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价格定位在何处
棉花直补细则出来近两周时间了,不管是新疆还是内地,籽棉收购依然冷清。棉农担心棉花卖早了吃亏,轧花厂担心一收就亏损,主要还是搞不清今年棉花行情的底。看来要打开今年籽棉收购的闸门,就得搞清楚今年棉花的价格,笔者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1、市场在未来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9月17日,目标价格细则正式公布,明确规定了“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政府不再干预市场价格”。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政府会出手救市?细则规定,当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进口棉价格,出现“卖棉难”时,及时启动预案,采取必要措施鼓励企业入市收购。这完全颠覆了临时收储时代的“政策”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因此,市场供需决定市场走向。 2、棉花供需格局整体偏空。美国农业部9月份全球产需存预测显示,全球棉花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全球棉花期末库存达到2314.2万吨,库存消费比为历史新高的94.8%;中国国内供需情况:国家储备棉目前大约1000多万吨,掌握在政府手中,明年3月份出库销售的可能性较大。理论上,本年度政策给新棉留出了5-6个月的时间进行消化。2014年预计国内棉花产量681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1%关税内配额89.4万吨,今年9月份至明年3月份市场供给量681+89.4=770.4万吨。截至2014年9月,中国消费情况仍处于历史低位,预计2014/15年充其量在660万吨,那么预计在明年3月份之前需求量最多330万吨,供需过剩770.4-330=440.4万吨。 3、2014/15年度供应“前紧后松”。8月31日,国家暂停抛储。受目标价格政策及天气因素影响,今年新棉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尤其新疆地区棉花需入库检验在时间上略有耽搁,预计新疆棉大量进入内地时间或将推迟至11月中上旬。9月1日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新棉不能大量上市,国储棉停抛,外棉因配额匮乏通关不多,市场把这段时间称为供应“真空期”。11月中下旬之后,新棉大量上市,供应宽松状态将逐步显现。 4、内外棉价差缩小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向。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内棉花受不受欢迎还要看其性价比,这就涉及内外棉价差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目标价格的意义在于上可保棉农收益,下可推动内外棉价差维持在合理水平。由于2015年除89.4万吨1%关税配额外,原则上不再增发其它配额,所以内外棉价格比较按1%关税折算参考更具有实际意义。当前ICE期棉12月合约价格在62美分/磅,加10美分/磅升水,合1%关税港口提货价在11000元/吨附近。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内外棉价差在2000元/吨以上尚可接受,过高价差对消费量将形成制约。11000+2000=13000元/吨,与目前郑棉CF1501合约大致相当。这可以形成两个判断:一是郑棉近期合约仍有下跌空间;二是国内新棉跌至13000元/吨之后,其价格优势才会形成。 价格跌至13000元/吨,政府会不会出手“托市”?目标价格说得很明白:只有“当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进口棉价格”时,才会采取措施。目前进口棉价格11000元/吨,仍然大幅低于国产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标价格之下,国内棉市仍有下跌空间;短期内政府不会“托底”;目前来看,新棉13000元/吨或能站得住脚;外棉价格是动态行情,由于中国大幅削减进口量,可能会引发外棉继续在下跌通道中延续较长时间,后期ICE期棉会不会跌至55美分甚至50美分?大家可以尽可能的发挥想象。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