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棉花市场有望“苏醒”

        

  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年初以来,郑棉总持仓量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之中。随着收储政策的退出,棉市将迈入市场化,进而加大波动幅度。市场对郑棉后期活力有较好预期,沉睡已久的郑棉期货将被“唤醒”。

  收储政策退出,棉价将走向市场化

  国家连续三年敞开收储,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脱节,郑棉市场失去活力。2014年3月底,2013年度棉花收储工作便要结束,2014年国家将在新疆实行直补政策,政策的变动将改变棉市格局:第一,失去了收储价的铁底,棉价将回归市场,最终由供需博弈决定;第二,国内外棉花价差将回归,2012年以来价差一直维持在3000元/吨以上,最高甚至超过5000元/吨,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表现在期货市场上,即是影响期价变动的因素增多,任何影响经济形势、市场人气和供需关系的因素都将左右期价,无疑,棉花期货的活力将增强,棉花产业客户和投资资金将重新入场。

  去库存环境下,抛储价成为新的压力位

  连续三年的敞开收购,已经令国储库“棉满为患”。2011年度以19800元/吨的价格总计收储约325万吨,2012年度以20400元/吨的价格总计收储约650万吨,2013年度收储虽未结束,但预计总收储量突破630万吨。这样一来,总收储量超过1600万吨。其间,抛储出库量(截至目前)约为480万吨。简单计算发现,净入库量超过1100万吨。再加上国储库原有库存以及国家每年采购的进口棉,国储库现有的棉花储备量接近国内两年的消费量。

  储备棉带来的库容和资金压力也是国家不再延续敞开收储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部门已表示,未来几年将以去库存为主。2014年,国家仍将严控进口配额的发放,市场缺口由国储棉投放承担,因此储备棉的投放价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压力位。目前国家以18000元/吨的竞拍价向市场投放棉花,需求企业只是按需竞拍,成交一般。新棉上市之后,价格重心进一步下移,抛储价很难高出18000元/吨。目前市场已有传闻,后期将降低抛储价,并搭配进口配额。

  市场机制下,棉价可能直逼生产成本

  全球棉花供应宽松,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国储库存高企,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国内棉价可能直接跌至生产成本线,甚至更低。笔者粗略估计:去年新疆承包户的种植成本为2300元/亩,按照平均亩产600斤、平均衣分39%、加工成本900元/吨计算,皮棉的生产成本约为11000元/吨。也就是说,如果行情不好,那么棉价可能会跌至11000元/吨。当然,这是最坏的预估。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市场机制下,棉价的波动幅度会加大。以上文我们预计2014年棉价难以逾越18000元/吨计算,棉价的波动幅度有7000元/吨。

  综上所述,新年度国家政策风向的改变必然导致棉价波动幅度增大,沉寂许久的郑棉期货将“苏醒”过来。从国内巨大的库存以及疲软的需求来看,棉价易跌难涨,棉花加工企业须密切关注后期的卖出套保机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