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上国家轮储和下发7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的消息炒作的沸沸洋洋,国外的关注度似乎远高于国内用棉企业和棉商,有些人将5月份看做棉花政策转向的“拐点”。现摘取“博客”中的一些独到见解,与朋友们分享。
5月6日协会澄清抛储传闻的消息,引发了市场更多的猜想。何时抛,什么价格抛,抛哪年的棉花,市场上各种传言不断翻新。市场也传言近期将增发滑准税配额70万吨,国际棉商翘首以待,但目前仍未有任何官方确认。
个人认为,目前增发一些滑准税配额,既可以满足部分工厂需要,也不会对国内棉价带来打压从而影响棉农种植:
1.目前市场上高等级棉比较紧缺,而抛储也很有可能是抛售前几年的陈棉,等级将有所下降。如果采用拍卖的形式,工厂对最终拿到的货质量无法预测。因此进口高等级棉将满足部分工厂的配棉需求。
2.由于滑准税的存在,外棉价格不会给市场带来打压的效果。去年年底,政府已经宣布今年的滑准关税仍将维持2008年的政策,基准为11397元/吨,挣按5月份的进口汇率6.8293来算,约合75.70美分/磅。进口棉价格在该水平之上时,按570元/吨征税,否则将按照8.686/pi+2.526%*Pi-1的公式来计算。外棉价格越低,所需交关税越高。从目前价格看,使用滑准税配额,大多数外棉都要缴纳10-20%的关税。
按照中国棉花信息网公布外棉到港价,进口美国CASM级的棉花在交完各种税和港口费用之后也超过12900元,与国内高等级棉花差距不是很大。而进口澳棉的价格则要超过13300元。
传言中70万吨的数字,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起码是政府曾经考虑过的数字。70万加上89.4万吨的1%关税配额,总共160万吨,大抵符合市场上对今年缺口的预计。
增发配额,纺织厂是欢迎的。但对1%配额的黑市价格会有一定抑制。但如果配额能在年初发放,依靠关税调节价格,让工厂能够更加自由选择购棉时机,也以免因工厂集中采购为国际棉商提供抬价的机会。
|