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新疆棉优势丧失的背后

        

  我国新疆棉曾是所有地产棉中的佼佼者,世界几大产棉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棉花整体性能曾经难望其项背,新疆细绒棉、长绒棉也因此成为纺纱工程师制作高端纱的首选。而今,新疆长绒棉成为稀缺物资,新疆细绒棉的身价跌至中等级甚至以下水平。不禁让人疑问,曾经引以自豪的新疆棉现在怎么了?
  品质是否真下降?
  2010年以前,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棉花是世界上综合评定和分等分级质量最好的棉花,无论是异性纤维控制、轧工质量、颜色的一致性、分等分级、成熟的一致性、含杂率等都是控制的最到位的,新疆南疆棉用88、96片机轧出的棉花质量及可纺性是世界一流(除三丝),得到行业内普遍好评。而近几年,新疆棉等级下滑严重,一些企业买棉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棉花期货只提供两个物理指标——长度和马克隆值,而且其范围较大。要回答新疆棉品质是否下降,棉纺厂作为使用单位最有发言权。
  2005年笔者去新疆采购3级棉,棉花长度可达到29mm~30mm,除了含杂及三丝指标偏高,其他物理指标均很好,棉花等级清楚,用棉量可以间接证实,普梳用棉量在1.1左右,精梳用棉量在1.35左右。现在,用棉量增加3%~5%,棉花长度却很少能达到30mm,多数是28mm。过去1级、2级棉较多,3级棉是较差的,但是现在3级棉是最好的,包括马克隆值、棉花长度,甚至是强力均有所下降,价格也比过去高出很多。
  河南一家企业技术总管反映,从2009年到现在,新疆棉的品质一年不如一年。从国储棉购进的新疆棉,同等级棉花纺制精梳40支,与澳棉相比,平均强力相差30CN~50CN(紧密纺纱),用进口AFIS仪器检测,澳棉短绒率为11%~12%,新疆棉短绒率为13%~14%,4分位长度澳棉32mm~33mm,而新疆棉则为31mm左右。新疆棉甚至无法满足该企业喷气织机生产需要,生产喷气织机用纱只能依赖进口澳棉,而用进口棉因有配额限制,所以不得不减少生产量。有企业反映,有时从新疆私人手中购买的新疆棉比国储棉质量还要好些。
  苏北某纺织企业原来一直用进口澳棉、巴西棉生产高品质纱,后换以新疆棉为主的棉花生产,后道客户反映布面大棉结明显增多,细纱+35%,+140%,+200%显著增加。且含糖棉会不时出现,造成可纺性能变差,生产效率下降,质量波动,成本增加。目前,企业反映市场棉花没有以质论价,新疆棉异纤、混等级问题严重,加重了企业成本负担,给困境中的棉纺织企业雪上加霜。
  为何质量会下滑?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1999年出台《细绒棉》国家标准后,多数企业基本按照标准执行,至少1级棉、2级棉质量相对保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师的棉花让人放心。可以说,2003~2009年期间,新疆棉内在品质相对较好,棉花价廉物美,等级相对较清晰。
  国际棉花大举进入国内市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棉花品质下降。在一段时期内,我国棉纺织行业以每年增加1000万锭以上的速度发展,大量增加的产能造成国内棉花资源紧张,进口棉趁机进入国内市场,国内棉农的利益受到冲击,棉农种棉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打击了植棉积极性,导致我国棉花产量、质量下降。2010~2011年间,国内棉花资源紧张,全国大部分棉企到新疆采购棉花,有的棉纺织企业干脆自设轧花厂,自己收购,为了增加产量,轧花机的打手及刀片数一加再加,棉花产量增加了,轧花质量却明显下降。
  造成新疆棉质量滑坡的另一个原因是单纯追求产量,而忽略了质量。由于追求单产,新疆的棉花种植密度越来越大,且“拔苗助长”,质量下降,跟过去新疆棉的外观、品质无法相比。现在,新疆棉花的质量跟印度、巴基斯坦棉花质量相当,属中、低档棉花。
  新疆棉资源须保护
  棉花涉及棉农及纺纱厂的利益,更是国家战略物资,不能受制于人。我国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2/3,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棉花的种植、生长,从国家层面看,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不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如南方雨季偏长,就应考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去年,湖北、湖南、江西3省棉花受气候影响,色泽出现淡点污棉,长度降至26mm,在价格上缺乏竞争性。
  国家相关机构应从资源安全角度考虑,统一规划棉花生产,做到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14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6597.3万亩,同比减少483.6万亩,降幅6.8%,棉花价格仍是未知数。相信通过今年棉花直补政策的推行,可调动棉农种棉积极性,种好棉,种特色棉,如长绒棉、有机棉、彩色棉等。
  山东鲁泰生产的300支纱面料,是目前国际上最高档的衬衣面料,手感摸起来跟丝绸相差无几,而要生产这样的面料,是依托自身在新疆15万亩长绒棉基地。鲁泰纺织从棉花育种、种植开始,到下游的纺纱、漂染、织布、整理、制衣,进行全产业链条把控,不仅保证了产品品质,而且留下了全产业链的利润。
  如何在技术上弥补品质不足
  然而,新疆棉花的整体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且我国当前的储备棉还需2~3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对于棉纺织企业来说,只有面对现实,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落实好每一项细节,才能渡过难关。
  首先,棉纺织企业要对到厂的新疆棉做到逐包检验。一些没有棉花检测仪器的小型棉纺织企业,不能只凭经验,要寻找相关机构进行检测。棉花质量的优劣判定应是手感目测和仪器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其次,生产高品质纱时,在没有把握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进口优质棉,或者以进口优质棉为主体。如果是以新疆棉为主体,则必须做单唛试纺。鉴于近年来新疆棉轧工质量差,短绒高,有害疵点多,混等级现象严重等问题,清梳工艺是关键。不少棉纺织企业清梳工艺成为万能工艺,棉花怎么变很少主动调整。等到质量出了问题再去调整,也是造成批与批间纱线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最后,在工艺上,清花应柔和打击,充分除杂,早落少碎,多松少打。生条定量、车速、盖板速度、针布密度、针面角度要合理,采用合适的精梳落棉率,头并牵伸分配要合理。在设备上,清花打手要光洁,针齿尖没毛刺,不倒针齿,通道要光洁不挂花,梳棉针布按周期进行回磨和更换,做到“七锋一准”,针布回磨要“勤磨、少磨、精磨”(回磨周期适中,每次回磨量少,回磨质量要好),固定盖板针布也按周期更换保持锋利,精梳的锡林、顶梳要求状态好,清洁刮皮、绒布完好,保证短绒被清除。另外要减少纱线毛羽,前纺工序重点是减少短绒产生,细纱工序主要是合理选用钢丝圈,钢领和钢丝圈合理选配,做好锭子、钢领和导纱钩“三中心”,钢领板水平等工作,络筒车速张力要合理选用。在操作上值车工严格按操作法的清洁周期做好大、小清洁,做好巡回检查,减少尘杂附入疵点。

  (苏州纺织工程学会 缪定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