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对当前我国棉花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的人员不遵守操作要求导致籽棉大垛发生火灾的情况,随着棉花市场情况的变化,这种做法没有坚持下来。

 

  现在棉花加工企业普遍的做法是,在收购的籽棉上垛时,安排几个人一边倒包排放籽棉,一边将看到的异性纤维挑拣出来;在籽棉加工时,安排负责喂花的人员同时兼着挑拣异性纤维职责。这种做法虽然也在落实挑拣异性纤维的要求,但是由于参与的人手少,而倒包、喂花速度都比较快,在这两个环节实际都无法落实对异性纤维进行仔细挑拣的要求,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3.棉纺企业对异性纤维的要求宽严不一,造成含异性纤维的棉花销售基本不受影响,没有形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目的。目前,绝大多数纺高档纱线、生产出口产品的纺织企业,对异性纤维的要求较高,由于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的棉花不管挑拣是否干净,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都要在原棉进厂后再组织进行统一的仔细挑拣,然后才投入生产使用,由于挑拣的难度很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有的纺织企业对发现异性纤维较多的棉花还要扣除“异性纤维挑拣费”。要求再高一点的企业,干脆不使用国产棉花,而直接购买、使用不含异性纤维的进口原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仔细挑拣了异性纤维的棉花加工企业,生产成本高了但棉花销售价格不一定能高上去,而不挑拣异性纤维的棉花,市场需求也不差,销售不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了许多棉花加工企业挑拣异性纤维的积极性并不高。

  鉴于上述原因,在我国现有棉花种植生产方式和市场环境条件下,想做好国产棉花的异性纤维治理工作,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一是逐步改变我国现有生产方式,从现在一家一户种植生产转变为集约化种植生产的方式,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加快棉花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发展机械采摘棉花;三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理顺棉花市场流通秩序,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加大异性纤维的治理力度;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棉花从业人员对异性纤维危害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国国产棉花中普遍含有异性纤维的现状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

  二、籽棉掺混问题

  在棉花市场放开以后,我国棉花的品级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3级、4级棉花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高等级和低等级的棉花所占比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按批检验的棉花无主体品级的批次所占比例仍然偏高。而且这一现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很多棉花从业人员都认为我国的棉花质量是在不断下降。

  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的棉花价格体系和市场需求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籽棉在生产、流通和棉花加工等环节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掺混。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行之前,供销社系统作为单独经营棉花的部门,在履行指导棉农组织生产的职能等方面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其中利用国家核定的棉花收购和调拨价格等有利条件,引导棉农按照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四分”原则组织生产是其中比较有成效的一项工作。由于当时是棉农直接向棉花加工厂、棉花收购站交售棉花,供销社所属的这些单位的宣传指导信息能够直接传递给棉农,在引导棉农组织生产方面的确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棉花分级工作做的比较细致,高等级棉花所占比例一直较高,国产棉花各等级所占比例也比较均衡。

  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棉花生产环节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一是由于打破了棉花由供销社专营的体制,在棉农生产棉花的环节也没有部门再去履行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的职能,棉农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棉花市场和价格放开后,由市场确定形成的现行棉花价格体系,高等级棉花级差价格偏小,而高、低等级棉花极差价格偏大,使得按照“四分”原则进行棉花生产产出的高等级棉花获得的收益,不能抵消同时产生的低等级棉花带来的价格损失,棉农缺少了按“四分”原则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三是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和收购资格认定制度的取消,在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籽棉收购专业户。这一环节的现有从业人员基本不具备细分棉花等级的能力。四是棉花加工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大量个体私营企业的加入和无资格企业的出现,许多企业不具备按照要求在收购棉花时细分棉花等级的能力,现行价格体系也使得企业没有细分等级加工棉花的积极性。五是棉纺企业对棉花质量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表征棉花纤维细度和成熟程度的马克隆值指标,逐渐成为很多企业选购棉花时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且马克隆值A、B、C级之间的价格差异也相对较大,因此造成棉花加工企业对马克隆值指标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品级的重视程度。

  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目前在棉农种植生产环节,很少有人按照“四分”的要求组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