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市进入去库存拐点期
据预测,2013/14年度,中国国储棉将达1100万吨,这个库存如要减少到合理水平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这个庞大的库存无论何时抛售都将给世界棉花价格带来巨大的供应压力。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有可能成为全球棉花库存由增转降的拐点,2014年全年棉花价格将会以下跌为主。 全球棉市动荡沉底 美棉2013年全年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月美棉走出了一波单边上扬行情,美棉指数从年初的75美分左右一路上涨至年度高点93美分附近,此轮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预期美棉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同时美棉出口数据较好;第二阶段:4~8月美棉主要在81~93美分区间内宽幅震荡;第三阶段:9~12月美棉震荡下跌为主,11月份再度回到年初行情上涨起点的76美分附近。全年美棉呈上冲失败重新寻底走势。 郑棉期货在2013年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月郑棉指数从19000上涨到20500左右,此轮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两个,一是国家在年初宣布本年度以20400元继续敞开收储,二是上年度收储量超过600万吨,造成了郑棉期货市场仓单数量很少,近月合约走出了软逼仓行情;第二阶段:4~7月,郑棉指数围绕19600~20400区间波动,市场缺乏消息面刺激,等待新年度政策明朗;第三阶段:8~12月,由于国家在2014/15年度不再继续收储消息逐步明朗,郑棉指数持续走低,从20000一路下行至18500附近。 去库存任重道远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供需报告预测,2013/14年度全球棉花总体仍供过于求,全球期末库存继续创出历史新高。从供给角度来看,全球棉花供应较上年度小幅减少,主要产棉国中国和美国产量跌幅较大,其中美国产量跌至300万吨下方,印度产量小幅增加至630万吨,再度刷新历史纪录。消费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全球棉花消费量小幅增长至2388万吨,中国消费量预估与上年度持平,主要消费增长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消费量预计将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库存方面,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增至2099万吨,其中中国期末库存为1247.8万吨。由于本年度继续收储,全球棉花库存向中国集中的趋势延续。 从2010/11年度开始,全球棉花库存开始持续攀升,2009/10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024.3万吨,至2013/14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增至2099万吨,4年时间全球棉花增加了1000万吨库存,全球棉花的需求情况是从2009/10年度的2587万吨峰值下滑至2011/12年度2238万吨谷底,其后两年缓慢爬升,基本与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节奏一致。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来看,未来几年恐怕很难出现快速复苏的局面,缓慢复苏可能仍然是主基调,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棉花需求将难以出现显著增长,棉花去库存的重任就只能落在供应端减少这条路上。以2013/14年度期末库存2099万吨的水平如果下滑到历史上正常的1200万~1400万吨水平左右,需要从2014/15年度开始持续3~4年每年削减库存200万吨以上,这就意味着未来3~4年内全球棉花供应都在2200万吨左右,较目前水平减少10%左右。从这一点来看,全球棉花去库存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对于涉棉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国储政策出现调整 2010年全球主要商品大幅上涨,其中棉花涨幅最大,从16000元/吨一路上涨至最高33000元/吨,中国政府的棉花储备基本销售一空,只剩下少量战略储备。政府为了保证棉花供应,防止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影响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在2011年出台了棉花保护价敞开收储政策并且持续了三年时间,2011年以19800元/吨收储325万吨,2012年以20400元/吨收储651万吨,2013年截至12月17日累计收储410万吨,按照目前进度,至2014年3月底本年度收储总量将再度达到600万吨以上。 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收储效果如何呢?首先国内库存特别是国储库存大幅增长,中国期末库存从2010/11年度的230.9万吨到2013/14年度预计将会增加到1247万吨,其中国储的库存预计将达到1100万吨左右。国储三年时间大约积累了1000万吨库存,而这几年全球棉花库存增加的数字也正好是1000万吨,可以说中国的棉花收储是将全世界的过剩棉花都收进了国储。2011年3月美棉期货价格在210美分左右,2012/13年度美棉期货价格始终在70~90美分之间波动,美棉这个价格水平对应滑准税下的棉花进口完税价格应该在14300~16400元/吨,远低于国储收储的20400元/吨的托市收购价格。中国政府前几年的收储政策实际上是以一国之力给整个世界棉花市场托底。 现行收储政策持续不下去的原因:维持庞大的棉花库存需要耗费国家巨大的资金,同时不断累积的国储库存也给仓储及国储棉保管带来了巨大压力,例如2013年中储棉某仓库失火就一次损失了几万吨棉花。国家的实际收储只是抬高了国内的棉花价格,并不能抬高国际棉花价格,国内外价差拉大造成纺织行业成本大幅提高,经营面临极大困难,高价收储底价抛储,造成国家财政需要巨额补贴棉花,财政压力巨大。大量收储和抛储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棉花价格回到了计划体制下,造成资源配置失衡,损失巨大。 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停止收储政策转为向棉农直补也就顺理成章了。 棉花敞开收储转为直补,首先是撤掉了中国和世界棉花的政策性支撑,棉花价格的底部将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一个价格;其次政府对棉农直补将会降低棉农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国内棉花价格下跌,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国内棉花价格对于进口棉的高价差将会显著缩小,而纺织行业的原料成本劣势将会逐渐消失,国内纺织企业将会重新和世界纺织企业平等竞争,有利于纺织行业走出低谷;最后,国家明确不再收储后,棉农可能选择种植其他作物,减少棉花供应,这对于国内棉花去库存将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涉棉企业而言,在国家棉花调控政策大幅转向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对于棉花加工企业而言,国家不再收储,意味着棉花的销售市场将会重新与市场接轨,应加强自身库存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对于棉花进口贸易企业而言,进口配额的价格不再持续高企,随着国内外棉花价差的缩小,配额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进口棉的价格优势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应该注意对手中配额的风险管理。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则应该注意国内外价格接轨可能带来棉花和棉纱价格下跌影响,适当做好库存棉花和棉纱的套期保值。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