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棉:炎炎夏日里的“悲凉”
七月,是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可长绒棉商们却道“天凉好个秋”。2014年,一路走来,一路阴霾,前路仍然崎岖,他们将做何选择? 亏损—悲凉 圈内人都知道,2013/14年度长绒棉商的亏损“触目惊心”。山东棉商老李做长绒棉生意亏了1000多万,几乎把家底搭了进去。“不光我们亏,凡是做长绒棉贸易的,都亏得很惨。”截至目前,部分长绒棉商已经清空库存,但都以亏损结局。老李说道:“大公司大亏,小公司小亏,亏个300-500万平平常常,亏个1000来万也不稀奇。”还有那些仍有库存的棉商,基本是“日亏斗金”。不少棉商说,想想利息和各种费用,将来下场可能更惨,不由得内心一阵悲凉。 在过去的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国内棉市走势总是“出乎意料”。一是没想到2014年纺企长绒棉消耗会如此之低。2013年新疆长绒棉产量3.5万吨,加上陈棉库存也不超6万吨。如此小的库存量,市场竟然表现“供大于求”,这是大家没想到的。二是没想到国家抛储底价会下调。4月份,国储棉竞拍底价下调至17250元/吨,直接引领棉化价格“塌方”,长绒棉失去了最后上涨机会。三是长绒棉进口如此“凶猛”。2014年,美国皮马棉、埃及吉扎86、吉扎88等都较受欢迎,本年度进口大幅增长,冲击新疆长绒棉。 “不是咱不用心,实在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棉商们如此感叹。 无奈—不舍 山东、河北棉商表示“无奈”。据了解,7月3日,黄河流域长绒棉主流价格是:地方产137级长绒棉30300元/吨(提货,带票),237级29600元/吨,337级29000元/吨一线,236级28200元/吨。“价格稳定了一些,但是根本卖不动。”长绒棉商表示,在大家力挺之下,长绒棉价格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但是,这也造成了长绒棉的销售陷入更被动局面,河北石家庄棉商老张说:“要么不卖,要么就大幅降价,别无选择。” 长绒棉在中国面临如此窘境,为何不一走了之,为何既“怨忧”又不舍?一位市场人士说,长绒棉在中国属稀缺资源,但近年来,国内纺织行业受外纱冲击越来越大,预计未来2-3年,中国进口纱线将再翻倍,继续挤压国内中低端纱支市场。这种情况下,国内纺企采取了两种方式应对之:一是企业外迁,赴东南亚、新疆甚至美国设厂生长,继续从降低成本方面作文章;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企业减少棉花用量,大量引入非棉纤维,实行差异化竞争;还有一部分企业就是大力发展高支纱生产,因此,预计未来长绒棉需求只增不减。 正是因为期待一个未来,很多长绒棉商不愿放弃这块“肥肉”。他们虽亏犹存,无奈却怀抱希望依然坚持。棉市在“崎岖”之中,是否能继续前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