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棉花收储陷“双输”怪圈

                     

  “中国棉纺织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本月初,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高勇曾罕见直白表态。而半个多月后,曙光乍现,棉花收储政策有望做出调整。“即将召开的新疆棉花会议将讨论棉农直补,新疆有望率先试点。”高勇日前对记者透露。
  纺企“关、停、并、转、死”
  在高勇看来,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正是将棉纺织业逼向绝境的根源。而宗旨在于稳定棉花价格、保护市场各方利益的政策,为何三年不到,却为业界诟病?
  江苏大生集团总经理马晓军告诉记者,今年棉花收储价格为每吨2.04万元,与国际棉花的价差达到每吨四五千元。由于棉花占纺企总成本的7成,如果使用国内棉花纺纱,企业每吨棉纱产品要多支出成本4000元左右,以每吨棉纱平均售价3万元计算,多付成本达10%以上。“这种价差,让我们根本没法去国际市场竞争,不提美国澳洲,现在甚至比不过印度,辛苦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只能拱手让人。”
  “像大生这种大企业还可以依靠进口配额撑下去,我们这种小企业,更是无计可施。”据江苏红枫总经理沈春宏介绍,为减轻高棉价给纺企带来的压力,国家今年实行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也就是说,纺企要购买3吨国内棉花,才能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但仅有部分拥有竞拍资质的企业才能享受到,大量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一年,我们损失的中小企业产能达到1000万锭以上,以往谈中小企业危机我们总说关停并转,现在得加上一个"死"字,不开工是"死",开工赔钱还是"死"。”
  不但如此,收储机制还带来了棉花质量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无锡某纺企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中储棉将档次好的跟档次差的棉花混合后按高档次卖,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多出点钱就算了,主要是产品出来瑕疵大卖不动,简直是雪上加霜。”
  棉农并不领情
  收储机制给纺企带来了诸多困境,照理应该确保了棉农的利益。但在我省主要产棉区盐城,记者却并未看到预想中的结果。
  在盐城射阳县,棉农戴亚金告诉记者,虽然有国家兜底,但是今年应该是最后一年种棉花了。他算了一笔账:去年收成非常不错,平均亩产折籽棉240.5公斤,但是去年从开秤到收购结束,籽棉收购价最低7.8元/公斤,最高也就8.6元/公斤。“和我们预计的10月份能有10元差了好远,平均下来也就比前年涨了两毛钱。”
  而这两毛钱涨幅的背后,是棉农生产成本的上升。“好像大家都知道国家在帮我们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想在我们身上多赚点。”戴亚金所言非虚,在他的种地日记上,清楚地记着去年的种棉投入:施底肥180元,追肥40元,耙地40元,播种30元,浇水100元,薄膜40元,打药(加拌种用药)110元,加上人工690,共投入1230元。“一年下来,一亩地能赚到700块钱,比上年多了不到150块,收益比不上小麦玉米。”
  正因如此,虽然去年棉花收储价格提高,但相关意向调查表明,今年植棉意向面积仍呈缩减趋势。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6751.5万亩,同比减少427.2万亩,减幅为6%。江苏省棉花协会的数据则显示,今年我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幅依然为10%以上。在2012年,我省植棉面积1267.2亩,减少306.7亩,减幅达19%,戴亚金所在射阳县,更是达到了37%。
  直补是否一劳永逸
  
纺企、棉农无法受益,棉花收储陷入“双输”的怪圈,在此背景之下,棉农直补成为呼声最高的改革方案。
  “棉农直补可以让终端市场价格放开,不再经过中间流通环节,一来棉农直接得到实惠,二来也让市场和价格的关系也得到厘清。”高勇向记者表示,目前收储体制的弊病在于,国家补贴通过流通企业返还到农民手中,但经验表明,这种支持流通环节的价格补贴政策效率很低。世界经合组织的测算也显示,即便在发达国家,政府每补贴4元钱,农民也只能得到1元钱。于是,打着“保护棉农”的旗号,流通企业却成了最受保护的环节,而棉农直补则能够打破这一“怪圈”。
  但是,棉农直补是否就能一劳永逸地破解棉花僵局?上述无锡纺企业负责人就表示,“棉农直补是美国的模式,但是美国的棉农都是大农场主,直补起来方便快捷,我们江苏大多都是一户棉农种一、二亩地,推行起来难度就很大。”
  对此,王天凯依然认为补贴棉农可行。“我们也测算过应该给多少钱,长江流域,西北流域,还有新疆,除了种子补贴大概是每亩100到120元。”不过他同时也表示,直补应先从新疆开始试点,“因为新疆种植的面积比较大。”
  而马晓军则表示,直补可以一步步走,但对于纺企而言,“当务之急是先把加工配额放开,让企业处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不然纺企倒了,保护棉农也无从谈起。”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