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棉价过山车 棉纺企业心有余悸

                     

  业内人士认为,棉纺企业要缓解生存压力,一要靠国家政策调整,减轻税负;二要靠企业自身开发新型纤维,代替棉花;三可以直接去产棉区建产棉基地,降低成本。

  对于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来说,从2010年9月开始,就坐上了棉价的过山车。棉价从那时开始节节攀升,从18000元/吨一路暴涨至30000元/吨,最高点甚至达到34000元/吨。但是从2011年9月开始,棉价又走上暴跌道路,从34000元/吨一路狂跌至2011年12月份的19000元/吨。目前,棉价依然在这个价位徘徊,国内328级棉4月以来报收基本在19500元/吨左右,229级棉在20000--21000元/吨左右浮动。

  棉价坐“过山车”

  纺企吃不消

  “那时涨得太快,怕继续涨,拼命‘吃进’,短短十个月不到,却连遭暴跌,损失惨重。今年春节过后,小幅上涨,却不敢出手,怕了,棉纺企业太难了……”说话的是绍兴县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的老总,在遭遇了前两年“过山车”式的棉价起伏,仍然心有余悸。

  走进中国轻纺城,随便找一家经营棉布的商铺,谈起棉价,大家都是感慨万千。

  棉价大起大落,企业根本无法消化。很多企业目前使用的棉花成本价还在21000元/吨以上,棉价的价差,使得企业的库存棉每吨要损失人民币2000元至3000元左右,而一个企业的正常库存量一般在5000吨左右。这也就导致这一年多来的棉价“过山车”给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财产损失。

  选择进口棉纱

  成了无奈之举

  轻纺城的一些经营户告诉记者,在这一轮棉价上涨中,很多做针织的企业,看到进口棉纱价格低于国内的价格,大量采购来自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纱线,像16支、21支低价纱线和初加工棉织品比国内同类产品价位低得多。

  一方面为保存微薄的利润选择进口棉纱,而一方面国外产品给国内纱线带来的冲击,使得棉纺企业的心理预期下降,对后市普遍持悲观态度。

  同时,在棉花价格的带动下,纱线、化纤、羊毛、茧丝和麻等原料价格也出现了剧烈波动,给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去年一年,我们宁可不做生意,也不敢轻易出手……”记者走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做不亏,越做越亏,纺织行业内许多人都在观望。

  棉纺企业

  自主改革是出路

  一位多年从事棉纱生意的轻纺城商户告诉记者,棉花价格会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国家政策上的制约才是最重要的。不少经营户告诉记者,国家对棉花及棉纱税率上的征与扣是不一致的,存在着4%的差距,这无疑给棉纺企业造成了压力。要缓解压力,需依赖国家政策调整,减轻税负。

  一些棉纺企业也建议,国家应该采取直接补贴棉农的方式来解决棉农种棉成本高、积极性低的问题,用纺织工业的损失来弥补棉农损失,不可取。

  不少经营户表示,现阶段,企业要从自身进行改革,以应对棉价大起大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可以开发新型纤维,使用化纤等新型纤维替代棉花。目前江苏省的一些棉纺织企业,如南通大生、常熟棉纺织厂等,就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类粘胶纤维新产品,减少对棉花,尤其是高价棉的使用,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与新兴棉纺织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这种做法也值得我县棉纺企业借鉴。

  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可以考虑到新疆去投厂进行生产,利用新疆地区的棉花优势,在节省棉花成本的同时,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县的雄峰集团等棉纱企业已经在新疆建立棉花基地,直接供应企业生产的需求,缓解棉价涨跌对生产的过多影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