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国储棉亏本抛售 欲解棉企“饥饿”困局

        

  中储棉已从11月28日开始向市场投放2011年收储的棉花,销售至明年8月31日,抛储底价为标准级每吨18000元。业内人士预计,按照国储近千万吨库存,摊上仓储费、管理费等成本,抛售每吨国储棉将亏损近2400元。

  然而,竞买棉花的棉纺企业并不认为因此捡到“便宜”。山东夏津棉花企业人士表示,棉农将主要从抛售中受益,对于贸易商、仓储库而言,由于棉纺企业受制于进口配额制度,拿不到配额的企业只能购买国储棉,而国家连续3年托市收购,内外价差近每吨5000元。在原材料持续高价的情况下,国内棉纺产业饱受外部市场冲击,多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

  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将在明年取消棉花收储政策,尝试棉花直补政策,先期选择新疆与部分内地城市进行试点。

  棉企正值“饥饿时刻”

  传闻已久的国储棉抛售政策11月27日公布,储备棉投放从11月28日至明年8月31日止,不搭售进口配额,抛储底价为标准级每吨18000元。今年1月至7月先行出售2011年度棉花,公检按原国标,其他则按新国标执行,投放对象限定为纺织用棉企业。

  “以前是在七八月份棉花青黄不接的时候投放,现在棉花正值收购加工旺季,基本上50%棉花被收购,国家只有抛储。”河南中方棉花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麦会表示,目前棉纱厂库存不大,但因为现货价格较高,多数纱厂都不购买市场新棉。

  储备棉投放首日,计划挂牌出库销售24353.6834吨,实际成交12311.5538吨,成交率50.55%,其中国产棉成交9293.7878吨;进口棉成交3017.766吨。市场人士分析,成交率较低是由于目前纱厂进入竞买系统较少,且抛储的多为内地棉,纱厂不愿意收购。如果后期内地棉减少,新疆棉一旦进入市场,成交比例一定会达到80%以上。

  “敞开投放一直到2014年8月底,意思是让纱厂不要慌,只要有需求,国储棉就会抛售。”刘麦会说,目前国内的储备棉量应该在800万吨左右,国内纱厂现在一年能消化700-800万吨,三年前高峰时期是1000万吨。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用棉企业普遍反映,目前企业的库存比较紧张,而国家似乎有意增加用棉企业的“饥饿感”:“今年1到7月国储棉也有抛售,但只是抛售到企业到9月用量,后面就没有再抛售,考虑到现在新棉价格比较高,企业目前都在清空库存等待国棉抛出。”

  但“饥饿”的市场对国储棉抛售还是有选择地吸收。在两天的竞拍时间里,近40%的标的流拍。流拍标的主要是内地产棉,而新疆棉的成交率比较高,进口棉的成交率也很高。在竞拍开始的两天内,国储棉投放的进口棉几乎全部成交。

  市场人士分析,本次抛售在短期内将有一定限制,“因为考虑到这次抛售的是2011年的棉花,需要纺织企业将它消耗掉,国家会控制总量,然后让纺织企业去竞争。”另据用棉企业反映,已经接到具体通知要求参与国储棉竞拍的企业开出的竞拍额度以到明年3月31日的用量为准,本次国储棉抛售将会分两轮进行。

  在11月28日开始竞拍后,28、29日两天竞拍成交率在60%左右,而且还有更多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中国棉纺织协会对其竞拍资格审查,“28日经过审查获准进入的企业只有100多家,11月29日已经增至240多家”。

  市场处于拐点阶段

  从2011年开始,为稳定棉花生产者、经营者和用棉企业的市场预期,在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等出发点的指引下,国家连续实施三年棉花收储,且收储价格均为每吨20400元。

  2013年新棉收储已接近尾声,市场人士介绍,今年国家收储的量将近400万吨,收储三年以来,国储棉库中的库存已达1000万吨左右,连续三年每吨20400元的收储价实际上高于市场棉花价格。

  以今年新棉为例,市场价格在每吨19500元左右,但国家收储量占到新棉产量的一半左右,且用棉企业大多认为新棉市场价过高,都在等待国储棉的抛售,企业没有购买新棉的积极性,目前新棉市场基本是“有价无市”,市场定价基本是收储价主导。

  市场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国家高价收储新棉,推高新棉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是用棉企业认为新棉市场价格过高而选择观望等待国储棉抛售,再加上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处于阶段性低点,与国内外棉花市场价价差近5000元/吨,目前国内的棉花市场处于拐点阶段。

  “以每吨20400元收购,再以最低每吨18000元卖出,再加上保管费、存储费、运输费等,一吨棉花国家要赔将近2400元。”河南中方棉花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很多用棉企业对国家亏本抛售的做法不理解。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士称,在目前国际棉花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国家可以考虑更多收储外棉,把国内棉花定价权交给市场,现在国内外棉花的价差也已经非常大,对纺织企业运营造成一定的压力。

  分析人士表示,国家棉花收储事实上造成棉价处于不合理高位,亏本抛售已经是经济利益的损失。而国内的高棉价事实上最终需要消费者买单,国家应该减少对棉花市场的干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