个不稳定因素在时间点、价格和量上更加具有猜测性。3月后需要关注国储抛售的炒作,但由于政策导向是希望改善棉花产业链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预估国家不会在棉花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度增长而造成纺企用棉压力时进行抛储。

  二、结论

  剔除不确定因素抛储的影响,单从供求平衡表看,若无额外配额发放,则2015年或为紧平衡,在棉花政策逐步放开趋于市场化的情况下,内外棉价的相关系数将重新增大,下方有成本作为支撑,而上方则需警惕国家抛储,价格将难有大幅度的上下波动空间。实际的价格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短期因素而出现短期强弱变化且放大涨跌。在棉花产业链完成调整前,2015年棉花价格仍将处于蛰伏状态,整体筑底为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