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赚的棉花生意明年极可能将画上句号。”棉商曹贵(化名)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做国储棉还可以,但做市场棉风险太大。”临近岁末,曹贵还忙于收购棉花以及加工棉花,他在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否认,他是棉花收储政策的获利者,预计今年赚的钱与去年差不多。
曹贵认为,那些没有货的交储资格的加工厂日子则过得比较艰难。
收储之利
曹贵的企业是一家棉花加工企业,在盛产棉花的江西省彭泽县属于上了规模的棉企。目前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价格4.5元/斤,一年加工棉花3500多万斤,大约需要1.3亿元周转资金,其中7000万~8000万元靠银行贷款。
曹贵去年最终只赚到100万~200万元。
“我之前在东莞做其他行业销售代表时,一年也曾赚这么多,还没有这么辛苦。”吸引曹贵继续做棉企的理由很简单,有个收储价摆在那里,“棉农与加工企业心里都有个谱,知道该以怎样的价格成交,但利润空间并不大,稳定罢了。”
曹贵称,若明年棉花取消收储政策,风险将加大。
他对前几年那一场如坐“过山车”般的棉价震荡记忆犹新。2010年,国内328级棉现货价格一路攀升,9月加速上行,几乎天天创出新高,11月11日冲上31235元/吨的价格巅峰之后大幅跳水,一度跌到26000多元/吨。2011年上半年,棉价如上年一样疯狂,又玩了一轮“过山车”,3月棉价再次上涨到3.3万元/吨之上后又一路下跌,业内对此怨声载道。在此过程中,曹贵尝到了甜头,也尝到了苦果,在棉价下滑最厉害时,一个月内就损失几百万元。
面对着震荡的棉价,为了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在2011年3月发布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并从当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考虑到通胀导致的原料、土地、人工和运输等成本的提高,收储价按19800元/吨实行,比2008年参考收储价12600元/吨高了57%。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比上年提高600元/吨,至20400元/吨。
三年来,国家收储棉累计约1000万吨。
目前,国内棉花市场被认为是政策市,国家对国内棉的收储政策以及对进口棉的配额限制皆遭到诟病。但在他看来,当时出台收储政策有其必要性,当棉价冲上3万元/吨,然后坐过山车般跌到20000元/吨,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启动临时收储政策,而且收储价与当时的市场基本一致,出发点是好的,对稳定棉价起到积极的作用。
“棉管”之难
最近的一次国储棉抛储在上月28日启动,抛储价为18000元/吨,低于收储价以及国内市场价,但比进口棉价高。受国储棉抛储预期影响,国内棉花市场开始表现低迷。根据生意社近日价格监测,11月中旬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呈现小幅下滑态势,截至目前跌幅约1.05%,市场中心价格在19500元/吨。
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美国农业部) 11月棉花供需报告中预估,2013/20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52.1万吨,较9月份预估值小幅调低0.18%。但棉花库存却大幅调高1%,特别是中国棉花库存,将在2014年占全球库存总量的60%以上。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这几年外部环境变化太快,国际棉价大幅下跌,而国内棉价由于有收储价支撑,造成国内外棉价差距拉大,对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的企业影响比较大。如何平衡纺织工业这个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的庞大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平衡,这确实一个管理难题。”汪前进认为,明年取消棉花收储是大势所趋,如此大的库存量,一方面国家财政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收储棉在国库存放时间假如过长,将会影响棉花的品质。我国一年棉花用量大约需要750万~800万吨,国储棉的数量将近可供市场使用一年半时间。
尽管这两三年来,国内棉价在19000元/吨上下这个价位站稳,但诸多纺织服装企业对此却不满,直言输在了原材料这条起跑线上。目前,国际棉价在80美分/磅上下,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按1%关税计算,折算成人民币进口成本大约14000元/吨,比国内的棉价大约便宜5000~6000元/吨。
市场做主
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相关负责人谈及不久前在美国的一次参展经历时,显得格外沮丧。当时展位“隔壁邻居”是一家来自孟加拉的纺织企业,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加上棉花原材料价格又比中国棉价低,客户直接将基本款的订单下给了他们。
“连我们都忍不住跟其合作,采购一些半成品。在基本款上,我们是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了。”上述负责人谈到,在目前劳动力成本高企、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原材料价格对企业来说也特别敏感,有必要取消棉花收储政策,让国内外棉价趋同。
一家童装企业的负责人王毅生也谈到,今年国内外销售情况都不大乐观,广东不少工厂的出口订单都出现明显下滑,而且由于劳工成本还在不断上涨,有些中小工厂陆续倒闭。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让一些客户纷纷转向其他国家采购。例如,之前有不少俄罗斯客商来采购,而现在他们嫌这里报价太贵,今年基本都跑到土耳其、孟加拉等国家下单。
今年来,下游纺织服装企业要求取消棉花收储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明确提到,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
业界普遍预计,行政色彩浓厚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结束,由市场决定棉价,强化市场作用的棉农直补政策将最快于明年3月出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棉花“定价收储、定价放储”的政策,在《决定》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之下,明年将会做出调整,取消棉花收储,采取国家直补的方式。这将有利于解决棉花国内外价差高居不下的问题。但是棉花配额的取消、高征低扣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杜珉近日也公开谈到,明年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结束,该方向基本定性了,但2014/2015棉季新政目前仍在探讨,比如要实行棉农直补政策,是按亩产还是量产补贴,以及额度和方式仍未有定论。
由收储政策改为对棉农直补是可行的方法,把棉农与价格波动的市场相对隔离开来,而棉花价格最终由市场来决定,这将有利于改变目前纺织服装整体低迷的状态,并有利出口。明年,整个纺织服装国际市场需求应该不会强势回暖,应该是保持在个位数增长。
对于曹贵而言,他也明白重新接受市场的挑战是迟早的事,但也有其自身的担忧,主要担心资金回笼风险增加,周边的下游纺织服装行情不容乐观,陆续有工厂倒闭,他担心棉花出售后难收回货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