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日评(11.18):政府展现托市决心 郑棉表现相对抗跌
ICE美棉跌停。对欧债危机及美国减赤的担心打压市场,外盘市场普遍回落。虽然USDA报告显示中国签约大量美棉,但是此前市场已经消化该消息,因此没有造成影响,美棉跟随其他商品走低,收盘跌停,12月合约结算价报99.5,跌400点,3月合约报96.48,跌400点。此外,ICE通知,从18日起,棉花期货的涨跌停幅度扩大至500点。 中国大量签约美棉,影响已经被消化。USDA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一周,美国2011/12年度陆地棉净签约14.5万吨,出运3.7万吨;中国净签约14.2万吨,装运1.91万吨。这是中国连续第二周大量签约美棉。 日收储量大增至10万吨。18日计划收储100000吨,为收储启动以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政府提振市场的决心。实际成交44090吨(疆内30320吨,内地库13770吨)。收储累计成交629910吨,新疆累计成交449760吨,内地累计180150吨。 中国政府进口100万吨外棉简析。媒体报道称,近期中国有关公司从国际棉花市场采购近100万吨棉花,补充国家库存。文中还称,在当前欧债危机尚未出现明显好转,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增加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内继续加大棉花临时收储力度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提振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信心,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该报道是在相关部门授意下发布的。当局明确公布其采购外棉作为储备的举动本是想体现其托市的决心力度,却引发不少争议。不过从文中的解释及18日10万吨的计划收储量看,政府试图传递的信号是本年度大力收储、战略性补充国库的决心,即如果国内收储量有限,便从国外采购。据悉这部分棉花是前期签订,当时收储持续零成交,相关部门担心无法实现补充国库的计划。 从收储启动近3个月的情况看,政府不限量、敞开收的特点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进口外棉也引起一些人对后市的担忧。基于收储量增加会导致供应减少的预期,一些现货商、投资者逐渐有押赌后市行情的想法,政府此举却令一些人担心,随着国储资源日益充足,后期价格大幅上涨后当局有能力通过抛储来调控市场。从盘面上看,该消息没有对当日的期货市场产生影响。 股市收于四周新低。受欧债危机的冲击,中国股市周五收盘走低,全日单边下跌,上证综指收于四周新低,报2416.562点,跌1.89%。本周该指数累计下挫2.6%,为连续第二周下跌。期货市场上多数商品下跌。34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公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0个大中城市中,34个城市的新建住房价格环比回落,数量高于9月份的17个。10月份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主要城市新建住房价格较上月小幅下降。这是政府调控房地产两年来房价首次环比下降,一些分析师认为房价下跌的拐点已经确立。 欧债危机蔓延。继希腊、意大利后,欧债危机有逐步向西班牙及法国蔓延的趋势。17日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新高。法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扩大8个基点至3.79%,与德国同期国债收益率的价差为欧元区创立以来的首次。 郑棉下跌,持仓大减。18日,郑棉开盘于最低点,随后从底部反弹,全天维持跌势,窄幅震荡。成交小幅增加,持仓大减。当日总成交5.61万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62手;总持仓26.9万,减少1.73万手。1205合约收于20340,较前一交易日跌55点。 基本面上,本年度全球供应增加,纺企需求疲软,现货清淡。棉市所能依靠的唯有收储,而在收储成交总量没有质的突破之前,价格难以大幅突破。 宏观方面,政策见底和结构性宽松是事实,微调预调的政策方向也已有所体现,但如果后期没有出台更为明朗的积极政策,对利好政策的预期将逐渐透支、减弱;此外,欧债危机不断反复,且有蔓延趋势,这是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从盘面走势看,郑棉上方压力较大,盘中拉涨始终缺少后续买盘跟进,交投清淡,资金持续撤离,持仓大幅减少;但是也能看出,即使在希腊公投、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两国总理下台等负面消息不断的情况下,郑棉相对其他商品仍然较抗跌。因此短线仍然维持震荡思路,低吸高平。 【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 刘耀 电话:0532-80661672 电子邮箱:liuyao@chinastock.com.cn】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